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心理适应现状及引导路径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地农民心理适应现状及引导路径探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失地农民心理适应现状及引导路径探析实习的机会,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直接发放到社区居民手中,统一回收,共发放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06份。访谈主要通过与公务员、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的谈话,获取较为全面的信息。2失地农民心理适应问题表现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和结构性访谈的了解,失地农民在城市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失去土地引发的生存危机感、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困惑、社会交往方面的自卑感、对未来生活的焦虑和生活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引发的无助感等。2.1失去土地的生存危机感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农民世世代代从土地上获得生活来源、物质保障。失地和进城是失地农民问题的
2、核心。农民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前提下,失去土地意味着失去了生活来源。图1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对土地被征用后的就业和生活态度呈现出很大差异。在2030岁的年龄段中,被调查人员大多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对于征地持赞同支持的态度,对征地后的生活比较满意。在调查主体3150这个年龄段中,被调查对象对土地的眷恋程度明显高于前一个年龄段,失地后的就业状况满意度相对偏低。2.2自身身份的认同困惑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把20世纪的中国形象地概括为“三级两跳”,即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跳跃和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跳跃。单从社会形态来讲,失地农民可以直接从农业社会跳跃到信息社
3、会现阶段;但从现实中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程度来看,大部分失地农民思想上停步在第一级,缺少对自身市民身份的认同。很多失地农民成为城市人的心理感受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在对秦家小水社区的观察中发现,虽然社区居民与城市人共同居住在一个小区,但相互之间无论是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调查发现,经济收入少、消费水平低和工作环境差是失地农民认为与城市人存在差距最普遍的三个方面,现实的差距直接导致失地农民对自身城市人身份的认同。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106名调查者中,有近60%的人不认同自己的城市人身份,只有约40%的人认同自己的城市人身份。2.3与城市居民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的自卑感在已经完成旧村改造的社区中
4、,社区居民根据统一的规划,也大多集中居住在一起,邻里关系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在与城市人交流方面却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失地农民从农村人变为城市人,他们的交往也开始具有城市社区的特点一一交往的目的性增强,建立在业缘、地缘基础上的交往增多。二是与城市人相比,失地农民普遍缺乏固定的生活来源,多从事又脏又累的工作,加重了其心理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在社会交往方面则体现为失地农民交往的局限性,在对其交往最多的人一项调查中发现,与失地农民交往的主要对象分别依次是亲戚朋友、邻居、老乡、工作伙伴、进城后认识的城市人(表2)o地处商业开发秦家小水社区,失地农民和城市居民在这一社区的对比比较明显。观察发现,但
5、是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存在明显隔阂,交往程度不高。在社区组织的一些休闲娱乐活动中,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扎堆现象严重,都有自己固定的交往圈,相互之间交集很少。2. 4对未来生活的焦虑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发展,农民形成了固定思维:土地是一切的基础,是得以生存的根基,只有在自己的土地上才有大展拳脚的机会。因此,在失去土地之后如何生存无疑成了失地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对失地农民的采访当中发现,当提及除了种地以外有无其他劳动技能时,得到的大多数回答是没有。在问及如何找到现在工作的时候发现,有71%的被调查者是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白己主动应聘,只有296的受访者是通过政府或所在社区介绍。3失地农民心理适应问题
6、的原因分析社会系统理论重视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重视社会环境对个人心理、行为的影响,并努力改变个人及社会环境,增强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人需求的满足。失地农民自身、社区和政府共同影响着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的心理适应能力。3. 1失地农民自身因素3.1.1文化水平低,就业难度大失地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是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缺乏其他有用技能。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职业技能的缺乏等自身因素制约着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导致他们在城市生活中只能从事一些收入较低的体力劳动,并且随着年龄的加大,找工作的难度也有所增加。对从事职业性质的调查中发现,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凭与技术,即使是已经找到工作
7、的失地农民,他们从事的职业也大多是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如建筑制造业和餐饮服务业(表3)03.1 .2经济收入低,生活压力大失地农民居住的区域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失去的只是农业用地。这部分人群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过重、各项支出增多,很容易陷入经济困境,引发各种心理适应问题。其次,失地农民在工资待遇方面与城市人的巨大差距,冲击着失地农民的自尊心,导致他们对自身城市人身份存在强烈的认同困惑。调查问卷显示,工作不好找、经济能力差、生活不习惯成为制约失地农民适应城市生活的三大障碍因素(表4)。3.2 .3思想观念落后,存在消极情绪人们在社会生存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即所谓文化积淀,这是很难改变的。一
8、方面,失地农民受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自我封闭、贪图享乐的思想观念。有些失地农民在获得政府的征地补偿款后,花钱大手大脚,不愿意外出工作,每天靠打牌、赌博度日。另一方面,由于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工作不好找、城市人的歧视等都得不到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态度也就更加悲观消极。在调查中,大多数失地农民认为,以后的生活不会有多大的改观,改善生活也只能依靠孩子们努力。3.3 社区因素社区是失地农民在城市新的生活环境,失地农民是否适应社区生活,直接影响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认同。调查发现,调查对象普遍认为现在的生活环境要好于农村的生活环境,干净卫生、交通便利。同时,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
