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邦达列夫《火》《火光》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邦达列夫《火》《火光》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鲁迅、邦达列夫火火光阅读练习及答案(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火鲁迅普洛美修斯偷火给人类,总算是犯了天条,贬入地狱。但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却似乎没有犯窃盗罪,没有破坏神圣的私有财产一一那时候,树木还是无主的公物。然而燧人氏也被忘却了,到如今只见中国人供火神菩萨,不见供燧人氏的。火神菩萨只管放火,不管点灯。凡是火着就有他的份。因此,大家把他供养起来,希望他少作恶。然而如果他不作恶,他还受得着供养么,你想?点灯太平凡了。从古至今,没有听到过点灯出名的名人,虽然人类从燧人氏那里学会了点火已经有五六千年的时间。放火就不然。秦始皇放了一把火一一烧了书没
2、有烧人;项羽入关又放了一把火一一烧的是阿房宫不是民房(?一一待考)。罗马的一个什么皇帝却放火烧百姓了;中世纪正教的僧侣就会把异教徒当柴火烧,间或还灌上油。这些都是一世之雄。现代的希特拉就是活证人。如何能不供养起来?何况现今是进化时代,火神菩萨也代代跨灶的。譬如说罢,没有电灯的地方,小百姓不顾什么国货年,人人都要买点洋货的煤油,晚上就点起来:那么幽黯的黄澄澄的光线映在纸窗上,多不大方!不准,不准这么点灯!你们如果要光明的话,非得禁止这样“浪费”煤油不可。煤油应当扛到田地里去,灌进喷筒,呼啦呼啦的喷起来一场大火,几十里路的延烧过去,稻禾,树木,房舍一一尤其是草棚会儿都变成飞灰了。还不够,就有燃烧弹
3、,硫磺弹,从飞机上面扔下来,像上海一二八的大火似的,够烧几天几晚。那才是伟大的光明呵。火神菩萨的威风是这样的。可是说起来,他又不承认:火神菩萨据说原是保佑小民的,至于火灾,却要怪小民自不小心,或是为非作歹,纵火抢掠。谁知道呢?历代放火的名人总是这样说,却未必总有人信。我们只看见点灯是平凡的,放火是雄壮的,所以点灯就被禁止,放火就受供养。你不见海京伯马戏团么:宰了耕牛喂老虎,原是这年头的“时代精神”。十一月二日注本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12月150申报月刊第2卷第12号,著名洛文后收录于南腔北调集。文本二:火光苏联邦达列夫森林里笼罩着一片秋天落日时分的火红色的寂静。我能听到树叶从白杨树上掉落的声
4、音。这些树叶在渐趋昏暗的空气中久久地飘荡着。后来我沿着已沉没在傍晚黑暗里的低地走着。前方,在陡峭的铁路堤岸上黑黝黝的货车车厢一动不动地站立着,在车轮空隙之间透光的地方,最早出现的星星讥刺般地闪烁着丝丝光芒。当我登上路堤高处,尽情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的时候,由于那即将来临的旷地之夜的气息,以及那红色车厢壁寒气瑟缩暗淡的反光,和扳道员岗亭里熄灭了灯的窗子,我突然感到一阵寒冷。十月的落日暗下去了,但它熄灭得很遥远。下面,在大地的边缘,在凹地上玫瑰色的河流弯道处,森林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上,消失在远方的雾中。森林上空堆满了煤炭似的巨块乌云,它们满载着明天的阴雨。突然,在这暮色渐浓的深处闪出了一个火光,它漂浮在
5、密林中,放射出光线,像一颗温暖的星星悬挂在那里,是那样地出乎意料,那样地使人迷惑不解在这里,在铁路路堤上,越来越急地吹来入冬前的寒风,冰冷的落日反光已经完全在货车车厢外壁上熄灭了(这车厢仿佛是永远凝固了似的),风在电话线里发出惊心动魄的呼啸,引发起一种不可避免的秋夜的忧愁。而那远方的火光在向人眩晕地招手、呼唤,对人们许诺着家庭的舒适、爱情、忠实的朋友和真诚的友谊。这是我在从前的某个时候向往过的,我还没有到有“许多伤心事”的年岁,还没有到失落和失望的时期。我呆然不动,哆嗦着翻起了雨衣的领子,肩靠停立的车厢,又开始注视起刮着风的暗处,但前方哪儿也没有火光或许,这火光是我的幻觉。我焦急恐惧地等待着它
6、蓬勃的点点火星在密林中燃起。我克制着自己的怀疑,热切地渴望,这火星如在我的青春时代一般,用爱情、希望,以及无论谁和什么都不能代替的对生活的信心来召唤我。但同时我也渐渐明白了,我正在度过自己一生中那个在宁静的冬天之前的愁闷的秋季,在这一时期再也不会有臆造的思想、操心和毫无价值的虚荣。但在这样的时刻,我很想自我欺骗,渴望火花在夜里燃起,可它并没有燃起。(刘同英译)6.下列对文木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开头以与火相关的普洛美修斯与燧人氏入题,写他们造福人类却被遗忘,接着写火神菩萨作恶却受祭奠,这样写旨在批判国人的愚昧。B.文本二开头两段从视、听角度描写“我”亲见的森林秋日暮色
7、图,突出环境寂静等特点,以动衬静,景中融情,渲染了“我”忧郁的心绪。C.文本一举秦始皇焚书、项羽火烧阿房宫、罗马皇帝火烧百姓、中世纪正教僧侣火烧异教徒等史实,讽刺这些“一世之雄”行径之反动、暴虐。D.文本二第段集中描写“我”突然看见密林中浮动的一个火光后的心理活动,写出了“我”心理的复杂状况,这段描写起到揭示主旨的作用。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A.文本一结尾用马戏团“宰了耕牛喂老虎”这个浅显易懂的现象,印证“点灯就被禁止,放火就受供养”的论断,可谓深入浅出。8 .文本二第段结尾写森林上空阴云密布,第段用“温暖的星星”比喻密林中
8、漂浮的“火光”,写出了“我”豁然开朗的心情。C.文本一画横线句用一般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以及“你们”的称谓,模拟现代“火神菩萨”的口吻,写出了其禁止百姓点灯的丑态。D.文本二末段中“渴望火花在夜里燃起”与“可它并没有燃起”构成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这样结尾,使文章留白,耐人寻味。8 .简要分析两篇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4分)9 .简要分析两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6 .Ao”这样写旨在批判国人的愚昧”这一理解与文本主旨不契合。文本一开头这样写,是为下文抨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倒行逆施的黑暗政治现实张木。7 .Bo“写出了我豁然开朗的心情”有误,从文本“是那样地出乎意料,那样地使人迷惑不解”的语境看,应是表达“我”偶遇光明的意外、迷惑之情。8 .示例:文本一语言幽默诙谐,讽刺辛辣。它主要采用反语、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表达对当时所谓的“时代精神”(即专制暴政)的批判。文本二语言生动形象,细腻入微。它主要借助景物描写,营造诗意隽永的意境,深入剖析“我”在秋暮森林中遭遇火光时的微妙心理。9 .文本一借“火”发论,抨击当时的反动势力效仿历史上的暴君,只许自己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倒行逆施,祸国殃民的罪恶行径,晓谕世人看清其反动本质。文本二借“火光”抒情,抒发处在人生中愁闷的秋季时的自己的茫然、焦虑、郁闷之情,以及对光明的渴望和对生活的信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