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摘要:针对江西当前蚕桑产业资源分布情况,通过对江西省蚕桑产业近现代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对比和总结,应用SWoT分析法,对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因素进行对策分析。关键词:蚕桑产业;SWOT;对策分析一、引言全面脱贫后,2021年开始,“三农”工作重心向“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历史性转移。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
2、振兴的核心。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再次指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蚕桑产业属于典型的特色产业,是一个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产业。因此,推进我国蚕桑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西省是全国栽桑养蚕的适宜区之一,养蚕历史悠久,蚕茧品质优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机遇,把蚕桑产业作为江西省“农业特色产业”来培育,围绕市场建基地、集中连片上规模、政策扶持重投入、依托龙头带农户、科技支撑上水平、突出特色创品牌,形成了栽桑养蚕、蚕种生产、茧丝绸加工、桑叶制茶、桑
3、条造纸、蚕沙制作有机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桑蚕产业逐渐走上新发展道路。蚕桑产业是江西省的传统支柱产业,是活跃江西省农村经济不可替代的优势产业,是脱贫攻坚的首选产业,为省域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种桑养蚕适宜的地域范围很广,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等特点。种桑养蚕,不争农时,不争耕地,农户可利用边角土地,在有限的土地中得到更多创造收入的机会。蚕桑经济也被称为山区经济、扶贫经济和小康经济,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地区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带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解决“三农”问题与精准扶贫中,蚕桑产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既为江西省实施精准扶贫战略
4、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又促进了江西省蚕桑产业的自身发展。“十四五”期间,江西省桑蚕产业需要重点思考如何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启新征程。二、江西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1989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蚕桑工程”,全省蚕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创造了江西蚕桑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1993年,全省桑园面积达4.7万hm2,年发种量达到56.80万张,生产鲜茧L57万吨,分别比1989年增长了12.58倍、12.76倍、IL63倍,进入全国第7位。1994年,全省蚕桑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1995年全省桑园面,积达5万hm
5、2,年发种量达到54万张。然而,1996年,江西受全国茧丝绸市场滑坡冲击下,全省出现了桑园面积明显减少、产茧量严重下滑的趋势,发种量、产茧量锐减70机1999年,又再度受市场冲击,全年发种量仅为6.88万张。2000年后,江西蚕桑产业在市场行情回升、全行业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呈现恢复性发展态势,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全省的年发种量基本维持在20万盒左右,产业规模保持了相对稳定。近年来,在“东桑西移”政策和国家蚕桑技术体系的支持下,经过各级蚕桑管理部门的努力,江西省蚕桑产业在生产模式、产业种养技术和资源产品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江西省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近年来蚕茧总产量维持一个比较稳
6、定的水平,蚕茧年产量维持在9000万吨左右,但占全国的比重较小,仅为1.30%。1990年,江西省蚕茧总产量2639吨,1991年和1992年迎来的大爆发,至1993年全省蚕茧总产量达到最高峰的15500万吨。随着市场行情的下滑,蚕农养蚕热情开始下降,蚕茧总产量从1994年的15000万吨波动下降到2003年最低值的5040万吨,此时全省的蚕茧总产量仅仅只是1993年的三分之一,下降幅度巨大,多数蚕农离开的种桑养蚕行业,蚕桑产业的发展不断下行。2004年至2007年,江西省蚕桑产业的发展出现一定的恢复,蚕茧总产量从2003的5040万吨,上升到2007年的12836万吨,之后又下降至2009年
7、的8209万吨。2011年至2014年维持在9100万吨左右,2016年至2020年则呈现平稳的增长趋势。蚕桑产业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以及桑蚕产业发展规模水平。1990-2020年江西省蚕桑生产效益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表4),随着种桑养蚕技术的成熟,江西省蚕桑产业生产水平开始趋于稳定。其中,每张蚕种的蚕茧产量从1990年的11公斤,至2020年45公斤,张种蚕茧产量增长了4倍,近些年基本稳定在45公斤左右;张种蚕茧产值也从1990年的115.46元增长至2020年的1355.13元,张种蚕茧产值最高为2018年的1801.53元,产值随着市场统茧价格水平的波动而波动,且波动
8、幅度较大;每亩桑园的蚕茧产量从1990年的21.11公斤增至2020年的40.22公斤,亩产茧量约提升了2倍,相对于2018年2019年则略微下降,桑园的桑叶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2020年受到洪水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每亩桑园的蚕茧产量;每亩桑园蚕茧的产值也从1990年的221.68元增长至2020年1304.11元,大约增长了6.5倍。江西省蚕桑研究所带领全省桑蚕产业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种桑养殖的科技化水平。各县市积极深化与西南大学、浙江农科院、省蚕茶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蚕桑项目开发、高层人才培育、科技合作交流方面合作,建立以“科研+推广+企业+基地”相结合的产
