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报告书.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033213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报告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报告书.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城镇化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开展、明生改善、民主进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诚然,我们无法无视城镇化对国家对人民所起的积极作用!但我们同样不能回避在中国城镇化开展的进程中,确实引起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一、自然环境恶化改革开发三十年来,我国多数地区的开展并不具备“可持续开展1的理念,在城镇化不断推进和人口压力不断增大的条件下,社会自然资源供给总量己接近潜在的最大值。在现有条件下,社会赖以开展的自然资源根基已出现瓶颈效应。从最基本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来看,形势均不容乐观。而在社会再开展资源方面,同样面临基本性的制约因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资源消

2、耗剧增,人口规模、地域规模急剧扩大,对原有的城镇功能和构造产生巨大冲击,一些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外部性问题突显。(一)资源耗竭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开展,可以认为是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改造自然能力增强的标志。但随着城市的扩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系统逐步被人类改变,在改善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资源危机。1士地资源从土地资源看,中国目前的人均耕地面积拥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1%,人均草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9.3%而且,这些有限的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正在进一步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480.5万亩。在中

3、国现有的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0.053公顷的存在戒备线的有666个,占总数的23.7%。此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也十分严重。历时近三年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6.8%;荒漠化土地高达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9%。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非农化速度将加速进展,中国有限的耕地面积还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2 .大气污染作为世界上经济开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能源消耗量近十年来稳步增长,同时,机动车保有量和城市人口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而迅速增加,这就使得我国

4、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煤气燃烧污染、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己成为主要污染源,城市大气污染60%-70%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世界卫生组织对全世界53个国家272个城市大气进展了测定,中国的北京、兰州等8个城市在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中榜上有名。严重的大气污染,致使我国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很高。根据世界资源协会(WRl)的统计,开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中80%是由于空气污染而产生的肺部疾病所致,城市居民所患呼吸道疾病中20%-30%归因于空气污染。二氧化硫等致酸污染物引发的酸雨,在我国正呈急剧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酸雨区,酸雨危害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29%左右。机动车排放

5、的污染物危害更大,机动车尾气低空排放,恰好处于人的呼吸带范围,对人体安康影响十清楚显。3 .水体污染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水污染程度逐渐加重,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开展超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大量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的生活污水。近年来工业废水经过治理有所减少,但城市生活污水却有增无减,占水质污染的51%以上。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更为严重的是,水体污染已由大中城市蔓延至小城镇。2002年经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约1202万公里河流中,水质劣

6、于五类标准的河流长度占35.3%,其中污染极度严重的河流长度占17.5%O在所监测的176条城市河段中,绝大局部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图2d所示,52%的河段较为严重,其中V类水质为16%,超V类水质为36%。尽管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均实行了严格的排污控制机制和环保、污水处理等多种措施,但从目前的执行力度和实施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图2-4我国城市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4 .城市噪声污染近年来,噪声污染己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病”。?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噪声处于中等以上污染水平,其中生活噪声影响范围广并呈扩大趋势。一是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标,其中高架道路、轨道交通等引发的交通噪声影响

7、更为突出;二是建筑工地噪声扰民不断,矛盾相对突出:三是社会生活噪声影响面广量大,由第三产业的餐饮、菜场、商店、文化娱乐场所产生的噪声扰民目前呈上升趋势,主要噪声源是油烟排风机、空调机组、娱乐业及各式展览会的喇叭音响等;四是城市工业噪声污染干扰市民的正常生活。5 .电磁辐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子雾污染,目前已被公认为是城市公害。城市里的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和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家用电器,都会产生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人们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辐射剂量的环境中就会损伤安康。因疑心有电磁辐射污染,上海的磁浮列车沿线的房价不升反降,市民以多种形式表达对磁

8、悬浮电磁污染的担忧。图2-5公众担忧电磁污染,上海磁悬浮优化方案仍遭质疑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仍然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速推进时期,城镇化率年均提高约1%,每年将有1500万左右的农民进入城镇,自然资源短缺己经成为城市开展的瓶颈,生态环境问题对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构成了实际的威胁,粗放的城市开展模式己经难以为继。如果继续原有的城镇化道路,预计今后我国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将急剧上升。美国的郊区化开展模式使城市消耗了80%以上的能源,产生了80%的有害质,并使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这样的开展没有遵循低碳城市的开展模式,所以其人均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城镇化不

