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胰腺外科治疗进展及焦点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胰腺外科治疗进展及焦点展望.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度胰腺外科治疗进展及焦点展望摘要胰腺外科是普通外科领域内最具挑战性的专科。由于胰腺外科疾病种类多,手术难度高,不同病种间诊疗思路存在差异,仍有许多争议亟待解决。本文从胰腺炎、胰腺囊性疾病、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癌的外科治疗,以及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免疫及靶向治疗等方面,对2023年胰腺外科临床与转化研究的前沿进展进行归纳与梳理,以期进一步规范胰腺外科诊治。近年来,随着手术理念及技术的革新,胰腺外科取得了长足发展,手术安全性不断提高,综合治疗逐渐成熟规范,患者预后逐步提高。然而,由于胰腺疾病种类繁多,不同病种治疗差异较大,许多话题现阶段仍存争议。本文就2023年度胰腺外科领域的治疗
2、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焦点问题展望,以期进一步规范胰腺疾病诊治。一、胰腺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一)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对于急性感染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孙备教授团队总结内镜优先、外科微创补充、开放手术托底的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理念,对病情严重、复杂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在多学科协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模式下,根据病情的动态变化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2o由荷兰胰腺炎研究小组提出的step-UPapproach虽是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的主流模式,但在患者病情紧急时,我们也考虑应用step-jump%kip7ponetp等策
3、略。通常慢性胰腺炎治疗多遵循非手术治疗、内镜治疗、外科干预的治疗理念,但手术治疗在慢性胰腺炎诊治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发表于JAMASUrgery杂志的研究归纳:早期手术干预在长期疼痛管理方面优于内镜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同时简化治疗流程3L但由于慢性胰腺炎病理变化复杂,个体差异较大,应谨慎把握手术指征。在出现难以控制的疼痛、存在可疑肿瘤、假性动脉瘤、大血管侵蚀等情况时,应积极手术干预,而对于大多数患者仍应将非手术治疗、内镜治疗作为首选。(二)胰腺囊性M瘤的外科治疗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筛查的普及,胰腺囊的中瘤(pancreaticcysticneoplasm,PCN)检出率逐年增高。由于PCN
4、种类繁多,良恶性各异,手术指征仍存在争议。在无高危因素的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papillarymucinousneoplasmJPMN)患者的随访方面,奥克兰大学医学院对现有指南及高质量研究进行回顾,推荐根据IPMN大小及生长速度来明确随访时间,即对15mm且年增长2.5mm的IPMN患者,随访时间建议为5年;对介于16-30mm或年增长2.5mm的患者,随访时间延长至10年。不建议对无高危因素、80岁以上的PCN患者过度监测,从而减轻对患者及医疗系统带来的负担40同时,发表于胃肠病学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对3844例可疑分支胰管型IPMN(branchductIPMN,BD-
5、IPMN)患者进行长期监测该研究认为对无高危因素的BD-IPMN患者如年龄75岁且囊肿30mm,或年龄65岁且囊肿15mm,均可在肿瘤稳定5年后停止随访50由此可见,对于肿瘤直径较小且无高危因素的IPMN患者仍以积极随访为主,作为外科医师,应该牢牢把握手术干预时机,对于此类患者应谨慎处理。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neoplasm,SPN)具有低度恶性,患者预后通常较好。本院总结回顾了过去20年来,SPN手术患者长期预后及术后生活质量,研究显示仅有4.1%的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80%随访患者表示术后生活质量并未受明显影响6Jo由此可见,对于明确诊断的S
6、PN患者积极采取手术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明确诊断PCN仍有一定难度。麻省总医院对30年间的1290例PCN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发现当前约1/10的良性PCN患者被误诊为恶性,而接受不必要的手术7因此,进一步探索准确的术前诊断方法尤为关键,只有诊断明确,治疗才能有的放矢。(三)胰腺神经内分泌PanNEN)的夕卜科治疗PanNEN存在高度异质性,多数呈缓慢生长的低度恶性,部分也可表现出高侵袭性并在早期发生转移。外科手术是PanNEN的重要治疗手段,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术后复发率不足15%8o通常根据肿瘤的部位及大小决定具体手术方案,对于恶性程度低、肿瘤较小的胰腺边缘性B中瘤,局部剜除术具有
7、一定优势。意大利维罗纳大学的一项研究对65例PanNEN行局部剜除的患者进行随访,虽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增高,但患者总体长期预后较好,术后新发糖尿病患者仅约7%9o但行剜除术的患者术后胰瘦风险相对较高,在围手术期管理上应更加关注。对小的无功能性PanNEN的处理一直存在争议。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根据肿瘤大小对4641例2cm的非转移性无功能PanNENS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可显著延长12cm无功能PanNEN患者的生存期,在年龄65岁、无其他合并症及肿瘤位于胰体尾部的患者中,手术治疗的生存获益更加显著10o笔者认为,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不应只关注肿瘤大小,更应对其行为学特征进行评估,
8、同时也要结合患者的主观意愿进行综合考量。(四)胰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约12%11o综合治疗已成为现阶段胰腺癌的主要诊疗模式,随着外科医师手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胰腺手术相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荷兰国家队列研究显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住院死亡率已从20142015年的4.1%降至20182019年的2.4%12O目前,腹腔镜及机器人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大医疗机构的胰腺手术治疗之中。多篇研究再次论证了微创手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13,14,15o在微创手术方式的选择上美国的一项研究对20142019年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Iaparosc
