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盐类的水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盐类的水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盐类的水解?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是本章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已学习过的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建立盐类的水解的概念,初步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生,要求一局部比拟优秀的学生能理解盐类的水解的本质。本节内容理论性强,学生不容易理解盐溶液为什么显酸性或碱性,因此需要借助实验,让学生对于盐溶液的酸碱性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对其原因进行探讨,最后理解盐类的水解的定义、本质。二、学生情况分析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涉及到溶液中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理论性很强,学生对于这局部的学
2、习情况不好,不能很好的理解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因此,本节内容知识理论性过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同时,学生已有的经验认为盐溶液应该是显中性,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很难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来改变。因此本教学设计打算通过实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实验事实来重组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本节知识的积极性。三、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目前被广泛应用一线教学中,它是一种以问题为线索的教学活动,问题解决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所需的根底知识、根本技能,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训练和提高。本课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化学教学的实效性。在问题解决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能进行独立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与人分享,同时又能对其他同学的想法和思路进行评价。对于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提高与人共事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四、本课教学目标设计1 ,根本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根据盐的类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使学生能理解盐类的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通过实验总结盐溶液显酸碱性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
4、,增强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2 .开展性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表达想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组与组间的相互评价及学生的自我反思,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形成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3 .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盐类的水解是化学根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通过实验归纳出各种盐溶液酸碱性的规律,通过讨论分析理解盐类的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从而能理解盐类的水解的本质。4 .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盐类的水解的本质是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等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涉及到溶液中微观粒
5、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理解过程中存在困难。可以通过实验、模拟动画展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五.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流程图2 .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措施本节课选用和开发的教学资源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一是实际生产中有关盐类水解的应用,在焊接铁架的过程中通常用(NH4)2S04溶液清洗铁锈,主要是因为盐酸等酸性太强,容易腐蚀铁,而(NH4)2SO4、NH4CI等溶液酸性较弱,可以清洗铁锈,同时又不消耗铁。二是学生实验,第一局部实验是将镁条分别放入蒸馆水和AICI3溶液中观察现象,通过比照实验,得出AICI3溶液酸性的结论。第二局部实验是学生利用PH试纸测定AICl3、CH3C00NaNa2C03
6、.(NH4)2S04.AI2(S04)3.NaCKNa2S04等溶液的酸碱性,同时能总结出不同种类盐溶液显酸碱的规律。三是动画展示,盐类的水解过程涉及到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可以借助动画帮助学生来理解。3 .问题情境的开放性措施本教学设计中设计了以下开放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来理解盐类的水解的规律和本质。问题设计目的及作用为什么在焊接铁架的过程中通常用(NH4)2S04溶液清洗铁锈?结合学生的利用酸来清洗铁锈的知识,引导学生对(NH4)2S04溶液的酸碱性有一个认识。为什么镁条放入AICI3溶液中会出现大量气泡?在上一个问题的根底上,加强学生对于盐溶液显酸碱性的认识。哪些盐的
7、溶液显酸性?哪些盐的溶液显中性?哪些盐的溶液显碱性?学生能通过对各种盐溶液酸碱性的测定,来归纳总结盐溶液显酸碱性的规律。为什么不同种类的盐溶液显不同的酸碱性呢?本教学设计的重点,学生结合水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来理解盐类的水解对盐溶液显酸碱性的影响,从而理解盐类的水解的本质。4 .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措施本节课设计的学生活动从学生实验和思维活动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开放性。利用实验得出溶液显酸碱性的结论和规律,有助于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顺利帮助学生完善自身认知结构。同时,学生对于盐溶液为什么显酸碱性的问题开放性较大,需要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课后作业中,需要学生从学校走入社会
8、,从生活中理解盐类的水解。5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实验仪器:外表皿玻璃棒PH试纸实验药品:AlCl3CH3C00NaNa2C03(NH4)2S04A12(S04)3NaCINa2S04蒸镭水镁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问题情境为什么在焊接铁架的过程中通常用(NH4)2S04溶液清洗探究实验在室温下,将镁条分别放入蒸馈水和AICI3溶液中。提问为什么镁条放入AICI3溶液中会出现大量气泡?引导学生将问题归结为溶液显酸性过渡盐溶液不一定就是中性,其酸碱性具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学生实验,观察现象产生疑问,引发思考分组讨论出现气泡的原因学生实验用PH试纸验证AlC
