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国际意识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大学生国际意识培养.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论大学生国际意识培养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需要更多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这对现代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和更新教育思想与教学
2、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教育教学组织形式,都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得到集中反映。一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说到底,就是培养什么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推动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无须讳言,长期形成的专业教育模式、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在大学本科教育中仍然占据主流。旧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一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以传授前人知识为主,注重演绎,忽视归纳;二是在当今学科交
3、叉与综合背景下专业对口教育根深蒂固;三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教学中基本处于被动和从属的位置;四是单向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习者的个性和主动性都得不到发挥,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素的缺失。显然,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只有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到人才,我们国家才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越走越远,越走越快。一、学术研究要有扎实的基础,也要有广阔的视野作者系南京大学与巴黎第八大学合作培养的博士,2008年提交了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和接受,通过答辩,分别获得南京大学与巴黎第八大学的博士学位。2010年,该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作者从1997年考入南京大学法语系至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前后共花费11年时间,其中有8年师从许钧教授学习翻译,进行翻译研究。文学翻译与翻译研究是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学科的优势研究方向,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81年批准设立的首批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何如教授在中国诗歌法译方面成就卓著。该学科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翻译理论研究,历史上何如教授、陈宗宝教授等在该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至今仍为国内法语界所称道。现任学术带头人许钧教授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近年来在翻译基础理论、翻译批评和翻译文化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翻译学科建设和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
5、工作。正是有这样优良的学科传统和扎实的学科基础,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学科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特别强调研究生要在打好学科研究基础的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要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就必须建立各方面的学术交流渠道。我的指导教师许钧教授特别注意利用南京大学法语学科的优势,在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不断寻找与国际同行的联系与合作。早在1996年,南京大学法语专业便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巴黎高师、巴黎第八大学等法国一流名校联合进行“中法文学与翻译研究”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在合作科研的基础上,许钧教授与法国名校的一流教授建立了稳固的学术交流渠道,并开始合作培养博士生。目前,南京大学法语系已同巴黎高师、巴黎第三大学
6、、巴黎第四大学、巴黎第八大学、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等国际一流法国高校的著名教授与学者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签订了博士生联合培养协议。法语系先后有十余人获得法国政府和中国政府的奖学金,赴上述法国名校进行联合培养,迄今已有4人获得中法双博士学位并回国任教。同时,许钧教授利用其学术影响与国际上最重要的翻译研究学术刊物建立了稳固的学术联系,为A&HCI来源期刊META杂志主编研究专号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先后担任META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主办的Babel期刊的编委,推荐博士生的研究成果,把他们的研究视野直接引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正是通过许钧教授的积极努力和具有启发性的引导,我不断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在攻读
7、硕士学位期间,就以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课题为参照,以翻译的文化观为指导,将中法文学译介和互动研究确定为自己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做好研究,我特别注重打好基础,在翻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问题研究方面阅读了大量中外文献,以阅读促进并深化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通过读书和思考,我发现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如何对待差异性是一个事关文化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问题。在导师的引导下,我在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贝尔曼对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与翻译的研究成果中得到了启发,选择了“异”的概念探讨作为我的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从跨文化交流的高度,从翻译的本质、翻译的目的和翻译的策略等多个层面对翻译中“异”的概念进行了探索,进而对文学
8、翻译中如何对待差异、理解差异、传达差异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该论文后来被导师推荐给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著名的福楼拜研究专家奈夫斯教授,论文有幸得到了他的认可。以此为基础,我又在2004年获得法国政府奖学金,成为了许钧教授和奈夫斯教授合作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由于有了中法双方导师的指导,在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的选择和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具体写作中,我渐渐地养成了习惯,坚持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紧密跟踪国际学术前沿。一方面,随着自己学术视野的打开,我对学术线索的发现和跟踪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学术资料的求索途径也由以前单一的图书馆的借阅渠道,扩展到了与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基金会和权威专家的联系