9、、学、研、用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究示范和推广,提高蚕业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永新县蚕桑富民产业院士工作站,引进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及其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9人。积极组织了蚕桑重点乡镇负责同志、蚕桑技术骨干和种养大户共计30人,赴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接受全面系统的蚕桑技术培训,加强良种良法技术引进与推广应用、高产优质桑、“大十”等替代早期的杂交桑、小蚕共育技术等运用推广工作,做强产业前端,不断提高蚕桑产业科技含量。近年来,蚕桑产业技术应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不断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良蚕、桑品种、研发新蚕药;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小蚕规模共育试验
10、,大力试验与推广大蚕十日养蚕技术,推进小蚕共育多批次养蚕工作,壮大了小蚕共育规模,提高全省小蚕共育率。二是探索了更省力、省时、高效的养蚕模式;实现了省人工、省桑叶、省蚕室的蚕桑养殖效果,有效缓解蚕农缺乏蚕室的困难。三是大力培植种了桑养蚕专业户、现代家庭农场。江西省通过积极摸索种桑养蚕新模式,提了蚕桑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通过打造优质高效蚕桑示范基地,实行工厂化生产、公司化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了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永新县,构建了县、乡、村、组、户五级科技服务网络,实行“统一订种、统一共育、统一消毒、统一治虫、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的社会化服务,形成了一套种桑养蚕的生产实用技术,种桑养蚕推
11、广网络比较健全,拥有一批精干的技术队伍,技术力量雄厚,打造桑园示范基地30个,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28家,己初步形成“党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东乡,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经济”产业经营模式。乐安县,形成了“公司+农户”产业经营模式。修水县,坚持“农业产业化、土地园林化、耕作机械化、住房城镇化、农民工人化”的发展思路,遵循“家家有资产、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就业、年年有分红”的发展理念,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股份模式。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通过休闲蚕桑产业的环境优势、蚕桑资源优势、蚕桑科研与产业优势入手,逐步形成了蚕桑科普体验、休闲观光旅游、蚕桑产品开发的综合
12、开发模式。三、江西省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江西省桑园面积较小,年发种和产茧总量偏小,资源开发尚未形成规模,蚕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科技水平不高,生产专业化程度较低,蚕农收益不稳定,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攀升,资金来源短缺,导致产业发展面临较多局限,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基本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存在产业链较短、外销市场不广、投入偏低等不足,相关产业竞争激烈,与其他产业相比综合经济效益比较优势不明显。(一)蚕桑生产规模小,产业综合效益不高一是蚕桑生产规模较小。江西省蚕桑产业一直存在着蚕桑规模较小,产业综合效益不高的困境。经营规模小,桑树分散,一些户处在可养可不养的边缘,易受
13、市场冲击,一旦价格下滑,势必导致养蚕量的明显下降,同时也不能充分利用房屋、劳力,很难形成蚕桑重点户、专业户。蚕业生产经营依然落后。蚕桑生产经营依然是传统的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条件和技术装备较原始落后,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蚕种生产与经营存在着产能过剩、区域分割明显、经营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种桑养蚕户劳动力紧缺和老龄化,使产业可持续经营的风险升高。产业化水平较低。体制还不够成熟完善,尚没有真正解决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实质性问题,现在生产、收购、加工仍然脱节,相互失去促进作用,指导生产、投入基地、推动发展力不从心。二是产业综合效益不高。桑园面积不实,单产效益不高,如*县4万亩投产
14、桑园按标准年可饲养蚕种16万张,实际年养蚕4万张,只达到标准量的25%,75%的桑园未发挥应有的效益。按2万亩成林桑园计算,年养种8万张,亩桑养种量只达到标准量的50%,亩桑减收约4000元。蚕种张数由原来的2.6万粒,增加到3.5万粒,平均单张种产量应高于100市斤,实际平均单产不足90斤,张种产量差10斤,约减收200元,亩桑减收800元。尽管这些年在栽桑养蚕各个操作环节机械化利用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对手工操作的依赖性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近年来各地发展的一些规模大户,就因为对人工劳力的太过依赖,造成因劳力缺乏而生产成效不高,或者因为劳力成本太高而造成效益不佳,仅有少数大户通过加强管理有
15、所收益才有所提高。江西省龙头企业运作能力不强,修水、永新、乐安三县蚕茧收烘企业实力不强,在产业化运作过程中对产业支撑作用不大,部分企业甚至不能很好地执行“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二)蚕桑收益不稳定,养殖户积极性不高一是蚕桑收益不稳定。蚕病时有、茧价波动大、农药中毒、自然灾害、污水废气排放和桑树病虫害等多种风险,导致蚕桑收益稳定性较差。江西省蚕茧质量不高,虽然江西气候条件适宜种桑养蚕,但由于在产品收购时价格不稳定,影响了蚕农养殖积极性,导致优良族具使用和上族技术推广受阻,蚕茧质量不高。近几年,很多地区水稻田里、烟叶地里使用了氯虫苯甲酰胺农药,对家蚕毒性极强,而且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作
16、用,会对蚕桑产业造成相当致命的影响。蚕桑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低,蚕桑产业属外向型产业,发展受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影响,特别是今年疫情影响,国内消费市场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茧丝绸市场供求敏感,价格呈周期性波动,常陷入“量升价跌、量减价升和茧贱伤农、茧贵伤工”的怪圈,蚕桑产业效益不稳定,虽然出台了执行蚕茧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和平抑蚕茧市场价格风险,茧丝绸市场价格不稳定对农户兴桑养蚕积极性挫伤较大。二是养殖户积极性不高。农户普遍认为种桑养蚕的风险比养殖业小,但比水稻、玉米、棉花、蔬菜、水果、茶叶、甘蔗等其它种植业都要大。根据数据显示,全国14省91县1782个农户问卷调查显示,83%的蚕农发生过没有收成、产量减半或收入减半等惨重损失,农户种桑养蚕风险加大。其次,蚕茧价格受国内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太大,同时也受国内“非粮化政策”的影响,和劳力成本的上升,压缩了利润的空间,导致于农户养蚕积极性不高。加上鲜茧收购市场处于半开放状态,有些县蚕茧收购存在投机炒作、哄抬价格、争抢蚕茧资源等。“重数量、轻质量”的现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