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空气.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970504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1空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课题1空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课题1空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课题1空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课题1空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课题1空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课题1空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课题1空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课题1空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课题1空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1空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1空气.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 ,空气成分的研究史(1) 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瓶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1.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见图)。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C.波义耳的实验中,加热结束并冷却到室温后,曲颈甑内压强变小

2、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答案】D【详解】A、波义耳的实验中装置不是密封的,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A错误;B、在加热的条件下,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色氧化汞粉末,故B错误;C、波义耳的实验中装置不是密封的,加热结束并冷却到室温后,曲颈甑内压强不变,故C错误;D、在加热的过程中,金属汞与装置内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随着氯气的消耗,曲颈甑内压强变小,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当氧气被完全消耗后,液面不再上升,故D正确。故选D。1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成分的相关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3、B.实验中银白色的固体汞变为红色粉末C.实验过程中汞只消耗曲颈甑内的氧气D.实验结束后,玻璃钟罩内液面低于汞槽中液面【答案】A【详解】A、该实验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该实验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因此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A正确;B、汞在常温下为液体,汞和氧气生成固体氧化汞,氧化汞是红色的固体,所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部分银白色的液体汞变为红色,故B错误;C、汞消耗了密闭体系内的氧气,而不是只有曲颈甑内的氧气,故C错误;D、实验结束后,由于密闭容器内氧气被消耗,压强变小,因此玻璃钟罩内液面应该高于汞槽中的液面,故D错误;故选:A02 .(2021秋湖北武汉九年级统考期中)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

4、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教师分析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汞在汞槽中为液态,能起到液封的作用。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与氨气反应。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氧化汞常温下为固体对气体的体积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某同学通过查阅汞和氧化汞的相关知识,如图2所示发现了选择汞还有其它优点,下面不属于汞的优点的是A,生成的氧化汞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B,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易与汞分离C.汞受热后易挥发,在玻璃钟罩中产生固体氧化汞D.汞与氧化汞的颜色、状态有差别,易于判断反应是否完全【答案】C【详解】A、生成的氧化汞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A正确。B、氧化汞常温下

5、为固体,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易与汞分离,B正确。C、汞受热后易挥发,汞蒸汽和氧气接触面积大,更易把氧气反应完全,C错误。D、汞与氧化汞的颜色、状态有差别,易于判断反应是否完全,D正确。故选:Co3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如图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汞槽中的汞起到液封的作用实验时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该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则表明实验失败A.B.C.D.【答案】A【详解】汞槽中的汞起到液封的作用,选项正确;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时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选项正确;在加热的过程中,金属汞与装置内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随着氧气的消耗,玻璃

6、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当氧气被完全消耗后,液面不再上升,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正确;实验中,金属汞加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质量增加,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是成功地,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质量、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所以所有的化学变化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空气中1气成分的测定(1)装置图(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产生大白烟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4)原理:占燃表达式:磷+氧气-二五氧化二磷点燃符号表达式:

7、P+02P2O5(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x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6)实际在实躲中泅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7)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大,其原因可能是A.燃烧的红磷刚插入集气瓶时没有塞紧瓶塞,反应过了一段时间才褰紧;B.没有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C.导管中的气也弁与了反应;2.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

8、21%(氯气比飙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1.(2022秋黑龙江大庆八年级校考期末)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够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氮气难溶于水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至刻度线1处D.该实验可将红磷替换成木炭【答案】D【分析】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详解】A、氮气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红磷燃烧

9、消耗氧气,则实验能够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氮气难溶于水,故A正确;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B正确;C、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热,瓶中压强变大,液面下降,温度降低,瓶中压强减小,瓶内气体体积减小,M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则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至刻度线1处,故C正确;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破,瓶中压强基本不变,实验不能将红磷替换成木炭,故D不正确。故选D。【点睛】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好;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

10、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1.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氧气含量的是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答案】D【详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现象正确,但是不能说明氧气含量,不符合题意;Bv红磷燃烧,消耗完氧气之后会熄灭,现象正确,但是不能说明氧气含量,不符合题意;C、由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则装置中的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会倒吸入集气瓶中,现象正确,但是不能说明氧气含量,不符合题意;D、倒吸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则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

11、符合题意。故选Do2 .(2023秋陕西渭南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兴趣小组在开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分别将压强传感器和数字传感器与实验装置相连,精确地记录了集气瓶内压强变化和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条件下,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B.实验数据表明红磷燃烧将瓶内氧气完全耗尽了C.实验刚开始时,压强突然增大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D.瓶内压强最终变小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氧气,气体减少【答案】B【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该条件下,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该

12、实验,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红磷熄灭后,氧气体积分数约为8.6%,说明红磷燃烧不能将瓶内氧气耗尽,符合题意;C、实验刚开始时,压强突然增大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不符合题意;D、瓶内压强最终变小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氧气,气体减少、压强减小,不符合题意。故选B。3 .下图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惰性电热板”通电发热后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左右有隔板,隔板间距离为20cm。关于该实验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电热板上的红磷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B.若装置气密性不好,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会偏大C.反应结束后切断电源,冷却至室温后左右隔板间距离

13、约为16CmD.反应后剩余的主要气体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答案】B【详解】A、接通电源一段时间,温度升高至红磷的着火点后,电热板上的红磷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若装置气密性不好,在实验结束后冷却过程中,空气进入,使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会偏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左右隔板距离为20cm,氧气的体积为20Cmx;=4cm。实验结束切断电源,冷却至室温后左右隔板距离约为20cm4cm=16cm,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反应后剩余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o1.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只

14、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1.(2023秋湖南株洲九年级统考期末)基于“宏观一微观一符号”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有气体B.臭氧C.海水D.石油【答案】B【分析】纯净物是只含一种物质。【详解】A、稀有气体包括氯气定气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臭氧的化学

15、式03属于单质,故B正确;Cv海水属于溶液,溶液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石油可以分储很多产品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Do【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纯净物的定义,正确掌握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 (2023春河北石家庄八年级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校考期末)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厨房里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酸牛奶B.冰水共存物C.加碘食盐D.食醋【答案】B【详解】A.酸牛奶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冰水共存物中只有状态不一样的水,属于纯净物;C.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钠等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食醋中含有醋酸,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Bo2. (2023黑龙江绥化校考模拟预测)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B.汽水C.石油D.碘盐【答案】A【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详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