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味红楼:欣赏《红楼梦》的回目和诗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味红楼:欣赏《红楼梦》的回目和诗词.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专题解味红楼:欣赏红楼梦的回目和诗词单元策划:走进红楼梦,感受其光彩四射的艺术魅力。可是,在阅读这部鸿篇巨著时,总有不少同学会感到有一些困难。本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在阅读整部红楼梦的基础上组织一次班级展示与评比活动,题目是“红楼探”梦。用不同方式体现红楼梦给学生印象最深的内容。为参加这次展示与评比活动,要通读红楼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梳理人物关系,理解性格鲜明的人物与命运相似的红楼女子,赏鉴作者明畅、朴素而又典雅的语言风格,进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要引导学生注重“真”读,让同学们由“走近”到“走进”,最终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比赛结束,还要组织颁奖,编辑本次展示与评比活
2、动的纪念册。【专题解释】对仗和概括是章回体回目的基本特征。红楼梦概括回目时,根据需要选择事件,同时在对仗形式中揭示矛盾,展现出丰富的意蕴,在内容发展和主题表达方面起到风向标作用。另外,遍布小说的诗词也在暗示性格,预示命运,揭示主题。【预习任务】1 .浏览目录,归纳回目的特点。2 .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重点阅读第十六回、第二十七回、第五十六回、第六十二回、第八十回。3 .选择自己喜欢的红楼诗词进行诵读。【学习任务】任务一回目的风向标作用(一)检查预习浏览目录,概述什么是回目:就是用两句对仗的话来概括本回内容。基本格式:人物事件或直陈事件。(二)理解回目在概括事件方面的风向标作用1.梳理第十六回贾
3、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天逝黄泉路和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的主要事件。第十六回的主要事件:元春封妃,贾家领赏;秦业气死,秦钟病重;贾琏回家,夫妻对话;省园开建,秦钟病逝。第二十七回的主要事件:宝钗扑蝶,听到对话;红玉显才,熙凤赞赏;宝玉、探春对话;黛玉葬花,宝玉痴倒。2 .根据梳理可以发现,回目概括与正文内容之间存在“有内容无概括,有概括无内容”的情况。试根据以上两回,探讨回目在选择事件上的特点。第十六回,事件很多,但是正文中贾元春选入凤藻宫的原因并未提及,在整回中所占篇幅也不多,在回目中加入“才选”点明原因,结合文中的“贤德妃”,可以领略贾元春德才兼备的形象。结合全书,此情节
4、非常重要,它事关贾家的盛衰。至于回目提到秦钟天逝,则是因为秦钟作为宝玉的好友,他参与了宝玉大观园外的世界。他的天逝不仅坚定了宝玉人生观的选择,还把宝玉转送入阳光灿烂的大观园。这一回目所选的事件,都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十七回,回目是对宝钗扑蝶、黛玉葬花的概括,诗意而唯美,将人物定格,并使这一内容成为我们一谈及红楼梦就自然浮现的经典画面。因此,这一回目所选的事件,突出了主要人物的形象,凸显了诗意和美的特质。3 .总结回目在概括事件方面的作用。结构上勾连前后,形成脉络;内容上突出重点,展现冲突。对情节发展及主题表达起着风向标的作用。(三)领会回目在概括人物方面的风向标作用除概括事件外,回
5、目中还概括了一些人物性格,习惯上称之为“一字评”。如贤袭人、俏平儿、醉金刚、痴女儿、呆霸王、勇晴雯、敏探春、慧紫鹃、慈姨妈、憨湘云、呆香菱、情小妹、苦尤娘、酸凤姐、痴丫头、懦小姐等。1 .归纳“一字评”的特点。(1)有重复用字,但内涵不同或互为映照。如呆霸王和呆香菱,美香菱和美优伶,痴公子和痴女儿、痴Y头。(2)定评力求准确、精练,富有意味。建议:这一条可以通过以下环节加深理解。第五十六回,关于宝钗的“一字评”,有两种版本,一为“识宝钗”(俞平伯校,启功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一为“时宝钗”(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你认为哪个版本更适合?识时务为俊杰
6、。薛宝钗识人识事识大体,处处周全,受人欢迎。第五十六回,薛宝钗施以小惠,基于对人性的基本认识,获得了园中嬷嬷的普遍支持,“识”字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孟子称颂孔子“圣之时也”。大意是能看清形势,用行舍藏。王熙凤说她“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她“万缕千丝终不改”,总能凭借好风上青云,称“时”无错。在这里,与探春的“敏”相对,似乎用“识”更合适,更符合本回内容。2 .顺应内容发展和情感表达。建议:这一条可以通过以下环节加深理解。第六十二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同为香菱,为何定评不同?第六十二回,“呆”字表现香菱的纯真无邪,符合“情解石榴裙”这一情节。第八十回
7、,侧重表现“美”被摧残,是大观园女子们命运的先兆与缩影,传递出作者的无限感慨。“呆”和“美”都是香菱的特点,选择哪一个,主要由具体内容和表达需要决定。(四)鉴赏回目的特点一一对仗与对比红楼梦的回目都采用对仗手法,其中有些对仗构成对比作用。再读第十六回、第二十七回回目,你认为这样的对比有何意义?第十六回,上句喜,下句悲,上句走向鼎盛,下句面临落幕。一喜一悲相互映照,喜中含悲,福中藏祸。预示结局,深化主题,也推动贾宝玉从园外走入园内,开启新的篇章。第二十七回,上句“杨妃”对下句“飞燕”,环肥燕瘦;上句有戏彩蝶之悠闲,下句含泣残红之悲怆。既有人物外形的对比,也有行为的对比,展现了两人不同的生命情态,
8、塑造了人物的典型性格。建议:这样的回目有很多,可以让学生多找一找,细品一品。比如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贾母求福,黛玉斟情;前者满足欲望,后者追求情感。这其实是两人价值观的对比,丰富了人物形象,也预示了结局。任务二诗词的风向标作用1 .猜一猜,红楼梦中的下列诗句是写谁的?(1)霁月难逢,彩云易散。(2)霁月光风耀满堂。霁即晴,彩云即雯。第(1)句说的是晴雯。同样含“霁月”,第(2)句说的又是谁?PPT出示更多诗句:(1)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天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2)霁月光风耀玉堂。(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
9、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前者晴雯,后者史湘云。判词从出身、性格、结局的层层丰富中,让人物形象脱颖而出。2 .辨一辨,下面两首从红楼梦中节选的诗都含有离愁别绪,它们分别是谁写的?甲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乙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露霰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甲诗为香菱作品,乙诗是黛玉作品。两首诗歌都显示出诗人的孤苦。但在具体情感上,甲诗吟月盼团圆,乙诗拟春江花月夜写男女离愁。总结:以上诗句不管谁写,还是写谁,都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特性,使之成为鲜明独特的形象。因此,诗词成了指示人物的风向标。3 .推一推,程高本红楼梦把“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作为林黛玉的灯谜,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你的判断与理由。不合理。“焦首”“煎心”句与黛玉早逝不符,“任变迁”这种处世态度更符合薛宝钗。4 .想一想,红楼梦在诗词中展现人物命运有何意义?从结构上说,将结局提前暗示给读者,“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从主题上说,红楼梦含有一定的宿命论,旨在启发读者思考。对读者而言,红楼梦告诉我们:结局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走向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