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左车的“千虑一得”典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左车的“千虑一得”典故.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李左车的“千虑一得典故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千虑一得,全称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语义:聪明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笨人经过多次考虑,总有点可取之处。两相对比,语意落在“千虑一得”上,是所见很小的客气话。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日: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部下,身死泯上。”其实,李左车的话,源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原话为“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二、拒李亡赵,李左车被俘李左车,秦汉之际著名谋士。初在赵,赵亡归附韩信,后为汉王刘邦录为太子刘盈之师。其祖父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2、与白起、王翦、廉颇齐名,是战国末期,赵国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的说法。楚汉相争时期,赵国复国,赵王歇封李左车为广武君,任将军之职。在赵人中,他人气甚旺,民间素有“得李得赵”之说。李左车跟韩信一样,是军事谋略家,又有不同,他政治素质高,不象韩信政治懵懂。当时,赵王赵歇与代王陈余,是生死至交,陈余辅佐赵歇,立为赵王;赵歇封陈余为代王、成安君。双双立国后,陈余委托相国夏说,兼任代理代王;他则兼任赵相国,总领赵代两国军政。成安君陈余,儒生出身,能文能武,能力强,有魄力。他处人办事,讲究规则,注重礼仪,书生气重,不够灵活。汉二年(前205),韩信渡西河,虏魏王,擒夏说,破魏灭代。汉三年,韩信携
3、张耳,进军井隆口,征伐赵国。赵军统帅陈余,招集20万精兵,与赵王歇、李左车一道,驻守井隆口部城,深沟高垒,固守坚城,堵死井隆关隘,阻挡韩信进军。这时,李左车针对关隘险峻情况,向赵王、陈余建议:“汉军远道而来,粮草一定在后面,请给我三万人马,从后面,劫夺他们的粮草,截断他们的退路;大王与相国,在正面,深沟高垒,坚守不战,而井隆关隘,两山夹峙,通道狭窄,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成阵,这样,他们就前无进路,后无退路,山上又无从觅食,不出十日,就会困死,我们取韩信张耳人头,易如反掌。”为了加重建议的祛码,最后,他还强调两句,郑重的说:“希望认真考虑我的建议。否则,我们一定会被他们俘虏!”统帅陈余说:“我
4、们是正义之师,不搞什么诈谋奇计。我听说,汉军说是数万,其实只有数千,素质很差,又劳师远征,疲惫之至,不堪一击。兵法曰十则围之,倍则战,我们是他们的多少倍?占绝对优势,还怕他吗?同时,对付这样的敌人,就避而不击,如果大股后续敌人来了,我们怎么办?不怕被人笑话吗?”他否决了李左车的建议,决定同韩信正面交战。(背水一战网络图)探知李左车建议被否决,韩信非常高兴,立即调兵,组织战斗。他运用背水立阵,拔帜易旗,和扬旗擂鼓、引蛇出洞三结合战术,正战与奇战并用,只花了一大早时间,就阵斩陈余,俘虏赵王歇、李左车,斩获20万赵军,一举灭亡赵国。到这时,赵歇才明白,战争结局,完全不出李左车所料,更严重的是,陈余还
5、是被杀的;人们常说,“得李得赵”,可我是“拒李而亡赵”啊!天啦,陈余误我!三、李左车谈“千虑一得”战前,韩信曾下令悬赏,生俘李左车的,赏金千金。当李左车被押来时,韩信亲自解开绑绳,请他“东向坐”,自己“西向对”,尊他为师,诚恳地说:“赵王愚蠢,如果听老师话,现在绑的,就是我韩信了。”然后,通过开诚布公交流,他俩正式确立师徒关系。韩信请教平燕灭齐之计,李将军谦逊平和,尽心献策。李将军首先讲个“千虑一失”故事。他说,人们常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诚然如此。就说这次井品之战吧,成安君陈余,胸怀百战百胜的计谋,但是仅有一着失算,就军败部城,身死泯水。这就叫“千虑一失”。如果我的意见
6、,能对大将军决策,有所裨益的话,就算是“千虑一得”吧。李将军思路清晰,语言典雅,计策更是上等良谋。他的平定燕齐笫一计,是根据“知己知彼”原则,提出的“补短扬长”战术。他说,当前汉军疲惫,赵人不安,当务之急,是镇赵安民,抚恤伤亡,慰劳将士,化解敌意,以仁德获取民心,稳定社会秩序;同时,让长年征战,长途奔袭的汉军,按甲休兵,养精蓄锐,扩充调整,重振神威,以武力制造威慑之势,迫使敌人生畏。这是一条双利攻心术,让军队与百姓都休养生息,补己之短,扬己之长,建设稳固后勤基地,组建攻城野战劲旅,从而达到“百战不殆”的战略目的。李将军的第二条计策,是“先声后实”战术。他说,汉军度陈仓、出函谷、渡西河、越井隆,
7、所向无前,从无败绩,威震天下。就先将这声名远扬,而又经过休整的汉军,扎营北疆,整顿操练,喧嚣张扬,跃然欲动,然后再派遣使者北上,燕国即可传檄而定。兵法中,本来就有先虚张声势,然后才采取实际行动的,就叫“先声后实”战术吧。到那时,齐人也必然从风而服,即使有再聪明的人来帮助齐国,也拯救不了它了。这样,一切都水到渠成,夺取天下的大事,就可以去图谋了。李将军说,我的意见,归根结底,就是攻心战术,目的在于,花最小最少力气,争取最大最多胜利,为大将军决策,提供参考。韩信以往,一心“用兵”攻战,至于整顿军队,安抚百姓,则“用心”不多。听了李将军的意见,他顿觉心明眼亮,受教非浅,收益良多。不久,他采用李将军之
8、计,没费一兵一卒,燕国就传檄而定。就在这时,汉王刘邦成皋新败,亲自来赵,封张耳为赵王,治理赵国;调走韩信兵马,增援荥阳;任命韩信大将军兼任相国,命令他,利用赵兵,征讨齐国。更叫韩信揪心的是,汉王知道李左车大才,任命为太子太傅,要随他一道,立即赴荥阳就职。君命难违,李将军无奈,韩信也无奈。四、李左车就任太子师韩信师事李左车,如鱼得水,似龙从云。师徒二人都是谋略家,一个善谋心,一个善谋兵,师徒合力,心攻加兵攻,何坚不摧?何敌不克?谁知就在师徒二人,正在大展宏图之时,汉王任命李左车为太子师,带走了他,把这一对师徒,给生生的分开了。到了荥阳,李左车就任新职,教授太子刘盈,一面学习兵书,一面学习武艺。在荥阳城外的山上,李将军教导刘盈,排兵布阵,操练兵马。因为在赵国时,他被封广武君,这座山,后人就称“广武山”。(荥阳广武山网络图)韩信是汉王自己培养的,只因他勇略过人,功盖天下,汉王一直心怀嫉畏,而李将军是投诚谋土,汉王也放心不下,担心一旦他俩联手,那可真是无人可敌了。汉十一年(前196),韩信被害,李将军心知,刘邦早晚就要对他下手了。于是,他干脆辞官归里,退居山林,过着授徒著书的自由人生活。他一直活到80多岁,无病而终。他著有广武君略,兵书传世,论述谋略,影响深远。今河南开封市,通许县有个李左村。此村,原名广武镇。李左车晚年,就在这里著书授徒。死后也安葬于此。陈存选20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