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汇报.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工程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汇报近几年以来,我市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为抓手,一直不间断深化工程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在提速、增效、优服的同时,厘清审管职责,加强审管联动,形成审批部门优化审批、主管部门强化监管、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三驾马车齐驱并进的工作格局,实现效率和质量并重、速度和安全同行,以审管新模式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一、厘清审管边界,守好责任田。聚焦审批和监管适度别离改革现状,自行政许可事项及关联事项划转后,进一步厘清行政审批局和原负责行政许可事项审批的发改、住建等部门职责边界,行政审批局履行已划转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的审批效劳职责,对受理过程、审查内容、评审评估、现场勘验、审批结果负责,
2、主管部门履行已划转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职责。在此根底上,在全省工建改革领域率先编制并公布工程建设工程审管互动边界清单,实现了审管别离事项的清单化、动态化管理。2022年7月,省工程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刊载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工程综合监管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我市审管边界清单为模板在全省复制推广。二、完善联动机制,建好防火墙。强化审批和监管良性互动,建立完善审管联动信息交流、重点工程审批会商等制度,推进审批监管标准化,扎紧审管衔接制度笼子。第一个是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对因审管别离造成的政策标准不统一、信息推送不畅通等问题,通过文件协商、专项会议研究、定期座谈等方式,制定出台
3、有关政策文件,及时推进问题协调解决。目前已召开专项对接会议10余次,协商解决审管衔接问题20余个。第二个是建立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全面梳理工程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自立项至竣工验收的49个事项,在事前函询、事中会商、事后推送三个阶段明确互动环节、互动内容、落地实施路径,确定联合会审、联合踏勘、线上线下信息推送等方式,责任到每一个人到科室,形成政府部门全过程闭环审管。直是建立联合会商机制。对关系全市产能布局、安全环保的重大投资工程审批,在审批过程当中提前引入监管,由市行政审批局牵头发起部门联审,既有利于监管部门提前掌握工程进度,又提高了审批行为和结果的严谨性、标准性。2021年,聊城市打造工程建设工
4、程审批联动新模式改革成果入选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开工程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典型案例。三、强化数据赋能,按下快进键。坚持以数据联通推进会聚应用,通过最大化的数据共享,推进审管信息及时互通,提高审管效能。市行政审批局牵头建设集工作协调、数据认领等功能于一体的审管联动平台,和市直36个监管部门及县(市、区)231个监管部门搭建数据桥梁,完善了审批和监管业务衔接,实现了相关事项在部门之间的信息即享、业务协同。截至目前,平台自动推送审批信息12500余件次,审批结果、过程信息材料等第一时间到达监管单位,纳入监管范畴,实现无缝衔接。主管部门将监管、执法中发现的对影响审批的信息通过平台发送给审批部门,为
5、审批提供参考依据。审批部门需要征求监管、执法部门意见的也可在线发起,进行在线会商。截至目前,已通过线上发起审批工程会商申请2000余件次,落地实施联合现场踏勘230余件次。四、引入信用监管,亮出警示牌。在工程建设领域强化企业信用信息应用,积极推行信用+新模式,推进审管联动平台和聊城信用平台对接开发,完成行政检查、行政处分信息调用查询模块研发,实现信用信息、行政处分监管信息即时查询。依托信息系统,建立工程建设工程审批红黑名单制度,强化场景应用,对信用良好的企业,主动启用告知承诺程序,实现快审快批,有关信用承诺推送至聊城信用网站进行公示。对黑名单企业,由主管部门列入重点监管对象,提高监管频次,增强监管力度,守好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