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子巧施连环计楚王坐收渔人利〔13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慎子巧施连环计楚王坐收渔人利〔139〕.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慎子巧施连环计,楚王坐收渔人利(139)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楚襄王为太子之时(含两害从轻、连环计俩典故)。语义:原指楚襄王为太子时,质于齐,父薨求归不得,他用慎子计两害相权,取其轻”,答应齐王割地条件,脱离虎口(典故之一);归国即位后,又用慎子计,集思广益,巧施“连环计”,整合三股力量,求得三力平衡,达到退齐兵,保国土目的,从而坐收渔人之利(典故之二)。这是著名的智谋典故。熊横与慎到影视像现用以领导作决策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利用集体智慧,整合出解决问题的良策。出处:1、西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2、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二楚襄王为太子之时。二、慎子谋“两害从轻”,楚襄王献地归楚(典故之一)楚(顷
2、)襄王,芈姓熊氏,名横,前298前263年在位。他在位时,与秦齐相比,楚国已显颓势。襄王熊横,楚怀王之子,做太子时,曾两度为人质。怀王26年(前303年),齐韩魏联合攻楚,怀王以太子质秦以求援,秦遂出兵,逼退三国联军。次年,熊横与一秦臣斗殴,以致其死,而潜逃回楚。秦怒太子失礼,于怀王29年,发兵攻楚,败楚军,斩楚将。怀王害怕,又派太子质齐,求得齐出面,讲和退秦兵。怀王33年,秦又攻楚,占领8城,秦昭王送信,对怀王说:“秦楚邻邦,又是姻亲,理应亲善,而兵戎相见,实为无奈,愿与您武关会晤,订约续盟。专达此诚,静等面晤!”楚怀王影视像怀王接信,不顾令尹昭雎劝阻,结果去武关,受骗上当,被劫持。怀王要订
3、约,秦王却要先割让巫黔两郡,怀王不答应,结果被软禁。楚臣担忧,共同商议:大王太子都不在国,若秦齐合谋,就要亡国,欲立怀王庶子为王。昭雎鼎力反对。于是,伪称怀王已逝,讣告齐国,请归太子继位。齐渭王贪婪,又不讲信义,要扣留楚太子,让楚国拿东楚来交换。齐相田文却说:“不可扣留,如果楚国另立新君,我们则空留毫无价值的人质,还白白背上不义的名声,而被天下人耻笑。”齐王仍不甘心,遂招见楚太子,他说:“答应给我楚东500里,我放你回楚。不答应,你不得归太子说:“我有老师,让我去问问他。”两害从轻字幅楚太子的老师是慎到,世称“慎子”,赵国人,著作颇丰,有慎子等,名列稷下最具影响学者,法家创始人之一,著名的思想
4、家。他为太子出谋:“送父葬为孝,归继位为国,都是头等大事,比献地更重要。两害相权,取其轻,脱离虎口才是当务之急,回国后,余事皆可徐徐图之。所以,献地对你有利J太子答复齐王:“请让我归国,愿献楚东500里J楚太子熊横听从老师话,施行“两害从轻”之计,终于能够及时回到楚国,稳住了楚国内部的不安定局势。三、齐索东楚,襄王听三策(典故之二上)太子熊横回国继位,是为楚襄王。没几天,齐使率50辆战车,索要楚东500里。楚王又问计老师慎子,慎子说:“大王明日朝会,问计群臣,先听听大家意见吧楚王让众臣单独进见,互不纠缠,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厂常集思广益字幅于是,上柱国(楚军总司令)子良,首先拜见楚王,楚王说我
5、能回国继君位,使国事正常,是因为我答应齐王的索求,割让东楚500里。现在齐使来办交接手续,这可怎么办?”子良说:“大王为君,金口玉言,不能不给。如果不讲信用,会被天下诸侯耻笑的。我们应该先答应割让东楚,然后再派兵攻齐夺地。割让东楚,显示大王一言九鼎,恪守信用;派兵夺地,显示大王不甘示弱,武功强大。所以,我主张应该割地。”楚襄王画像子良退朝,昭常又拜见楚王,昭常说:“齐索500里东楚,不能给!大楚号称万乘之国,是因为人口众多,国土辽阔,如果割去东楚,就失去半壁江山,只徒有万乘之名,而无万乘之实了!所以,我说不能给,我愿坚守东楚!”昭常走后,景鲤进见,景鲤对襄王说:“齐使来索求500里东楚,不能给