9、I3、(NH4)2S04溶液的酸碱性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强调科学探究中有了设想后应进行实验验证环节2:提出问题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ppt盐溶液酸碱性研究探究实验投影展示桌面上的溶液,要求学生测定其酸碱性,并完成表格。解释盐的类型提出问题哪些盐的溶液显酸性?哪些盐的溶液显中性?哪些盐的溶液显碱性?板书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学生实验学生分组完成实验,用PH试纸测定盐溶液的酸碱性,并辨析盐的种类。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不同种类的盐具有不同的酸碱性,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积极性环节3:解决问题盐溶液显酸碱性的原因探讨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种类的盐溶液显不同的酸碱性呢?投影展示1 .CH3C00Na
10、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2 .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3 .为什么CH3C00Na溶液显碱性?从“离、碰、合、平、果等角度分析动画展示利用动画展示微观粒子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溶液显酸性或碱性的原因。板书以CH3C00Na溶液为例进行分析扩展要求学生对NH4CI、NaF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小组讨论结束后请学生上来完成盐类水解的过程投影展示学生分析结果总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倾听笔记思考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小组成员交换结果。小组内的两位学生各自完成其中一种溶液的水解过程,互相检查。笔记、理解盐类的水解是因为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引起的。通过对问题的表征,引导学生正确思
11、考问题的思路。在实验事实的根底上能合理的进行分析、解释。小组内学生合作,相互评价与自我反思结合。环节4:获得知识ppt盐类的水解1 .定义2 .实质本课重点突破点3 .表示方法笔记,学生感受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在问题解决中进行的在已有认识的根底上构建理论知识环节:5稳固练习再次提出本课开始时的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做出解释ppt展示两道思考题作业完成其它几种盐的水解方程式课后作业找出生活、生产中几个与盐类水解相关的现象。利用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稳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板书设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一.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二.盐类的水解1. 定义2. 本质3. 表示方法副板书:酸
12、+碱盐+水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强碱盐弱酸弱碱盐CH3C00Na+H20CH3C00H+Na0HCH3COO-+H20CH3C00H+0H一NH4Cl+H20NH3·;H20+HCINH4+H20NH3·;H20+H+六.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目标教学情况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开放性问题的引入,学生学习积极性较盐溶液酸碱性的规律总结通过实验结论,大局部学生能完成规律总结盐溶液显酸碱性原因的探究学生完成情况一般,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表达的能力学生能明白意思,但表达能力一般小组合作情况学生之间讨论情况较好学生对于盐类水解本质的理解通过动画展示,学生理解情况较好通
13、过学生的反应,我分析了学生学完本节课以后的体会和收获。2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的开放性和实效性,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从实际生产中问题情境引入,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验出发来指导学生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实验来获取知识。结合已有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究。鼓励观察实际生活中运用到盐类的水解的现象。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盐类的水解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提高学生应用问题的能力。七,教学反思本课是基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教学尝试,首先提出一个生产中的工业操作细节的问题,另一个是在实验室
14、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与学生已有的认识是有冲突,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我认为本课在创设问题情境上是比拟成功的,有利于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保持良好的状态。一个与生活相关,同时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接近的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有助于激发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对于提高教学实效性非常有帮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有时可以通过将一个大的问题细化为几个问题或者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表征,这对我们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也采用了这样一点,巧妙的将一个大的问题分为三个小问题,学生在答复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解决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为什么不同种类的盐可以显示不同的酸碱性。学生通过
15、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就能和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构建联系,被学生真正所掌握,因此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此外,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的探讨,是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到结论。这与常规教学中教师直接教给学生知识是不同的,效果也非常显著,学生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得经验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也更能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小组讨论过程中,采用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成员交换结果,最后共同组织好语言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能更有效的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对于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分析,采用了常规的评价方式,要求学生结合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来解决两道思考题,同时对于盐类的水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一方面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另一方面也是检验本节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