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生产不安全因素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安全生产不安全因素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安全生产不安全因素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实现安全生产不安全因素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公司的有关要求,经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任务目标(一)建设切合车间实际的不安全因素分级管控体系,全面辨识、评估安全不安全因素,落实不安全因素管控责任,实施有效措施管控车间重点不安全因素和重大安全不安全因素,明确不安全因素点并实施标准化管控。(二)结合厂级要求,在车间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做到“各级排查到位、及时治理消除、实现闭环管理。(三)充分落实“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将不安全因素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贯穿安全管理的各个
2、环节。(四)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标准现有的隐患排查治理和不安全因素分级管控,提升管理的有效性,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生产安全稳定顺行。二、成立“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主要负责人):副组长(分管负责人):组员:主要职责:研究构建车间两个体系,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两个体系宣贯和推进工作,监视检查指导各班组“双体系建设开展及落实情况。三、责任分工1主要负责人职责:主要负责人负责推动各专业工作组工作,组织制定体系建设方案,定期部署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展调度、督导和考核。2分管负责人职责:分管负责人是不安全因素辨识、不安全因素评价及不安全因素管控过程的主要负责人,负责不安全因素辨识、不安全
3、因素评价和不安全因素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的监视管理。3安全管理部门职责:负责起草体系建设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协调和调度各工作组分工开展情况。负责本管理制度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视检查。负责组织对全公司不安全因素结果评审。负责对二级以上(含二级)不安全因素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视评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4各车间职责负责本部门区域内不安全因素辨识、不安全因素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实定及更新,确保不安全因素识别全面,定位准确,评价得当,控制措施有效。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不安全因素管控。多部门协作共同开展活动
4、时,由活动牵头或组织部门负责不安全因素辨识和不安全因素管控工作。四、实施步骤(一)文件准备与宣贯阶段(2017年11月(H日至13日)1 .编制相关文件(1)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公司?不安全因素分级管控体系实施细则?、?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细则?、?不安全因素管理方法?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的根基上,结合实际制定车间实施细则。2 .进展学习宣贯(1)由车间负责,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展开宣传发动,让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以及“双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2)车间要利用安全大讲堂、班组利用班前班后会和安全活动日
5、等时间,组织学习不安全因素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定义、内容、方法和要求,让全体职工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具备不安全因素辨识和不安全因素管控基本能力,为深入实施打下根基。(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11月14日至11月30日)1 .不安全因素点排查与分级(1)确定不安全因素点。各班组要按照本区域生产组织、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特殊作业不同特点确定不安全因素点。(2)确定不安全因素级别。各班组要根据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确定不安全因素点固有不安全因素级别,将不安全因素点划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不安全,依次降低,并根据规定明确管理责任。(3) 11月17日前,各班组要将确定的
6、不安全因素点、不安全因素级别汇总上报车间,由车间通过认真实施不安全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形成车间?安全生产不安全因素点基本信息表?(附件1),组织审核后提报生产部。(4)不安全因素点识别与分级,依据?不安全因素分级管控实施细则?。2 .不安全因素辨识与评价不安全因素点作为不安全因素辨识的基本单元,针对不安全因素点首先辨识第一类不安全因素,再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方面全面辨识第二类不安全因素,根据第二类不安全因素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定量确定不安全因素现实不安全因素级别。不安全因素级别亦分为1、2、3、4级,1级为最高,依次降低。1级为需要立即停顿作业的不安全因素,2级为需要消
