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教材新课标高教版中职哲学与人生11.第6课第一框《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新教材新课标高教版中职哲学与人生11.第6课第一框《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6课第一框教案课题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教学类型新授课教学时数2课时教材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内容分析第6课是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本课主要讲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一矛盾分析法,在本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课时为第6课第一框题内容,侧重于在认知层面帮助学生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对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包括矛盾的观点有了一定的理
2、解和认识,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为学习运用矛盾分析法奠定了基础。技能基础授课对象是烹饪专业学生,具备了初步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有一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采用理性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认知能力学生形成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思维的抽象性、深刻性还处在成长中,当面对比较系统、有深度的学习内容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逃避心理。学习特点学生养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习惯,能较好地开展课前和课后的学习;喜欢贴近生活的案例,喜欢视频展示、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教学目标政治认同理解矛盾的观点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意
3、义,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职业精神理解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把握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感悟矛盾发展对自身成才的作用,正确认识国家社会发展条件和职业素质对个人职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向职业道德模范学习法治意识掌握矛盾分析法,积极面对人生矛盾,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健全人格理解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掌握矛盾分析法,正确认识自我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矛盾,培养乐观进取、不怕挫折
4、、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公共参与掌握矛盾分析法,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参与中的矛盾问题,在解决矛盾过程中提高公共参与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难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学方法教法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学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注、情境体验法教学实施课前驱动1 .教师选取授课资源,准备好教学课件,上传线上平台学习资料。2 .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预习教材第6课第一框内容,了解本节课知识要点,并尝试列举生活中的矛盾。(2)线上平台上学习关于“嫦娥五号”新型防热外衣的学习资料:什么样的外衣
5、让“嫦娥”比钻石还刚?(见科技日报2020年12月18日)课中达成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古语引思导哲理导入关于矛盾的问题,引出本课主题。【情境导入】学生诵读古诗句,并分享对诗句的认识。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一老子道德经【教师总结】老子的这段话提到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它们都有一种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哲学上就叫矛盾。那么哲学上的矛盾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矛盾是什么关系?哲学上的矛盾有什么作用?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案例分析学哲理(一)L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含义。(
6、2)矛盾的基本属性。【情境创设】阅读教材第46页“相关链接”:关于光的本质的探索。学生思考:爱因斯坦对光的看法与波动说、微粒说相比有什么特点?【教师解析】波动说:光是连续不断的波。微粒说:光是粒子流。波粒二象性: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既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波和粒子显然是两种不同的形式,究竟哪一种才是光的本质呢?之前的观念认为:光要么是这样,要么是那样,而爱因斯坦的思路是:光既是这样又是那样。这充分体现了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更多事例】教师列举出更多矛盾,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深入思考】教师提问:有与无、噪与静
7、、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波动性与粒子性、进攻与防守、美与丑、善与恶这一对对矛盾中的每一方能够独立存在吗?学生回答问题,理解矛盾双方都不能独立存在。教师引用毛泽东语句,指出毛泽东对此给出了形象的回答:通过情境创设和事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体会和理解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没有生,死就不见;没有死,生也不见。没有上,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事物的矛盾体现出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归纳总结】师生一起总结归纳,教师指出矛盾误区。1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2 .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生活
8、矛盾混为一谈。如自相矛盾的故事就是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前后不一致、互相冲突的现象;“两位同学吵架闹矛盾了”是指生活矛盾。3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1)同一性:相互联系、相互依存。(2)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被其制约。(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第45页“阅读与思考”材料,分小组思考分析:1 .为什么要给航天器穿上防热外衣?2 .探测器外衣为什么要既能防热又尽可能轻便?3 .科学家最后研制
9、成的外衣为什么叫“拼接款防热外衣”?【教师解析】航天器的质量和射程是一对矛盾关系。为了保证航天器外层材料达到既防热又轻便的效果,科学家们着重解决了质量和射程之间的矛盾,为航天器打造了“拼接款防热外衣”。航天事业是国家发展的大事,在这一高精尖行业有许许多多的矛盾需要解决,中国航天事业正是这样在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和矛盾问题中不断发展的。【归纳总结】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得以稳定存在;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吸取对方的有利因素促进自身发展和事物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向对立面转化,规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矛
10、盾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为事物的质变做量的准备;矛盾双方各自到达极限时矛盾分解,实现事物的质变。通过我国科学家在航天器材料研制中解决矛盾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体会科学家的工作是艰难而伟大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报国情怀。案例分析学哲理(二)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矛盾具有普遍性。【设置问题】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事物中存在的矛盾。Smt三:学习过程中:家庭生活中:小探学盾遍i1-作助矛.通合帮财有粗儿zI-J具性思维领域中: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填写表格,上台分享观点。【归纳总结】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处
11、处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具有特殊性。【探究任务】创设情境:职业学校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不一样的:中餐烹饪专业设置有中餐烹饪技术、营养膳食等专业课程;美容美发专业设置有美容、美甲、美发等专业课程。同一专业,不同学期有不同的课程学习内容。学好各门课要具体分析各门课程的特点,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法。提出问题:从哲学上说,这体现了什么道理?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上台分享观点。【教师解析】各专业
12、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由此产生了不同的专业研究和课程设置。世界上的事物虽然都包含矛盾,但具体矛盾却各不相同,由此才有了五彩缤纷、纷繁复杂的世界万象,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归纳总结】矛盾的特殊性主要包含三种情形: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结合职业学校学习特点,帮助学生理解矛盾的特殊性,简单分析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创设情境】只想吃“水果”的病人:医生让一位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绝吃苹果、香蕉、橘子,并且喊道:
13、“这不是水果,我要吃水果。”思考回答:这位病人能吃到他想要的“水果”吗?【教师解析】只想吃“水果”的病人吃不到自己想要的“水果”,现实中只有苹果、香蕉、橘子等具体的水果,不存在一个既不是苹果也不是香蕉的抽象的“水果”。“水果”这个普遍性是从苹果、香蕉、橘子等各种具体水果中概括出来的,存在于苹果、香蕉、橘子等各种具体水果之中。苹果、香蕉、橘子等水果虽有自己的特点,但无论怎么特殊,都含有果酸、多汁、是植物等水果的共性。1.结合事例分析,区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掌握其方法论要求。2.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分析,学生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教师总结】矛盾的普遍性
14、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2)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即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原理运用】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正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具体体现。主义道路的信心。联系实际用哲理
15、网络使用的利与弊【课堂辩论赛】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一个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会带来很多问题。网络使用对我们学生有利还是艘?正方观点: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反方观点: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学生分为两组,分别代表正方、反方观点,罗列本方观点,并派代表上台分享观点。【讨论交流】辩论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1 .我们如何看待网络使用的利与弊这对矛盾?2 .我们应当怎样利用网络促进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师生总结】1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互联网也不例外。互联网对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利: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如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等。弊:网络中存在信息良莠不齐,易让人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等现象。2 .网络有利又有弊,无法割裂开来,关犍要看我们如何利用它。如:我们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