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校史赋能培育时代新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色校史赋能培育时代新人.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红色校史赋能培育时代新人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富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震续红色血脉。校史是高校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一本教科书,能够引导师生学史懂史,使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校等要求落到实处,陶冶师生道德情操、提升道德品格,廉续红色血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批又一批胸怀天下、对党忠诚、鞠躬尽瘁、赤诚奉献的时代楷模,为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高校
2、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榜样楷模、杰出校友等资源,充分释放红色校史资源中蕴涵的育人导向、示范和激励功能。一是充分发挥红色校史的理想信念导向功能。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培育时代新人,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高校红色校史文化承载着光荣革命传统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太原学院作为一所承载光荣革命传统的院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胸怀祖国、对党忠诚、奋发图强、赤诚奉献的人才。近年来,太原学院充分发挥红色校史的育人导向功能,教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传承前辈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优良精神品质,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用理想之光照亮奋进前行之路,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强化责任担当。二是
3、充分发挥红色校史的引领示范功能。红色校史是脉络清晰、艰苦奋斗的奋进史,是不断孕育和弘扬红色精神的文化史。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涌现出一批胸怀天下、毅然革命、鞠躬尽瘁、赤诚奉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大国崛起的和平时期,数以万计的太院学子如种子一般撒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要深度挖掘红色校史人物杰出事迹,将其充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培养广大青年学子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校史文化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三是充分发挥红色校史的动力激发功能。红色校史文化不仅彰显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追求革命真理、实现民族独立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脚
4、踏实地、艰苦奋斗、甘为人梯、自强不息等精神气质。高校要充分发挥红色校史文化动力激发功能,激发新时代青年既要立大志、成大才、做奋斗者,也要脚踏实地、躬行实践、真正做至U知行合一。M育德智体美劳%面展展的时代新人需要紧紧遵循教育引导规律和紧密贴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用好用活红色校史资源,筑牢红色矩阵,注重时代和科技赋能,综合运用多种载体,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近年来,各高校不断深入挖掘红色校史资源,多维度开启新路线,让校史人物“立起来;多元化拓展新阵地,让红色故事活起来;多样化研发新形式,把校史资源用起来。一是环境赋能,将红色校史人物”立起来。近年来,太原学院进一步推进校园环境美化计
5、划,在学院先锋广场矗立起老一辈革命家、校史人物铜像。成为广大师生传承红色精神,廖续红色血脉,在校内开展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二是科技赋能,让红色校史故事“活起来。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演进,各高校也在不断地通过数字化技术,充实红色校史文化基因库,通过3D、VR及三维动画等直观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校史人物的红色故事和感人事迹,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使静态的校史资料从尘封的档案中活起来,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教材。太原学院开设行走的党史公选课,通过VR720度全景多角度云游太原解放纪念馆,讲述红色故事。三是文化赋能,把红色校史资源“用起来。近
6、年来,各高校不断以文化赋能助推红色校史资源深度挖掘,拓宽红色校史资源育人渠道,使红色校史与思政课、校园文化建设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太原学院充分挖掘红色校史文化资源,依托红色文化遗址,精心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将红色校史文化融入党团主题活动、新生入学教育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新形式、新表达、新传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将红色校史深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巩固拓展红色校史思政育人效果。坚持守正创新,用好红色资源。近年来,各高校坚持以红色校史,红色引擎作为党建特色品牌,通过党建+创新工作模式,点燃学校发展的红色引擎,并勾勒廉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的美好蓝图。要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度挖掘红色校史文化资源,制作“一校一品爱国主义教育红色评价手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争做新时代新青年;在传承中添力量,鼓励更多青年教师充实到红色校史传承中,将红色精神薪火相传,激发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感、使命感,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在创新上谋发展,打造“红色校史,红色引擎党建品牌,依托互联网+模式,创新宣传推广路径,实行内外联动,推动形成多元立体移动课堂J全方位提升红色校史文化的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