6、!可是齐国强大,我们又单独守不住,我愿去秦国求救J襄王初立,群臣振奋,重臣效命,为君为国,纷纷献策,以示勤勉职事,耿耿忠心。四、慎子谏施连环计,整合力量求平衡(典故之二中)景鲤退朝后,慎子从幕后出来,上前进见。楚王转告诸臣意见,他说:“子良说,不能不给,但给了后,再派兵去攻夺。昭常说,不能给,他愿去坚守东楚。景鲤说,不能给,但楚又不能独守东楚,他愿赴秦求援。三个人,三种意见,各有道理,又各有不足,而且各有方向,没法互补,我不知道,该采用谁的好?”慎子想也不想,顺口就说不用挑选,大王都采用!楚王一听,面显怒容,十分生气,责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慎子说:“请让我说出来,大王就明白了。大王应该清楚
7、,他们的意见,不论是可是否,可都是关于东楚的谋略,只是套路不同而已,因此,三计都用,是解决东楚问题的连环计,或者套用一个计名,叫三石一鸟吧。“如果采用这些计策,让他们分头去实施,虽是各自出力,却又环环相套,这样的话,就会围绕着东楚500里领土,产生出三股力量,那么,这三股力量,一经整合,是否可以预想到,将会产生出什么样的实质性结果?慎到著作:慎子“因此,我建议:大王先派遣上柱国子良,让他率领50辆战车,代表您,出使齐国,兑现承诺,进献东楚500里;第二天,您任命昭常为大司马,责令他全权守卫东楚;又第二天,派景鲤也率领50辆战车,出使秦国,指控齐国的不义与贪婪,申说我大楚的苦衷与愤怒,请秦王主持
8、公道,伸张正义。“如今秦齐势力均等,我想,秦昭王好强争胜,是不会甘心齐占东楚,而打破平衡局面的,秦国出兵攻齐,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势下,子良与昭常所依托的势力对抗,会致使割让东楚一时难以兑现,这就给秦国势力的介入,赢得了时间。我们就坐等着吧,看看局势的具体发展变化情况J楚王听出了门道,非常高兴,欣然纳谏。于是,他便按照慎子意见,错开时间,先后派出子良、昭常与景鲤,让他们各领任务,分别去执行自己的使命。五、三力整合,楚王坐收渔人之利(典故之二下)子良去了齐国,说明来意,齐王非常高兴,连忙派遣官员,来接受东楚。而昭常却对齐国官员说:“我是主管东楚的大司马,誓与东楚共存亡。我手握30万大军,尽管铠甲破
9、旧,武器鲁钝,但愿奉陪到底!”齐王质问子良:“你来献东楚,而昭常却在守东楚,这是怎么回事?”子良说:“我是亲奉楚王之命,来进献东楚的,而昭常却说他守卫东楚,显而易见,他是假传王命,矫诏行事。大王可以进攻他!”于是,齐王调集大军,准备进攻昭常。可是,齐军还没有到达东楚边界时,秦国的50万虎狼之师,已经进逼齐国西境,秦将跃马扬鞭,正气凛然,严正声明,传檄申讨:“你们齐国,扣押楚太子在先,这是不讲仁道的;如今,你们齐国又要抢夺东楚500里,这又是不讲正义。堂堂齐国,如此不仁不义,这样人品低劣,将何以面对诸侯!如果你们现在收兵则罢,不然的话,我们将替天下诸侯主持公道,与你们齐国决一死战!”齐缗王听到急
10、报,惊恐万状。他深知,80万大军,兵临两境,无可阻挡,忙请子良回国,转告楚襄王,他不要东楚了,齐楚两国讲和,永远友好;又派使赴秦求和,向秦昭王声明,齐国不攻楚国,不索楚土了,期求秦王撤军,解决秦国大军压境的燃眉之急。楚王施行慎子“连环计”,三股力量一整合,产生出神奇的实质性结果:一没结仇于齐,二没花钱雇秦,三没用上武力,竟然保住了楚东500里国土,还没落下不守信的口舌。楚王有幸,得遇恩师指导,他真的收到了渔人之利。慎子塑像六、慎子集思广益,延缓楚国颓势楚襄王为太子时,秦齐楚鼎足而立,三大国力量均衡,互相牵制,整个华夏一时出现稳定的局面。而现在,楚国却出现问题了,怀王新逝,襄王初立,国内动荡,人
11、心不安,已显颓势,因此,在这时候,楚国单凭一国之力,是无法对抗强齐,保住楚东国土的。如果向秦国求援吧,秦也会要求割让国,才肯出兵,施以援手的,从而又受到秦的敲诈,造成新的伤害。在这种情势下,慎子要子良伪和于齐,自愿如约,献出东楚大片领土,是要打破秦齐两国之间的平衡,以便引起秦国的警觉。大家知道,当两极力量处于相对均衡状况时,双方都会害怕自己失重,担心对方力量超自己。因此,当主观条件不能让自己再增强国势时,也绝不允许对方占别人的便利来增势,以防平衡状态被打破,而在客观上对自己造成威胁。慎子正是洞察此时局势的真谛,又把握人们的平衡心理,先让子良抛出东楚,再让景鲤去向秦国通风报信,秦国出于自身安危,也不要楚国收买了,就会闻风而动,出大力对付齐国,让齐不能占有东楚,以期坚守住秦齐之间的平衡均势。而秦在西陲,齐处东隅,相距数千里,秦军东进,颇费时日。这时,大司马昭常守土抗齐,便拖延了时间,在齐取东楚还未成事实之前,让秦军就能届期赶来,而以不可对抗的威势,胁迫齐国自动放弃东楚。慎子贤能。首先,他一一听取众臣意见,集思广益;接着,归纳总结,排列组合;然后,再巧施连环计,让三派势力,各尽所能,都能为国家出力,为新王立功;结果,终于保卫了楚国的东楚,树立了襄王的威信,又增进了朝廷内部的团结,从而减缓了楚国衰落的趋势。陈存选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