7、减的不安全因素,3级为需要特别控制的不安全因素,4级为需要关注的不安全因素。3 .典型控制措施确定(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程、岗位作业标准,针对每项不安全因素确定主要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作为典型控制措施。据此编制?不安全因素辨识、不安全因素评价、不安全因素控制措施确定信息表?(附件2)。(2) 11月25日前,车间通过认真实施不安全因素辨识、不安全因素评价和不安全因素控制的筹划,形成?不安全因素辨识、不安全因素评价和不安全因素控制筹划信息表?,连同总体情况,组织审核后提报生产部。4 .修订完善?安全量化检查表?(1)根据不安全因素典型控制措施和
8、检查标准化要求,对照制定或完善车间、班组量化检查表,明确检查责任人,确保各项典型控制措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2)各班组级、车间领导级的?安全量化检查表?,按照要求进展重新设置,并于11月30日前完成,提报生产部。5 .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1)组织车间各级领导、各班组长、各岗位职工按照新修订的?安全量化检查表?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并做好记录和整改。(2)对一般隐患由车间按照四级量化监视检查系统立即落实整改;对各科室对查出的一般隐患由车间及时安排相关班组进展整改。车间对整改情况每周一汇总一通报。(3)对重大隐患由车间编制整改方案逐级上报。隐患整改时由车间对整改情况跟踪验证,对安全隐患予以销号。6
9、.不安全因素与隐患告知(1)组织学习厂公布的主要不安全因素点、不安全因素类别、不安全因素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提升职工警觉和防范意识。(2)车间在本单位显要位置公布本单位的主要不安全因素点、不安全因素类别、不安全因素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职工都了解不安全因素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3)在各跨区设置安全不安全因素告知卡,标明该区域或岗位主要不安全有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岗位,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器材和撤离安全通道等。(4)车间、班组要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在四级量化监视检查信息系统上进展公开。(三)总结完善阶段(2017年12月1日
10、至15日)1 .班组要认真总结体系建设阶段的工作经历和教训,为车间体系及管理制度修订提供客观依据。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结果补充完善不安全因素点及不安全因素辨识信息表。2 .各班组每年12月份要进展一次系统的不安全因素与不安全因素辨识评价,车间每年3月份进展一次管控效果评价。在人员、工艺、设备、场所等条件发生变化时,由车间主导及时进展不安全因素与不安全因素辨识评价,更新相关信息,确保不安全因素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有效运行、运行有效。五、工作要求(一)各班组长要严格按照车间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要求,认真做好本班组的不安全因素点排查、不安全因素分级、不安全因素辨识与分级、不安全因素评价和典型控制措施
11、确定工作,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不安全因素管控。(二)“双体系建设是车间“一把手工程,本车间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各班组长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广阔职工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三)各班组要认真按照要求,根据三个阶段工作重点,认真开展“双体系建设推进工作,务求实效。车间对各班组实施情况定期检查评价,对工作开展不扎实的班组给予通报批评,并纳入“精益管理优胜班组评选的重要内容。对工作进度滞后、影响车间整体工作推进的,下发批评书,并对该班组班长作出严格考核。附件:1.安全生产不安全因素点基本信息表2.不安全因素辨识、不安全因素评价、不安全因素
12、控制措施确定信息表附件1安全生产不安全因素点基本信息表单位:车间:工序:制表日期:年月日序号不安全因素点名称不安全因素点位置诱发事故类型伤亡/财产损失预测安因等及不全素纳不安全因素管控责任部门典型控制措施采取管控措施情况存在隐患情况责任单位负责人:评价人:制表人:备注:1、“不安全因素点是指伴随不安全因素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不安全因素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2、“事故类型”是针对每个识别出的不安全因素不安全有害因素)可能诱发的事故类型描述。如触电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中毒窒息等等。3、“事故隐患是在典型控制措施分析过程中,很容易得出目前
13、控制措施还存在的缺陷,即需要进展治理和整改的事故隐患。4、“典型控制措施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标准、制度及同行业经历制定。5、“不安全因素管控部门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划分,并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和“一岗双责”的要求。附件2*不安全因素辨识、不安全因素评价与控制措施确定信息表车间单位:序号不安全因素点第一类不安全因素第二类不安全因素事故类型典型控制措施不安全因素评价LSR级别单位负责人:评价者:评价日期:年月日备注:1、第一类不安全因素是指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如,高空作业等),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压力容器、有毒、易燃不安全物质等)。2、第二类不安全因素是指第一类不安全因素所导致的后果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或者管理缺陷(如I,进入煤气发生炉作业,第一类不安全因素为燥气,后果是煤气中毒,那么第二类不安全因素是导致燥气中毒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