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道改造工程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行道改造工程设计说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车行道改造工程设计说明GB50162-92GBJ124-88CJJ37-2012DBJ50/T-064-2022CJJ194-2013CJJ169-2012CJJ36-2006JTG D50-2017DBJ50-T-237-2016 (重庆)15MR201GB5501-2021一、工程概况江北区是重庆直辖市的主城区之一,位于长江、嘉陵江北岸,有长江岸线53公里、嘉陵江岸线19公里,是重庆市规划的信息、金融、文化艺术中心,是涉外领事馆区和交通抠纽。总面积22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2.65万。经济基础雄厚,地理位置优越。江北区是重庆直辖市的主城区之一,位于长江、嘉陵江北岸,有30多公里漫长的江
2、岸线,是重庆市规划的信息.、金融、文化艺术中心,是涉外领事馆区和交通枢纽。总面积213平方公里,人口45万。经济基础雄厚,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内水陆交通便捷,有7座大桥横跨长江和嘉陵江,另有3座大桥正在规划。长江上游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渝怀铁路正在兴建中。本工程车行道整治路段大致位于观音桥街道建北社区、春晖园、小苑村等路段,对整个观音桥街道的市容发展极为玳要。故本次车行道整治工程是有必要的。本工程路段为已建市政道路,机动车道路况相对良好,局部沥青路面破损,井盖下沉,今应业主要求,我公司将承担本工程人行道整治项目的设计工作。二、工程范围本次车行道整治范围为观音桥街道建北社区路段车行道路面修补、拆除下
3、沉原有井盖并进行补强提高。因地制宜、应现场得要而实施,其具体范围详平面布置布置。三、现状分析及建设必要性由于规划设计和道路建成年限不同,道路周边开发参差不齐,建筑物退让宽度不一,原本有车行道沥青路面局部损坏较严重,局部下沉,标线磨损丢失,这些隐患对城市形象、居民出行安全、社会经济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推动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城市化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促进观音桥街道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该地段的车行道进行改造设计,加强道路交通服务功能和改善道路景观效果,提升新区的城市品位。四、主要设计内容及依据4.1、 设计内容我公司受业主方委托对观音桥街道建北社区路段车行道进行改造设计,设计内
4、容对破投、下沉沥青车行道路面铲除重新摊铺至原路标高,拆除下沉井盅补强提高,检查并提高到与车行道同一标高,原井靛恢复。4.2、 设计依据(1)我公司实测的1:500地形图;(2)与业主签订的本项目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3)业主提供的现状道路及其它相关资料;(4)道路周边企事业单位分布调查情况:五、设计采用的规范及标准(1)道路工程制图标准(2)道路工程术语标准(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4)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7)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9)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10)城市道路-沥青路面(11)城市道路
5、交通工程项目规范六、道路设计6.1 设计原则本次设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正确处理远期规划和近期实施的矛盾,在设计中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分期建设的需要,重视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功能齐全。根据业主要求和建设需要,在本次道路改造设计的工程中应尽量维持道路的平面、纵坡、横断面路幅宽度不变,整治既有车行道病害并修红,根据需要改造路缘石,完善交通附属设置等。本次改造还应遵循以下原则:(I)对原道路的平、纵不做调整,道路横断面原则上不做调整:(2)车行道标高根据既有车行道标高(车行道外侧)标高作为定点依据进行推测:对原本有路缘石段则将依现状实际高度确定(人行道不在本次道路整
6、治项目中,人行道结构详见景观专业图纸)车行道具体标高还应参照建筑0.00标高而定,施工方需做到灵活施工原则进行处理。(3)本次改造设计重点范围为车行道至建筑部分,该范围内纵向坡度应与道路坡度一致,横向坡度为2.0%(局部路段可微调),做到安全、美观、便捷、经济;(4)改造后的车行道应在正常交通增长的情况下,安全运营达到预定年限:(5)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投资;(6)保持不中断交通的快速改造:(7)针对路面破损的现状,维修处治方案应做到实事求是,易于操作。6.2 平面设计本次改造主要是对既有车行道进行优化设置,并对病害进行处治。本次设计保持既有道路平面线形不变,因此不做平面线性设计。沥青
7、路面修补结构: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TRHMA-ACT3上面层厚40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3.6Lm1)沥青路面下沉修复结构: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TRlIMA-AC-13上面层厚40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30.6L11f)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厚60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6改性乳化沥青透层(0.7-1.5Lm,)C30水泥混凝土基层厚200C20水泥混凝土底基层厚200碾压密实路基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结构: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TRHMA-AC-13上面层厚40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36Lm,)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毛处理6.3 纵断面设计车行道纵断面设计标高与道路现状车行道保持一致,本
