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文言文《小石潭记》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文言文《小石潭记》知识梳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八下文言文小石潭记知识梳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诋,为屿,为崛,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一、译文: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
2、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妖、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
3、哀。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少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二、文章结构第一段:发现小石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第二段:潭中景物(特写镜头)。潭水:清澄,侧面描写;游鱼:动静结合第三段:小潭源流(形象比喻)。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第四段: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第五段:记录同游者三、课文理解: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写潭水清澈的句子:(直接描写)水尤清洌。(侧面描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写小
4、石潭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的一句话:伐竹取道。和“皆若空游无所依”相呼应的一句是:水尤清洌。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台然不动;动态句:叔尔远逝,往来翕忽。衬托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写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是如何发现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描写小石潭石头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妖,为屿,为峨,为岩。写潭的水源的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
5、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3 .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如第2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无一处不在写水。请你就此做些品析。(第二段运用侧面描写,从阳光、游鱼、影子的角度写水的澄清)4、在游小石潭时,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由乐到忧。乐是忧的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