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初级中学教学管理基本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初级中学教学管理基本规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乡镇初级中学教学管理基本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我校教学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构建“轻负担、高质量”的初中教育教学新生态,根据国家、省、市、县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范。第二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其贯穿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条,遵循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遵循学科教学规律,扎实有效地组织实施。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书育人,着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第四条,树立公平的教
2、育观和科学的质量观,保障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教好每一个学生;树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现代教学观,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从重教书走向重育人,实施面向个体的教育,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内生动力。第五条,本规范包括课程管理、教学管理、教学实施、课外指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督导考核等,是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评估考核各级部、教研组教师教学水平的依据。第二章课程管理第六条,完善课程方案。根据上级要求和我校办学实际情况,科学规划课程设置,构建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方案。课程方案应当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第七条,规范我校课程开设。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开齐
3、、开足、开好课程,不随意增加或缩减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课时,保障艺体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课程和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人生规划等地方课程的开设质量。要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每周参加课外艺术活动2次,掌握两项健身锻炼的体育技能与一项艺术技能。第八条,加强校本课程管理。依据阳光中学校本课程建设方案,支持教师开发艺体类、实践类、素养类等特色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鼓励教师承担学校特色课程教学和学生社团指导等工作;重视法治教育、书法教育、生涯规划、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管控,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实施。第九条,加强实验教学。我校已经建设好标准化学科实验
4、室,相关教师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和使用办法。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实验教学课程改革,不断加强实验教学规律研究,制定系统的、符合实际的实验教学指导意见。要在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促进实验教学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自主设计实验能力。根据阳光中学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办法,积极探寻对学生进行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监测评估的方式方法。探索学校探索实验室与学科教室一体化建设,为学生提供知识学习过程和动手实践过程相融合的优良学习环境,把学习和探究过程融为一体。第十条,整合课程资源。建立阳光中学课程教学资源管理制度,尊重教师专业自主权,鼓励教
5、师在各级课程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实施的过程中,进行课程资源整合,各学科建设包括教学配套资源、教师生成资源(微课、教学设计、课件、课例、评测练习等)和校本教研资源(说课案例、观评课报告、教学研究案例等)等为内容的课程教学资源库。学校定期组织优秀资源评选,实现校内资源共享。第H*条,建立选课机制。建立阳光中学选课实施及评价制度,学校要基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搭建学生课程选修平台,设立自主选课学习日,尊重学生课程选择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采用合理选课方式,保障选课有序有效进行;实施动态评价,形成选课长效机制。及时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保障选修课在学生发
6、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三章教学管理第十二条,实施双线教学管理模式。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采取双线教学管理模式,一线是采用校部竞争、级部管理模式,即校长-一校部校长-一级部主任-任课教师的管理办法,是在校部校长负责下的管理模式,评选优秀级部、校部是激励手段。另一线是采用业务副校长-教导处(教科室)-一教研组一一任课教师的管理办法,是在全校业务校长负责下的管理模式,评选优秀教研组是激励手段。下步我们将探索建立符合现代学校发展的管理机构,探索扁平化管理等机构建设新模式。第十三条,建立阳光中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的产生由全体教职员工统一投票选举产生,设立阳光中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委员会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
7、组成,兼顾所有学科任课教师,一线教师不少于50%。委员会负责讨论决定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中长期规划、重大教育教学决策,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参与和监督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第十四条,构建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学校制定阳光中学教师中长期专业发展规划,包括发展目标、发展措施、考核标准和办法等,确保计划的引领性、激励性和可操作性。各任课教师根据学校规划制定自身专业发展计划,包括个人发展的阶段、中期、长期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学习实践计划。学校建立完善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对应的业务档案,作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引导教师专业成长、考核评估教师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依据。第十五条,规范教材和教辅资料管理。制定
8、阳光中学教辅资料管理规定,执行国家和省中小学教材教辅材料发行使用管理规定,不得推荐选用国家和省定目录之外的教材和教辅材料,配套练习册通过政府采购随教材发行。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严禁以学生会、班委、家委会等名义统一订购教辅材料,严禁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允许范围以外的教辅材料,不得在省定教辅材料之外的任何教辅材料上布置作业或作为作业批改。严格执行公示制度,每学期开学前,各年级学科要将推荐选用的教材教辅材料品种、版本、数量、定价等通过学校网站、宣传栏等方式向家长和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第十六条,严格控制学生课业负担。修订阳光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完善学生作业设计、布