9、能再延续这样的模式。二、社会和谐不再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上升,2008年已达0.65,大大超过了世界公认的0.4的戒备水平,己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社会的收入分配已经进入绝对不平均状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迅速崛起的城市富裕阶层、收入持续增长的城镇居民与在低收入水平徘徊的农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据局部社会研究机构统计,中国大陆富豪榜排名前50名富豪的资产,相当于中国5000万农民的年均收入;300名百万富翁的资产,相当于9亿中国农民两年的纯收入。这种状况已经对国民经济的开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了严重影响,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和新农村建设已相悖而驰。(一)城乡差距进入21

10、世纪以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不减,但农村的改革和开展不断面临新的难题。特别是从1997年开场,农民收入增幅连续4年下降。1997-2003年,农民收入连续7年增长不到4%,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五分之一。粮食主产区和多数农户收入持续徘徊甚至减收,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也陷入低增长期。城乡开展严重失衡,农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在一度缩小后又进一步扩大。1.收入差距近5年来,农民收入虽然增长很快,5年人均累计增收2000多元,但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但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L绝对差距到达964

11、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3.36:1,比2007年增加3%,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而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此比例为2.57:1。2008年中国城乡差距水平已大大高于世界多数国家水平,美国、加拿大和印度同期的地区收入差距指数分别为1.58、2.30和3.26。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占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份额到达80%以上。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各种福利和补贴的因素,这一指数还会更高,这不仅成为“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而且已经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了严重制约,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2.

12、消费差距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民的消费增长比较缓慢。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之比由1978年的2.68:I扩大到2008年的3.07:U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居民整整落后10年。生活质量方面,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08年的37.9和43.7,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但农村居民的系数值仍比较高,说明农村居民在提高生活质量和用于个人开展方面的支出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较大。3 .教育差距教育差距是更隐性、更深层次,同时也是影响更为长远的城乡差距。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乡村人口的

13、学历比城市人口低得多。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重,城镇和乡村分别是3.2%和0.07%o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即便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图2-6大别山区的孩子们在国家扶助下刚刚走出辍学阴影44 .医疗差距2002年,政府农村卫生资金投入总量为151亿元,仅占政府卫生事业投入总量的23%,6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缺乏四分之一的卫生资源。农村人口人均拥有医疗卫生资源远低于城市平均水平。城市每千人拥有病床数3.67张,而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0.76张。城市每千人拥有卫

14、生技术人员4.84人,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1.19人。由于乡村公共医疗卫生条件退化,导致农村的传染病出现了扩大蔓延趋势,曾经灭绝的血吸虫病在局部地区又重新出现。近年来,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的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5.公共投资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13.43%下降到2003年的7.12%,到2008年稍微提高。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1978年为4.52%,2003年下降到2.14%。财政资金的分配进一步向城市倾斜,2007年主要针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粮、棉、油、肉等各项财政性补贴支出,

15、就超过了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近年来,国家意识到了城乡公共投入方面的差异,逐步增加了对农村的资金投入,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比上年增长37.9%,到达5955.5亿元,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11%左右,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广阔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水、电、路、气、通讯等根基设施状况与城市的差距较大,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差距比较明显。(一)地区差距在我国的城镇化开展进程中,地区差距是其主要特征。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密集、西部地区相对稀疏是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总体来看,呈东高西低的开展态势,即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那么介于两者之间。从城镇化开

16、展水平来看,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6.09%,其中东部地区为46.67%,中部地区为32.58%,西部地区为28.77%,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相差17.9个百分点。从城市化水平来看,2008年全国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5.68%,东部地区为54.6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中部地带为42.46%,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仅为35.7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IO个百分点。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各地经济开展不平衡,人口分布密度差异也较大,所以各地的城镇化开展水平也有所差异。与此同时,城镇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也是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占国土面积72%的西部地区,只有17%的城镇人口和24%的城镇数量;西部不仅城镇数量少,而且其平均规模普遍偏小,国家的大局部经济社会活动及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这种不平衡的开展格局的形成有其自然地理条件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经济开展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国家的投资政策、开展政策导向等多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