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地震应急预案(20XX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地震应急预案(20XX修订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市地震应急预案(20XX年修订版)20XX年X月1总则41.l编制目的41.2编制依据41.3适用范围41.4工作原则42组织体系42.1市抗震救灾指挥部42.2区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63运行机制73.1监测预报73.2应急处置83. 3信息发布134. 4恢复重建134应急保障144.1队伍保障144. 2资金保障155. 3物资保障155.4 避难场所保障165.5 基础设施保障165.6 平台保障175监督管理175. 1预案演练175. 2宣教培训176. 3责任与奖惩186附贝!187. 1名词术语188. 2预案管理199. 3预案实施时间19附件121附件229附件3371总则
2、1.1 编制目的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保证地震应急工作科学统一、高效有序地进行,为全面推动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1. 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省防震减灾条例省地震应急预案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或发生在其他区域波及我市的地震灾害应对工作。1.4工作原则统一指挥、协同应对;分级负责、属地
3、为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快速反应、科学处置;预防为主、未雨绸缪。2组织体系2. 1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在市应急委的领导下,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全市抗震救灾工作。主要职责:(I)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务院指挥部)及应急管理部、省委省政府、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以下简称省指挥部)、省应急管理厅、市委市政府关于抗震救灾的有关决策部署,研究制定全市抗震救灾的有关重要政策措施;(2)组织开展地震趋势、震情、灾情会商研判,以及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3)按要求报请市政府启动I和11级地震应急响应,决定启动III、IV级地震应急响应;(4
4、)统一指挥市内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协调组织驻市部队、武警、民兵和消防救援等队伍参与抢险救灾;(5)组织开展地震灾情和救援信息上报,以及地震舆情应对工作;(6)组织指导地震灾区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7)协调、指导、监督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管委会)及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8)研究决定全市抗震救灾的其他重大事项。总指挥:分管地震工作的副市长。副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地震工作的副秘书长,警备区副司令员,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成员: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办、市委军民融合办、市委台办、市委大湾区办(市港澳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创新委、市工业和信息化
5、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口岸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气象局、XX区、XX区、XX区、警备区、武警XX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团市委、XX海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XX监管局、市通信管理局、XX海事局、民航XX空中交通管理站、XX报业集团、XX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市红十字会、XX市机场(集团)公司、市地铁集团、港铁轨道交通(XX)有限
6、公司、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市燃气集团、XX供电局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各成员单位任务分工详见附件1。2.2区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各县市区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区域抗震救灾工作。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抗震救灾工作。3运行机制3.1 监测预报3.1.1 监测报告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负责对地震各类观测信息进行检测、传递、分析、处理、存储和报送,并进行震情跟踪。3.1.2预测预报全国性的地震长期预报和地震中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省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
7、,由省政府发布。省已经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如果我市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市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并同时向省政府、省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报告。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负责收集、管理全市地震观测数据,根据上级防震减灾工作意见和地震趋势会商会意见,加强震情跟踪监测、预测预报和群测群防工作,组织加强应急防范措施,及时对地震预测意见和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研判。3.1. 3预防行动(1)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开展地震预警工作;加强城市震害预测和活断层探测成果运用,科学选址,合理规划,提高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制定宣传活动计划,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震减灾
8、知识;市、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下同)及有关部门加强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建设,建立相关制度,明确分工,组织演练,健全指挥调度、协调联动、信息共享、社会动员等工作机制,提高地震应急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能力。(2)市、区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采取应急防御措施,加强震情监视,及时报告震情变化;根据震情发展,组织避震行动;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督促检查抢险救灾准备工作;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维护社会稳定。3.2应急处置3.2.1信息报告(1)震情报告。当我市发生3.O级或遭遇同等影响的地震时,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立即按照有关规定向市委市政府、省应急厅、省地震局报告。与此同时,收集震情资料
9、并进行分析处理,密切监视震情发展,研判地震发展趋势并提出意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2)灾情报告。启动应急响应后,各县(市区)要及时将灾情报告市指挥部;教育、公安、司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和建设、交通运输、水务、卫生健康、工业和信息化、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市场监管、通信、电力等主管部门、有关单位要将相关灾情及时报告市指挥部;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会同有关单位迅速开展灾情收集、分析研判工作,并及时报告市指挥部;教育、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负责收集人员伤亡、失踪或被困等情况,向市指挥部报告。发现港澳台人员或外籍人员因地震伤亡、失踪或被困,市、区政府及有关单位要迅速核实并分别报送市委外办、市委台办
