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教案【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敏、慎、就、正、喻、质、文、野、史、兴、观、群、怨、迩”等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积累并背诵章句;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君子”“好学”等核心概念和诗教观的内涵,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辨析君子、小人的区别;3、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儒家君子的修身方法,思考君子文化在当今社会人生中的现实意义,涵泳心灵,培养君子人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任务】一、任务一:理解文意,辨析概念借助课文和拓展资料,自主疏通章句大意。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建构,辨析“好学”“君子”等核心概念并深入理解。(一)第一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
2、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1、注释安:安逸。敏:勤勉。状语后置,“于事敏而于言慎”。就:至I,靠近,看齐。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而:表并列。而:表顺承。正:匡正,端正。己:同“矣”,句尾语气词,表陈述,相当于“了”。2、翻译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适,做事勤勉,言语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J3、思考如何理解本章里的“君子”一词?有德之人/在位之人。两者都需要“好学”,有德之人好学以修身,在位之人好学不仅修身,更能推己及人。“好学”的标准或表现?一是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安贫乐道(抵制诱惑);
3、二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规范言行);三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己的行为(提高修养)。本章体现的立身处世的道理?一是重德行,轻物欲;二是重行轻言,道德实践重于知识;三是重视学习;四是崇尚君子之德,强调培养德行。(二)第十二章一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J(阳货)1、注释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学生,弟子。夫:那。兴:指激发人的感情。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怨:指讽刺时政。迩:近。事:侍奉。2、翻译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习诗呢?读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
4、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讽刺时政。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于侍奉君主。还可以多多认识很多鸟兽草木的名称。”3、思考在孔子看来,“好学”之“学”学什么呢?诗有什么功用?为什么他特别重视读诗?孔子认为,“学”主要是学诗经经典。不学诗,无以言。学习诗经,可以培养自己的联想与观察能力,可以锻炼自己的合群性,不仅可以学到自然知识,还可以用在与父母、国君的相处上。如何理解“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本章体现的立身处世的道理?诗教观的内涵?重视诗教(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三)第六章一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5、子。”(雍也)1、注释质:质朴、朴实。胜:胜过、超过。文:文采、华美。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2、翻译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又未免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样以后才是个君子。”3、思考如何理解本章“文”与“质”的关系?本章体现的立身处世的道理?一是讲求协调发展;二是崇尚君子之德。(四)第四章一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1、注释喻:知晓,明白。于:介词,对。2、翻译孔子说:“君子知晓的是道义,小人明白的是利益3、思考如何理解本章的“君子”“小人”?本章体现的立身处世的道理?一是重义轻利;二是崇尚君子之德。二、
6、任务二:拓展阅读,深入探究(一)拓展阅读:补充论语等典籍中有关“君子”“仁”的内容1、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2、子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3、子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J(论语卫灵公)4、子日:“君子怀德,小人怀士;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5、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6、子日:“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7、子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8、子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9、子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10、子日:“君子而不仁者有
7、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11、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12、子日:“君子不器。”(论语为政)13、子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14、子贡问君子。子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15、孔子日:“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16、孔子日:“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17、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
8、,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18、子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19、子日:“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君子只计谋于道,不计谋于食。耕田也有饥饿时,学道也可得禄食。所以君子只忧道之不明不行,不忧贫不得食。)20、子路愠见日:“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J(史记孔子世家)(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会有这样困窘的
9、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即便身处逆境,也会)固守内心的操守,小人困窘的时候,那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了J)21、孔子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日)(孔子将“知命”“知礼”“知言”当作君子立身处世的三点要求。)22、子日:“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君子广泛学习文化知识,用“礼”来约束自己,不离经叛道。)23、子日:“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24、子路问君子。子日:“修己以敬。
10、”子日:“如斯而己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己乎?”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25、子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
11、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J)26、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僧)2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2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2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30、樊迟问仁。子曰:“爱人J
12、(论语颜渊)3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32、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臂,可谓仁之方也己。(论语雍也)3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34、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35、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36、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3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J(论语子路)38、子
13、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J(论语阳货)(二)借助课文和拓展资料,自主或小组合作建构,对以下这些问题展开探究和研习。1、谈谈你对“君子”“小人”的理解?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格?2、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礼”和“君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孔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的年代,他为什么还要提倡这样一套显然不会被统治者采纳的体系?3、倡导君子文化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论语有何当代价值?【课堂小结】君子要修身养性,认真学习,内外兼修,庄重自持,过而能改,追求理想人格。我们应当成为谦
14、谦君子,并继承和弘扬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语十二章答疑1、问:孔子“仁”的学说中蕴含着哪些值得现代人弘扬的思想精华?答:(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对方对我们友好的情况下才对对方友好;我们对对方好,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以自己的心来体贴对方的心。这凸显了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2)“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人是社会性动物,为人处事必须考虑他人的存在、社群的秩序,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规范。孔子宣扬的“礼”中蕴含的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在今天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2、问: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
15、重要问题,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对“义”与“利”关系的探讨,请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义利观的现实意义的认识。答:孔子的义利观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确地认识义与利,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还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一方面,逐利是人们的本性,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我们追逐利,必须以义为先,必须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准则,必须“言而有信,诚信为本”,决不能为了利益而舍弃道德。但也不能一味空唱高调,而耽误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从辩证的角度看待义利关系,把握好义利关系,让二者在相互协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把传统精神发扬光大,用到实处。3、问: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孔子关于“君子”之德的理解。答:孔子认为,能够负载社会的道德理想、躬行儒家道德规范,并进而担负起匡复天下重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