9、。这样我的研究基础和起点就有了保证,在很大程度上为避免研究的片面性和重复性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由于学术视野的拓展,对国际学术前沿的情况比较了解,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选择上,就有可能避免盲目性。通过参加与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探索方向紧密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向国内外文学译介研究专家讨教,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也慢慢形成了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思路。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选择上,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现科学探索精神,争取有所创新。当一个人的学术视野有所拓宽后,对国际学术前沿的进展有了相当的了解,在选择和确定论文选题时就可以避免选题重复和观点重复的问题。具体到自己所确定的中法文学译介和传播的研究领
10、域,我在掌握国内外有关学术动态的基础上,确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和接受”作为自己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选题。这一选题的确立,从大的方面讲,是基于如下的考虑:“近二十年来,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多样性的维护问题日益凸现。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外文学的相互影响、互动和借鉴日益成为比较文学与译介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在新的世纪,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文学与文化走向世界的呼声愈来愈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文学,尤其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西方的翻译、传播、研究、接受等情况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对客观认识与了解中国文学在接受国的地位和影响,增强中外文学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J2有了
11、这样的认识,自己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路径也就有了基本的把握。二、学术研究要有的放矢,有问题意识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选择与确定过程中还需要有问题意识。在研究生的培养中,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导师们一般都非常强调科学研究要有的放矢,要有问题意识。研究不能空对空,不能以伪问题为研究对象,更要避免脱离实际的研究。在进行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和接受这一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中,我特别注意研究的对象要明确,研究的问题要有针对性。一开始,我就结合中法文学交流的历史和现状,就我研究的选题,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中国现代文学何以进入法兰西语境?在译介过程中遭遇了何种障碍?翻译家与文学研究专家在译介与接受过程中起了
12、何种作用?有何因素在制约或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接受国的历史与文化语境在文学交流和译介活动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法国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是否有不同的策略?要把这一个个问题形成一个框架性的有主有次的问题系,就必须对这些问题之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在对这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和具体分析时,我进一步意识到,对有的问题的回答,必须在更深的理论层面展开,或者要在更为具体的实际语境中加以分析。比如,要回答中国现代文学何以进入法兰西语境这一问题,就不能回避在法兰西的语境中,何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的理论探讨。又如,要回答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过程中遭遇了何种
13、障碍这一问题,就必须要以具体的文本的译介和传播为例进行细致的分析。当我们的研究抓住了真正的问题,同时又以科学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时,其研究的价值自然而然就会凸显出来。在研究中,我注意在中西文化发展的脉络下,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对于现代性的诉求,以及在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质、价值与特色,进而思考在中法文化差异的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何以吸引法国的翻译者、研究者以及普通读者,继而凸显翻译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翻译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形式与发展的特殊意义。同时,在将翻译定位于跨文化交流活动的基础上,思考在中法文学交流中,中国现代文学是否得到法国的关注,又是通过何种途径进入法兰西语境的。在具
14、体的研究中,借助布里塞的翻译社会批评理论、布迪厄的社会场域理论和卡萨诺瓦的文学等级论,指出在中法文学的双向交流中,中国现代文学基本处于边缘的地位,其重要性及其价值并未得到法国读者的足够关注和了解。在理论的层面,通过对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的探讨,提出了翻译的特殊意义:翻译可为出发语国家的文学提供了解自身的参照,同时为接受语国家的文学与文化提供丰富与发展的外来的促进因素,而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主将鲁迅的文学翻译思想的探讨,不仅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了翻译的选择、介入对接受国的文化构建所起的推动作用。正是因为有了问题意识,在研究中针对真正需要解决
15、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我在研究中能一步步深入,在确立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之后,结合对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近一个世纪的译介与接受历程的梳理,对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译介进行了分类与分期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描述转入个案分析,选择了鲁迅、巴金、沈从文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情况进行研究。一方面提供一个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翻译的基本图景,揭示其动态发展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则注重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深入探讨法国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选择、翻译策略与接受环境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所选择的个案既能有助于揭示翻译活动的有关规律,又能体现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法国译介与接受的历史发展与特点
16、。由于研究对象明确,所提出的问题具有现实性,加之研究路径恰当,又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所以整个研究能按照开题时所确定的目标向前推进。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提出了一些观点,比如,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翻译与接受的历史考察与理论思考,可以看到在中法文化交流中,文学翻译担当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文学交流不是完全平等的交流。具体到中法文学的交流,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一个民族对他者的关注,源自于一种内在的需要,是认识自身、丰富自身的需要,也是以“他者”为鉴,更好地把握自身的需要。从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情况看,这种需要对于法兰西文学而言,并不迫切,至少不像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对外国文学与文化所表现的那样迫切,也没有显现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法国对他国文学与文化所表现出的巨大热情。在中法文学交流中,法国始终存在着“自我中心”主义,两者的文学关系不是平等的,而是表现出了某种等级。但随着中国在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法交流的途径不断开拓,交流愈加频繁,文学交流也得到了发展,中国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也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