10、、市委大湾区办(市港澳办)和市公安局,抄报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市委外办、市委台办、市委大湾区办(市港澳办)、市公安局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地震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地震影响范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等。3.2.2先期处置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按照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部署,组织实施本区域抗震救灾工作;立即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组织本区抗震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和医疗救护;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防范次生灾害,维护社会治安。必要时,提出援助请求。3.2.3灾区监测根据地震应急工作需要,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加密灾区监测网,增强灾区的监测能力,在灾区开展地
11、震现场监测与数据分析,对地震类型、地震趋势提出判定意见。市气象局加强气象监测,密切关注灾区重大天气变化。灾区所在区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安排专业力量加强空气、水源、土壤污染监测,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3. 2.4响应启动按照地震灾害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I级、11级、In级和IV级四个等级。(1) I级、11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或重大地震灾害,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分别启动I级或11级响应。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国务院、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协调、指挥下,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市指挥部立即组织指挥部成员和专家开展分析研判,对地震灾害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分析研判结果,报请市政
12、府启动I级或11级响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市指挥部指挥中心坐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市指挥部成员单位派员到市指挥部参与联合值守,随时报告各部门、各行业灾情信息,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告省指挥部。市指挥部总指挥或委托副总指挥带领工作组赶赴灾区,参与应急救援工作。(2) HI级响应。市指挥部立即组织指挥部成员和专家分析研判,对地震灾害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分析研判结果,报请市总指挥启动11I级响应。向各有关单位发布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市总指挥到市指挥部指挥中心坐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市指挥部成员单位派员到市指挥部参与联合值守,随时报告灾情信息。市副总指挥(XX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或其指派一名市应
13、急管理局副局长带领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告市指挥部及市委市政府。必要时,市指挥部报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支援。(3) IV级响应。由灾区所在区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市指挥部办公室立即组织各单位成员和专家分析研判,对地震灾害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分析研判结果,由市副总指挥(市应急管理局局长)立即启动IV级响应,并到市指挥部指挥中心坐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视情况派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灾区所在区政府或同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要根据地震灾害影响情况,按照本区地震应急预案要求,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并向市指挥部报告本区抗震救灾工
14、作情况。当地的应急响应级别不得低于市指挥部的应急响应级别。3. 2.5海域地震响应海域地震发生后,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根据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XX海事局通报有关情况。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接到海域地震信息后,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海域地震对我市沿海可能造成海啸灾害的影响程度的预测,转发海啸灾害预警信息。相关区及有关部门接到预警信息后,要启动居民疏散工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XX海事局等部门根据预案实施海上救援。当海域地震波及陆地造成灾害事件时,参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相应级别实施应急。4. 2.6现场处置启动地震灾害Iv级以上响应后,市成立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在市指挥部的
15、领导下,组织、协调、指挥全市的地震应急现场处置工作;各县(市区)相应成立区现场指挥部,在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在市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组织、协调、指导下,组织指挥本区地震应急现场处置工作。市现场指挥部实行现场指挥官制度,现场指挥官有权组织决定现场处置方案、指挥调度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资源。现场处置内容包括:组织营救、伤员救治、疏散撤离和妥善安置受灾人员;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及时掌握和报告灾情和人员伤亡情况;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分配救援任务;查明并及时组织力量消除次生、衍生灾害;组织抢修公共基础设施;加强现场监测;接收与分配援助物资;维护社会治安等现场处置工作。5. 2.7社会动员现场指挥部可根据地震灾害的危害程度和范围,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地震灾害处置,紧急情况下可依法征用、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6. 2.8区域合作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区域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区域合作与交流。7. 2.9响应终止地震灾害得到有效处置后,经评估短期内灾害影响不再扩大或已减轻,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由启动应急响应的相关机构宣布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终止应急响应。8. 3信息发布市、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按照分级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