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研究,课题成果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研究,课题成果公报.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课题成果公报课题名称:得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研究课题批准号:文教电200912号学科分类:信息技术课题负责人:课题承担单位:麻栗坡县麻栗镇中心学校及所辖的各中小学主要研究人员:杨勇、廖维勇、张信辉、陈锐、冯再林、刘承华、陆通剑、杨恩仲一、内容与方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但是这种变革决不可能发生在朝夕之间,一蹴而就,麻栗镇中心学校在2009年申报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研究课题,被州教育局电教馆审批立项为州级教育技术课题。(一)课题立项背景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从2001年起,用5至10
2、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3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确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各投入50亿,累计100亿以上(所以该项目又称为“百亿工程九在农村初中学校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即:模式三),在农村小学建卫星教学收视点(即:模式二),在农村小学教学点建光盘播放系统(部分设备加成套教学光盘。即:模式一)。目的是尽量缩小城乡教育和东西部教育的差距,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我校由于地处边疆民族贫困农村的高寒山区
3、,校点分散,教育长期受到师资水平低,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教育教学质量不高。2007年受益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中小学的全覆盖。远程教育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需要我们去了解、学习、掌握、运用、探讨和研究。当前,有了优质的资源,不等于就有了高质量的教学,关键还在于能够把优质的资源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整体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我们提出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课题,得到了州教育局电教馆的支持,从而给予立项并开展研究工作。(二)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4、工程”工程是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尽量缩小城乡教育和东西部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效益,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统筹城乡教育、促进三教统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着深远意义。本课题研究,可以提高远程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项目的最大效益,带动一批学校用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教学质量。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之所在。(三)研究的目标内容1、研究目标通过农村远程教育的优质资源在试点示范学校的应用实践
5、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探索总结出相应的成功模式和经验,改善农村学校教育相对滞后的现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有机的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优质教育的作用,提高农村师生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整体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三农”的水平,缩小城乡教育的差别,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跃式发展。2、研究内容调查了解本校远程教育应用于教学的现状、问题;试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校的教学实践,提出改进方案和对策;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通过试点示范,归纳总结形成一些适合当地农村中小学实际的成功教学模式和方法;总结推广到本镇乃至本县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农村中小学,最终实现
6、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全面在教学中应用,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建构传播农、科、教知识信息的辐射中心,促进资源共享最大化。(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课题研究我们紧紧围绕信息技术条件下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农村中小学的实践,以科学发展观和新的教学观,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突出地抓好应用典型,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提高现场会、交流会、观摩和展示等活动推动研究进程。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文献法、逻辑归纳法等进行研究,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09年1月2009年7月):主要是课题研究小组的组成、课题调研、选题确定,
7、对主题进行可行性分析、课题申报等。并同时完成实验学校的选点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实地考察、观摩听课等形式,主要是对师资队伍、教学能力及水平、教学设施、远程教育资源及应用情况、服务“三农”情况等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调查。为课题的全面实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有价值的参考意见。2、课题启动阶段(2009年8月2009年10月):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分解工作任务,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开题报告,课题组人员动员培训。3、第一研究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6月):课题组依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各项试验研究任务,收集有关实验材料与数据,进行实验阶段性检测。4、中期总结阶段(2010年7月
8、2010年8月):采集第一阶段试验数据及材料,进行相关归纳分析论证,写出中期试验报告与研究论文,进行中期评估、研讨、交流、创设课题研究。5、课题结论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1年5月):撰写结题报告,制作演示报告,撰写教学论文或论著、编辑和上报课题研究成果。请有关专家验收,召开课题总结会,进行经验交流。二、结论与对策通过两年的研究工作,课题组在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总结了当前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及资源的管理使用现状,经过深入各村校教师课堂听课指导,我们课题组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可能各不相同,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但最终信息技术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
9、级认知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那么从演示工具到认知工具,到最终的改革,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们探究的重点,目标是让广大教师明白要达到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可以从哪方面着手,自己的探索使用正处于什么层次上,如何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工作。同时,也力争通过研究探索,达到远程教育资源等信息技术手段与新课程有机整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初步运用,封闭组织阶段传统教学大多数属于这个阶段,整个教学都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组织都和传统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被灌输的对象。所有的教学
10、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教材或简单的课件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抓以下工作:1、加强设备管理。一是明确专人管理,建立设备登记和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档案,定期检查设备完好率二是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保持机器设备正常运行。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及时报告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形成上报机制。三是上机人员应爱护计算机,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不得频繁开关主机及显示器。不得随意拨插、拆卸机房内的各种电源线,有问题及时向管理人员反映。四是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做到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尘、防静电。设备使用后必须断开电源和接收信号源。五是保持设备良好性能,保
11、障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六是对设备的维修和添置,要严格执行呈报制度,要将故障记录和处理情况及时向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报告,落实售后维修公司进行维修。2、加强资源的接收与整理。一是按照远程教育资源的播出时间准时开机接收下载资源,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按照资源的播出时间表进行播出,每天都在更新内容,学校必须每天接收才能将资源接受完整。考虑到项目学校计算机硬盘容量的问题,为了防止出现由于计算机硬盘存满而无法接收新的资源的现象,资源中心在播出资源时,设置了简单的资源管理功能,对数据量较大的栏目如示范课每次只保留最近三期的内容,其他内容系统会自动删除。所以学校在接收资源时,要及时对下载的资源进行整理和转存,根
12、据学校和教师的需要,从下载的资源中选择有用的教学资源分文件夹另外存放起来,供教师使用。3、对教师开展设备使用和资源初步利用的培训。计算机、互联网、卫星收视系统、多媒体对农村绝大数中小学教师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陌生而神秘,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应用水平,可以说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最关键环节,针对农村教学点、农村小学、农村初中的不同需要,采用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全面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鼓励教师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在三种模式下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1)计算机专职教师培训培训要求:统一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把握范围、进度及教材教法,巩固
13、专业技术,具备相当的硬件和软件维护工作,能独立安装卫星设备和调试计算机数据接收系统,能够培训学校的其他教师,能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软件,提高教学效率,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采集和整理网上信息,学会网络管理。培训内容: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系统、网页制作,信息的采集、分类与整理,多媒体制作,硬件的维护,卫星接收信息等。(2)骨干培训培训对象:教育学会创新小组、各学科专题组人员,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要求: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教学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培训对象必须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14、,善于运用现代化手段为教学、教研、教科研服务。培训内容: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制作、网络技术、OffiCe办公系统。(3)教师培训培训要求: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训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Office、计算机网络初步知识;Internet的操作与使用;电子邮件的制作与收发送、如何提取资源库内容等。以45岁为界线,45岁以上的,要求懂得操作就行了;45岁以下的必须会制作简单课件,不管哪种培训,最重要是要求教师能将知识用到课堂上,充分认识教师在办学中主体
15、地位,使广大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实施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形成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将优秀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开放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初步整合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一阶段基本上都是封闭的、以个别化学习和讲授为主。在第二阶段,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等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教育者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
16、助者、组织者。按照对学生能力由低到高的培养顺序,可以将此阶段细化为四个层次,每层着重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分别是: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分析和加工能力协作能力探索和创新能力。1、切实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努力实现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同样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高质量的教育,充分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习过程的交互、强化学习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基本技能培养,促进学生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比如我们可以将物理、化学中农村中小学现有条件无法做成的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示,化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提高教学效果。2、以点带面,积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现在大部分学校都上了互联网,这样可以实现以镇中心学校为中心的网络资源辐射,让不同学校乃到不同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