9、置、检查、总量控制和质量监控机制;严格落实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L5小时,其他学科不留书面课外作业;禁止利用练习册和各种复习资料不加选择直接布置作业,禁止利用手机布置或要求学生在手机上做作业;晚自习结束时间不晚于21:OO的相关规定。第十七条,建立完善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据国家、省、市、县有关规定,制定阳光中学教学事故鉴定与处理办法,分级分类界定教学事故,加强督导检查,对因教师教学过失造成学生学业损失或身心伤害的教学事故予以相应级别的追究,作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红线,促进正常教学秩序的形成。第十八条,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制定阳光中学家长委员会章程,支持、鼓励家长
10、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等,监督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开发家长社会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弥补学校教育不足;每学年为家长开设不少于8课时的家庭教育课程;支持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对学校、教师进行满意度评价。支持家委会对学校及教师行为进行监督。第十九条,建立完善教育教学公开制度。利用阳光中学网站、公示栏、公共信息平台、致家长的信、校讯通或区域教育网站等多种渠道,落实学年、学期教学工作十大公开:教学管理制度公开、学校课程方案公开、学科教学计划公开、学科评价方案公开、课外活动方案公开、教师教学研究和学科研究情况公开、教师教学活动评价方案公开、学校考试安排公开、学生节假日安排公开、学生作业
11、和作业量公开。第二十条,建立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根据工作职责和学科特点,制定落实阳光中学教学例会制度、阳光中学教学督导视导制度,分析探讨教学工作形势和任务,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制定阳光中学学科教学常规阳光中学实验课教学规范阳光中学教师课堂行为规范阳光中学学生课堂行为规范阳光中学作业设置与批阅规范阳光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规定等规章制度,使教学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第四章教学实施第二十一条,科学制订教学计划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分级制订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个人三级教学计划。学校教学计划包括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旨在对学校主要教学安排、教学改革、教研活动做出统筹安排。教研组(备课组)学
12、期教学计划包括:本学科各年级教学安排、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教研活动等具体安排。教师学期教学计划包括:学科内容体系的构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确立,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措施制订及课外实践活动设计。第二十二条,加强备课管理建立健全阳光中学集体备课制度,完善监督检查相关机制;坚持规范教案与特色教案相结合,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重视集体备课,让集体备课成为常态。每周每学科进行集体备课1次,每次备课时间不少于2节课时间。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标准是: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及其他资源,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基础,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预测学生的认知障碍等。教学目标设计要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
13、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评、可达成;课堂训练、课堂检测、课外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差异性;重视教学活动的合理预设;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力求“教、学、评”一致。规范教案撰写。教案应包括课题、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标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突出教、学活动设计,体现学习过程的自主与合作,体现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充分应用信息技术。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区域或学校网络平台,进行网上备课,提高自身技术素养的同时,进行网上资源共享,开展网上备课研讨。第二十三条
14、,建设现代高效课堂构建“成功”高效课堂,实施好分层教学和“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自主能力,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策略,力争形成具有教师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探索学科德育,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关注人文学科中人文元素的挖掘,关注自然科学学科中科学精神、思辨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过程中合作精神的培养等,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尊重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制作、演示与示范的指导。重视学生生活、学习经验与教学内容的链接,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落实
15、差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关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捕捉运用,实现学生学习的深化与拓展。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学科学法体验,关注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行为的变化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关注课堂文化形成。坚持把学生独立思考品质的培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营造积极互动、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基于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式,逐步形成平等、关爱、互动、创新的课堂文化。探索课堂新形态。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新形态,鼓励教师基于技术手段实施小组一案、甚至一人一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最大化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基于技术应用的独立学习能力
16、,提高师生技术素养,适应未来教学变革。第二十四条,恰当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合理运用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等教学工具与媒体辅助手段。重视实验操作,理化生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出率达到100%,禁止“以讲代做”。学校要不断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装备的更新与完善,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师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推送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资源,提供一对一师生交流平台,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第二十五条,规范作业设计与管理作业设计与布置。树立科学作业观,作业设计应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关注学生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