9、opic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与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oboticpancreaticoduodenectomy,RPD)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现美国RPD比例已从2014年的2.4%升至2019年的8.9%;同时,RPD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方面均已低于LPD16o机器人微创技术已成为胰腺手术治疗的新趋势,但手术方式的选择仍需根据各中心的实际情况,兼顾卫生经济学,以提高患者的获益。相信随着技术研发创新,在突破技术成本壁垒后,RPD会成为重要的微创手术方式。对于胰腺癌是否应该行扩大淋巴结清扫,目前多项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con
10、trolledtrialzRCT)持否定态度,研究表明,扩大淋巴结清扫患者并未获得长期生存获益,虽然淋巴结获取有助于肿瘤的精准分期,但扩大清扫所伴随的创伤降低了患者的短期生存17J8o伴有血管侵犯的胰腺癌手术常需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由于技术困难、手术风险大,目前在多数中心难以常规开展。对于侵犯腹腔动脉的局部晚期胰体尾癌,通常可采用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尾切除术(distalpancreatectomywithen-blocceliacaxisresection,DP-CAR日本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对626例DP-CAR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对局部进展期胰体尾癌患者DP-CAR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
11、式,但对于靠近脾动脉分支的可切除肿瘤,该术式并没有明确的肿瘤学获益19o另一项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也证实,DP-CAR安全有效,具有可接受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部分患者联合静脉及多脏器切除后,可获得较好的肿瘤学预后,但这也伴随着死亡率的提高20o梁廷波教授团队回顾性分析胰腺癌累及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MA)的患者在接受改良的FOLFlRINOX后,行联合自体小肠移植的胰腺癌根治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r14.5个月;其中2例于术后30d内死亡,12例出现严重的术
12、后不良事件(腹泻、胃瘫和腹部感染)21o这为局部进展期胰腺癌(IOCalIyadvancedpancreaticcancerzLAPC)伴动脉侵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但该研究手术例数较少,实际效果仍需大样本研究证实。荷兰的多中心研究显示,联合SMA的胰腺切除手术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患者预后较差,对交界可切除(borderlineresectablepancreaticcancer,BRPC)及LAPC的肿瘤学获益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220对于需要血管切除重建的病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仔细地评估和选择,对于手术难以实现RO切除的病例,仍应首选新辅助治疗。二、新辅助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目前
13、,新辅助治疗已成为胰腺癌治疗的热点,多项高质量研究显示,新辅助治疗可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手术切除率,这也让众多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获得手术治疗机会,并取得明确的生存获益。可切除胰腺癌(resectablepancreaticcancer,RPC)患者行新辅助治疗仍存在争议。一项基于美国SWOG1505研究、日本Perp-02JSAP05研究、荷兰PREPANC-1研究、意大利PACT-15研究、德国NEONAX研究等大型RCT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新辅助治疗并未明显改善RPC患者的OS及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SUrViVal,DFS),但可提高RO切除率约20%23,24o由此可见,对于
14、RPC患者,新辅助治疗尚不能取代外科手术所达到的根治效果,手术仍是首选方案。在BRPC患者新辅助治疗方面,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II期临床试验ESPAC5在英国和德国的16个胰腺中心进行,其结果表明,与直接手术相比,8周的短期新辅助治疗对BRPC患者有显著的生存获益,术前新辅助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folfirinox治疗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8%、84%,均较直接手术的39%有显著提高25o三、辅助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胰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有助于延缓肿瘤复发、改善患者预后,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术后均建议行辅助治疗。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SocietyofClini
15、calOncology,ASCO)年会上公布了NALIRI3研究的目前结果,研究显示伊立替康(irinotecan)脂质体联合5-氟尿嚓咤/亚叶酸及奥沙利粕的三药化疗方案(Nalirifox)z较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在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方面具有优势,可改善中位OS(II.1个月比9.2个月)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zPFS7.4个月比5.6个月)260另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对比了索凡替尼(Surufatinib)联合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白蛋白紫杉醇及S-1方案(NASCA)与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的治疗效果,结果
16、显示,NASCA方案可改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中位PFS(8.8个月比5.8个月),并显著提高肝转移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verallresponseratezORR90%比20%J270目前,辅助治疗仍是晚期胰腺癌治疗的重要方式,上述研究在治疗方面提供了新的有效选择。四、靶向及免疫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进展胰腺相关靶向及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正在不断开展之中。StriCkIer等28对伴KRAS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采用索托拉西布(Sotorasib)进行治疗,在38例患者中,8例(21%)达到部分缓解,30例(79%)观察到肿瘤病灶缩小,未发生导致治疗中断的严重不良事件。同时,KRASG12D的小分子抑制剂MRTX1133已在胰腺癌临床前模型中成功抑制肿瘤生长,联合免疫治疗可抑制胰腺癌复发,有望成为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