8、次不做设计。6.4 横断面设计车行道横断面设计标高与道路现状车行道保持一致,本次不做设计6.5 新旧路面接缝处理现状车行道基层为水泥混凝土基层,新旧混凝土之间采用中25拉杆连接,拉杆长450mm,间距300mm。若实际开挖后为水稳层则可取消拉杆。七、路基设计7.1质量标准(1)土质路基土质路基经压实后,路基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湿软、“弹簧”及不小于15t压路碾压后无明显碾压轮迹,路拱平顺,排水良好;边线直顺,曲线圆滑。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通过试验确定,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如下,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徙: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快速路
9、、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最小强度(CBR)969594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最小强度(CBR)(%)最小强度(CBR)(%)最小强度(CBR)(%)压实度(%)压实度949594上路堤80-150433949493下路堤150以下322939290零填及挖方路基0-30865969594308054394填方高度小于80cm,原地面以下。8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零填及挖方路基”一栏的要求。纵断高程:+10nm,-15nn(快速路、主干路):+10nm,-20mm(其他道路)中线偏位:30un平整度
10、:15ran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横坡:0.3%,且不反坡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详“路面结构及绿石大样图”)1)填料要求土质路基路基填上不得使用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上、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母的士以及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料土等,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OmnI(路床填料最大料径应小于IOomn1),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2)基底处理路堤修筑内,原地面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上时,应先清除有机上种植
11、上、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其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85%(次干路、支路),路基填上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压实度不得小于零填及挖方路基的要求。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陡于I: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2眼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3)填筑土质路基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加。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
12、厚度应不小于100mnI。对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蜃的双向横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不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7.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掺量4%)7.2.1 质量标准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97%平整度:12mm(快速路主干路:15mm(其他道路)中线高程:+5mn.-15mm(快速路主下路);+5mm,-20mm(其他道路)横坡:0.3%且不反坡(快速路主干路):0.5%且不反坡(其他道路)厚度:+20mm,-10%层厚(快速路主干路)
13、;+20mm,-15%层厚(其他道路)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03.0MPa(快速路主干路);1.52.5MPa(其他道路)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详“路面结构及缘石大样图”)7.2.2 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水泥掺量为4%,水泥材料要求采用强度等级为42.5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应小于IOh,水泥质量必须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有关规定,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指标进行检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压碎值30%(快速路主干路):35%(
14、其他道路),其级配组成如下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集料级配筛孔尺寸(mm)37.531.519.09.54.752.360.60.075液限塑性指数通过质量百分率(%)100W-I(X)679045-6829-5018388220-72897.2.3 外观质量要求混合料拌和均匀,色泽一致,无明显离析;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施工接茬平整。7.2.4 养生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水泥稳定碎石层碾压完后,在采用玳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宜养生7d后铺筑上层水泥稳定碎石层。在铺筑上层稳定土碎石层前,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涧,并宜在下层表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底基层养生7d后,方可铺筑基层。7.3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水泥掺量5.5%)基层施工前,应将下层养生用材料彻底清理干净,采用人工、小型清扫车以及洒水冲刷的方式将一点点层表面的浮浆清理干净,并彻底清理干净底基层局部存在的松散现象。7.3.1 质量标准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98%平整度:10mm(快速路主干路);12mm(其他道路)中线高程:+5mm.-I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