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的表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当防卫的表述.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正当防卫的表述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属于违法阻却事由的一种。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在我国,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不法侵害的现实存在:正当防卫必须针对的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也就是说,不法侵害行为必须真实存在,且尚未结束。如果不法侵害已经结束,防卫行为就不再构成正当防卫。2 .防卫行为的适时性:正当防卫必须在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进行。如果防卫行为发生在不法侵害之前或者之后,都不构成正当防卫。3 .防卫行为的适度性:正当防卫的行为应当在必要范围内进行。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
2、法侵害所必需的程度,就不再构成正当防卫。4 .防卫目的的正当性: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国家法律所保护的个人、他人或公共利益。如果防卫行为是出于报复或其他非法目的,就不能构成正当防卫。5 .防卫对象的限定性:正当防卫的对象必须是不法侵害者,不能针对第三人。如果防卫行为对第三人造成损害,就不构成正当防卫。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之间的界限有时较为模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防卫行为是否适时:如果防卫行为发生在不法侵害行为之前或之后,且不具备防卫意图,则可能构成防卫过当。2 .防卫行为是否适度: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程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则可能构成防卫过当。3 .防卫意图是否合法:如果防卫行为是出于报复或其他非法目的,则可能构成防卫过当。4 .防卫对象是否限定:如果防卫行为针对第三人,或者在不法侵害结束后继续进行防卫,则可能构成防卫过当。在实际操作中,判断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具体标准还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全面分析不法侵害的程度、防卫行为的必要性、适度性等因素,以确保公平公正地处理案件。只有当防卫行为符合以上条件时,才能被认定为正当防卫,从而使行为人免于承担刑事责任。在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下,我国法律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确保司法公正,实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