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6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中学序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自己在升入初中后面临的变化。知道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把握中学时代提供给自己的机会,初步规划自己在中学时代的读书目标和想要完成的事。能力目标:在认知基础上培养热爱中学时代的过程,学会自主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热爱新的学习环境,把握中学时代的发展机会。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难点:把握中学时代提供的机会,重塑一个新的自我。教学过程:活动一、歌曲导入新课1、出示第一张幻灯片歌词,并同时播放歌曲中学时代。2、齐读教材序言中的诗中学时代。3、师导入:正如诗中所言:中学,我们来了!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
2、样诗意的激情一起来开启中学序曲。(板书课题)活动二、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的内容,初步了解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把你认为的重点内容用铅笔勾画。活动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一)新的起点1、中学时代像一首歌,让人回味无穷,如果让你为这首歌作词,你准备用什么语言来描绘自己心中的中学时代呢?讲讲我的故事:开学第一天我是这样度过的当我拿到新课本时我认识的第一个新同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第一位老师我第一天上课时的心情我第一天上课回到家老妈这样对我说2、探究:你认为中学生和小学生有什么不一样?3、探究与分享:上了中学,你觉得长大没有?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3、探究与分享(1)请用不同的词语,和
3、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2)一起来总结:中学生活有哪些新感受?4、小组讨论:与小学相比,中学生活有哪些变化规则:、只允许与组内的成员讨论,不能与组外同学讨论。、每组提出你们观察到的两点新变化,后面的小组的所提的变化不能与前面小组一样。、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由他/她来发表你们小组的观点。、小组讨论时间为3分钟。5、探究与分享:(1)阅读钱学森对中学时代的评价(2)请查阅相关人物的资料或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中学生活的回忆,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思考。(3)多媒体出示名人的中学时代。(4)根据上面的活动,想一想:中学时代有什么重要性?答: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
4、定重要基础。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活的奥秘,满怀好奇地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这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二)成长的礼物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主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1)你最想挑选哪类礼物?你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礼物?(2)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2、阅读教材思考:中学时
5、代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哪些机会?(1)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2)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3)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4)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3、探究与分享:小学生活有快乐也有遗憾。进入中学,你打算如何弥补?3、探究与分享:(1)你读过教材中所列书单中的哪些书?你有信心在实践阶段读完这些书吗?(2)可以请老师和父母帮你完善这份书单,也可以请同学一起来读。(3)分享一下这份书单中没有,但你读过的有意义的书,请给同学们讲一讲你推荐这本书的原因。4、阅读教材回答:21世纪,我们需要学会什么?答:第一,学会学习。第二,学会变
6、革。第三,学会成长。5、拓展空间:(1)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下中学阶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几件事。(2)与父母进行一次沟通,听听他们希望你在初中三年要完成的事情。(3)请思考:哪些事情必须现在做?哪些事情可以将来做?哪些事情需要一生去做?活动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作业:必做题:完善自己的读书规划。选做题: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下中学阶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几件事。打算怎样完成。少年有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初步具有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知道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
7、变,并能为实现梦想付出自己的努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梦就有希望;难点:努力就有改变。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1、出示漫画,播放视频你的梦想是什么。2、师导入:看了漫画和视频中的梦想,大家都开心一笑,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少年有梦(板书课题)3、解释少年: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少年儿童,也就是少男少女。活动二、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P8-P13的内容,初步了解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梦想?梦想有何重要性?2、少年的梦想具有哪些特点?3、你怎样看待梦想与现实的关系?4、什么是努力?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活动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
8、习)(一)有梦就有希望(重点)1、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1)说一说:你的梦想是怎样的?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2)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因为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的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2、播放视频朗诵我为少男少女们歌曲,思考:何其芳的这首诗,让你想到了什么?答:少年需要梦想。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3、理解少年的梦想具有的特点(1)多媒体出示一组素材:
9、母鸡和鹰的理想。海伦凯勒有这样的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地上爬。”盲聋哑集于一身的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哈佛大学一个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思考:上述素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2)多媒体出示素材马云的梦想和习近平主席关于梦想的阐述。无论你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一名警察、一名教师,还是你想当发明家、科学家,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梦想,因为这些梦想都
10、表现出了你想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我们祖国正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来共同努力建设,你的点点滴滴的付出都饱含了你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因此你的梦就是一一中国梦!思考:这些素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3)书上做笔记:少年的梦想具有的特点。(二)努力就有改变(难点)1、播放视频广告有梦想的孩子,思考:你觉得这些孩子的梦想能实现吗?怎样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答: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自己。努力,是
11、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2、阅读教材11页“探究与分享:关于“梦想与现实”有几种观点,请你辨析与澄清。(学生分析后,多媒体出示答案)3、阅读教材1112页“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理解什么是努力。(1)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2)从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答:梦想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具有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需要具有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这种生活态度就是努力。4、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1)努力,需要立志你知道哪些名人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吗?(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出示几个)理解分析教材12页中的格言,格言解读:志向所趋,没有不能
12、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告诉我们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2)努力,需要坚持出示漫画这下面没有水,换个地方挖,这个漫画告诉我们什么?(3)想一想:努力是不是就是埋头苦干?有没有方法呢?那么努力有哪些方法呢?(学生先自己回答,然后看教材13页的“方法与技能”)5、拓展空间:生活中,你会为实现梦想做出怎样的努力?学生自己书写“我的努力计划”活动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必做题:完善自己的读书规划。选做题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下中学阶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几件事。打算怎样完成?学习伴成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学习
13、”这两个字所表达的内涵;对学习的要求有正确的认识。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尤其是能够辨证地理解学习中苦与乐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能够喜欢学习;初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生学习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的重要意义。难点:对学习的认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仝正国故事导入。初中毕业38年重返高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终圆大学梦。2012年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她又两次考研但都遗憾落榜。2014年1月4日,65岁的仝正国第3次走进全国研究生考试考场,希望圆自己的研究生梦,她坦言我考研不是为拿文凭,
14、就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这位高龄考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梦想而努力,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活动一、打开学习之窗1 .“学习”一词的由来。教师:“学习”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夏季之月鹰乃学习”:“学,效;习,小鸟频频习飞。”在今天,人们怎么看待学习呢?活动探究与分享”(教材P15),要求同学对下列几种情形一一做出判断。多媒体展示: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 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 小鹏回家自己做饭,还常给加班的爸爸送饭。 小利打篮球输了,被同伴喝倒彩,他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和同伴一起聊天。教师: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探讨,我们对学习有着怎样的认识呢?学习必须在学校
15、进行吗?为此,我们进行一场辩论。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发现、探究、感悟和体验。多媒体呈现:学习必须在学校完成吗?正方: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多数来自学校;学校就是专门为学习而设立的反方:在家里看书也是学习;社会也是一所学校教师:同学们,让我们为他们精彩的辩论表示热烈的祝贺(学生鼓掌),通过他们正反两方的辩论,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2 .学习的表现。教师: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发现、探究、感悟和体验。所以,我们可以从一切经验中学习:不仅学习思考,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也学会学习,学会快乐。3 .学习的要求。教师: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学习观念呢?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PI7)。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列举事例说明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并针对下列问题,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