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的研究.docx(8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福州市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的研究2017年11月辑要页摘要本文档作为福州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研究的成果,在全球及国内各地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作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试点城市的福州,基于城市大数据应用,从福州便民服务信息化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潜力、建设原则及建议等方面,全面调研探讨如何构建福州便民服务生态,升级优化便民服务体系,打造福州便民服务品牌与平台,提高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叙词研究背景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建设原则实施潜力建设建议负责人拟制人参加者前百便民服务是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市民认知度最强、需求感最迫切的一项任务,在全球及国内各地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迅速
2、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试点城市的福州,研究如何通过构建便民服务生态,基于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升级优化便民服务体系,打造便民服务品牌与平台,提高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共服务的效能,让百姓在日常生活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提升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既是国家新型智慧城市重要考核评价指标,也是实现福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程全时为民服务”目标的必然要求。2017年,福州市发布福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建设项目清单,明确了“智慧福州”建设在各个民生方面需要推进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在“智慧城市”的大命题下,如何持续提升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构建数
3、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的便民服务形态,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提升医疗、教育、人社、养老、社区、文体等业务域的综合治理能力和便民服务水平,成为城市管理者不得不深思熟虑的问题,这也是进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一、绪论1(一)研究背景意义及目标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23、研究目标4(二)研究内容5(三)研究原则及方法61、研究原则62、研究方法9二、概述10(一)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的定义10(二)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的范畴11(三)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的理念131、服务对象以人为中心132、服务内容以人为中心143、服务组织以人为中心144、服务提供以人为中心15(
4、四)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的价值15(五)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的特点171、线上线下服务结合182、服务信息全面客观183、服务推送贴合需求19(六)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的分工191、政府的引导作用192、行业的纽带作用213、企业的主体作用22三、国内外城市信息化建设案例23(一)国外城市信息化建设案例231、奥地利-维也纳242、韩国-首尔243、瑞典-斯德哥尔摩254、西班牙-巴塞罗那25(二)国内城市信息化建设案例261、深圳272、上海283、杭州29(三)参考经验总结291、物联网与大数据为技术基础292、软硬件基础建设为发展重点313、以政府和企业共同建设为方式324、“以人为本”是建设
5、的核心理念335、信息孤岛问题需重点关注34四、福州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现状35(一)总体情况35(二)具体情况361、基础设施建设362、政务383、交通404、医疗415、教育426、社区447、养老458、文体469、人社4610、其它47五、福州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现存问题49(一)物联网感知设备建设有待升级49(二)政务服务线上化比率有待提高49(三)存量大数据尚未充分发挥作用50(四)便民服务交互单一、体验不佳50(五)运营资源分散,运营模式单一51(六)市民对便民服务建设感知度低521、平台知名度不得522、功能知晓度不足533、老年人、弱势群体的普及程度偏低53六、福州城市便民
6、服务信息化建设潜力54(一)福州作为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试点城市拥有政策支持54(二)福州城市规模拓展带来巨大便民服务需求551、系统及数据复杂度迅速上升552、服务的数量和体量大幅增长55(三)福州智慧城市产业与物联网产业基础良好56七、福州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原则57(一)以顶层设计为指导,加强组织领导57L原有硬件模块化升级582.传统非信息化设备的信息化探索58(三)以大数据建设为核心,打破信息孤岛58(四)以流程的简化为要求,优化服务体验59八、福州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技术59(一)关键技术591、物联网技术592、移动互联网技术603、云计算技术60(二)智能科学621、行为分析
7、技术622、车辆识别技术623、人脸识别技术634、视频质量诊断635、图像识别技术646、语音识别技术647、VR/AR技术658、室内定位技术65九、福州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建议66(一)逻辑集中式汇聚数据,为大数据应用奠定基础661、挖掘整理存量数据的价值662、建立数据授权体系,促进数据共享673、政府与企业的数据共享674、引入先进算法,挖掘数据规律与价值681、基于数字公民身份的推送式服务692、基于服务场景的推送式服务703、基于服务对象的智能体验优化70(三)整合资源与技术,打造深度便民应用711、服务功能更加深入,更具有实用性712、服务流程更加智能,更具有易用性72(四)
8、提升政务信息化程度,推进全程网办721、推进“数字公民”与“办事材料”的数字化732、推动服务事项线上跨部门、跨层级办理733、多渠道一窗式受理,多出口的办结反馈73(五)重点建设交通、账单等高频服务,以服务带动平台741、停车与交通诱导服务742、城市账单服务75(六)引入社会资源,构建“智慧城市”生态751、明确服务分工,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752、构建盈利生态,实现可持续盈利76(七)加强舆论宣传,实现品牌化、场景化运营761、加强宣传,打造便民服务信息化知名度762、对APP平台进行品牌化宣传763、建立持续的内容输出,保证用户活跃度774、基于场景的服务运营思路77一、绪论(一)研究背
9、景意义及目标1、研究背景自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来,建设智慧化城市,以应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人口增长、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各类“城市病”,促进城市健康、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共同诉求和大势所趋。2012年1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首次在我国提出智慧城市概念。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这是我国首次把智慧城市建设引入国家战
10、略规划。2014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城市智慧化、信息化发展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和方向。2015年,新型智慧城市首次写入政府报告;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同时,相关部门提出在“十三五”时期将有针对性地组织100个城市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并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效果评价工作。2016年10月,集体学习中强调“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对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要求。201
11、5年11月,福州向中央网信办提出申请创建全国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经中央网信办批准,福州连同深圳、嘉兴被确定为全国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试点城市。2017年,福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顶层设计完成编制。2017年5月,福州发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建设项目清单,预计总投资超过150亿元,涉及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城市综合治理等便民服务项目。目前全国共有386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其建设模式大致分为全面发展、产业发展和应用突破三种。福州正是采用全面发展的建设模式。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信息化工作,积极探索信息化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创新社会治理、改善与保障民生等方面的应用,并
12、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在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方面,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逐步深入,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机关单位已建成专门的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和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目录的统一管理、发布、查询、定位服务和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和交换共享。2、研究意义新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名片”,是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保持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城市管理、电子政务、交通运输、产业发展、城市安全等市政公共便民服务则是保民生、保增长、保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满足市民需求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
13、总趋势,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理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过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全球贸易、投资、资本流动、技术转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发展的主要动力,信息化的建设将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现代城市不仅是其所在区域的物资、能源、资金、人才及市场的高度集中点,更是各种信息产生、交流、辐射(扩散)、传递和共享的高速度聚合点。现代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
14、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人类信息化发展的首要目标。城市信息化不仅致力于发展自身的信息产业,更是利用信息技术及相关活动改造和发展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以极大地促进城市对信息的生产、交流、扩散、传递和共享的有序化、高效化,提高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综合竞争能力,最终产生“聚集”和“辐射”效应。城市信息化建设可对现有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行政流程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加高效地运作,强化政府业务运作监管力度,实现政府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目的。它能够提高政府运作效率,有效降低政府的整体管理成本,强化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各权利机构业务运作监管,提高公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政府形象,
15、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城市信息化无疑将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和监管城市提供可持续、可适应城市变化的革命性手段。因此城市信息化的建设对于治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病”,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城市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改善社会的总体环境;有利于城市经济运作与国际城市协调进步,并带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推动全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将实现虚拟网络空间与现实物质空间的有机结合,将有效减少城市运行资源消耗和距离摩擦,保持城市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交通流的畅通、高速和协调,拓展城市的发展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