9、也凸现出来,收入水平低,生活成本高、人情关系单薄,交际圈子狭小,与周边生活的城市人格格不入。在社区组织与管理方面,居委会是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组织。但由于社区居委会是由原先的村委会演变而来,缺乏实际经验,在城市社区管理方面略显不足。例如,在一些社区中,为社区居民配备的一些运动娱乐设施闲置率较高、卫生较差。另外,在一些农村社区中,社区居委会担负着社区治安、计划生育、征地等十几项工作,繁重的工作使居委会在面对失地农民的其他利益诉求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社区专业人才的缺乏,使社区本应该具有的一些功能没有得到发挥。3.4 政府因素在对瑞云社区、罗圈涧社区和秦家小水社区的居民走访调查中,政府在农
10、民失去土地后没有进行过针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I,在社区居民从事的工作中,大多数也是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获得。问卷调查显示(表5),在“征地后,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会去找政府相关部门帮忙吗?”一项选择中,62.27%的人不会选择政府帮忙,16.9896的人会选择上访。在进一步的访谈中,被问及“当遇到困难为什么不会寻求政府的帮助”时,得到的大多数回答是“去了也没用,政府是不会管的”,其次是不知道哪个政府部门会管。4提高失地农民心理适应能力的对策西方国家城市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过渡,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不能照搬西方的经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好失地农
11、民的城市适应问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兼具农村的传统性和城市的现代性的双重特性,提高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能力,需要失地农民、社区以及政府多方的共同努力。4. 1失地农民要转变观念,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积极地融入城市生活5. 1.1转变观念,积极向上失地农民应该努力适应城市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认识到自己在短期内的不足,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凭着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改变自身的现状。同时,失地农民要理性看清自身所处的位置,明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自己与国家都没有回头路,告别过去,适应时代的潮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有的环境,在城市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城市人。4.1.2
12、提高素质,举止文明过去在农村生活中,农民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习惯都被看作是平常,城市化过程需要改变这些不文明行为,增强规则意识。失地农民应以城市居民市民的新标准要求自己,同时,要增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市场意识,不断扩展自己的社会交往范围,努力缩小与城市人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文化素质方面的差距,这样在城市生活问题的处理中才能得心应手。4.1. 3增强技能,自力更生在市场经济中,失地农民与城市人相比,无论是在文化水平还是工作技能方面,在短时间内是无法缩小差距的。失地农民如果仅凭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改善生活,与城市人的经济收入差距反而会越拉越大。因此,失地农民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白己对农村、对土地
13、、对农作物的了解,展现农村人特有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增强自身技能,自力更生,早日实现发家致富。4.2加强社区建设,为失地农民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4.2.1 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和谐社区作为失地农民生活的第一场所,社区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首先,社区应该加强硬件设施方面的建设与管理,引进现代物业管理制度,彻底改变以前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其次,在社区软件建设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失地农民的居民意识,改变在农村的不良习惯;改善社区居委会职能,加强对社区居委会的监管,选举出真止为农民利益着想的带头人;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加强失地农民与城市
14、居民的交流沟通,转变城市人对农民的看法。4.2.2 发挥社区自治,引入社工服务体系由于社区居委会是由先前的农村村委会演变而来,这也决定了在社区建设方面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帮助。媒体可以发挥其在舆论方面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失地农民生存现状的报道,引起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社区积极争取外界力量对自身的帮助,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大前提下,社区可以与大学、社会组织等专业结构组织合作,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心理调适、家庭教育和养老方面发挥作用。4.2.3利用社区优势,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土地集约化指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取高额收入的一种经
15、营方式。社区可以以成立各种专业的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将分散的土地统一起来,集中管理,发展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如夏庄街道郝家营社区的草莓专业种植合作社,既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工作问题、增加收入,又能够利用失地农民自身的优势,增强失地农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4.3政府应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实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以人为本4.3.1坚持科学发展观,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新型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政府在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中不能单单只追求GDP,城镇人口比例的增加,更应当关注如何使失去农地进入城镇的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不能只追求量的提高,更应当注重质的改善。在与一名长期从事土地拆迁的工作人员访谈中获知,失地农民对于政府将土地低价征收、高价卖出的做法十分反感。因此,政府必须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坚持以人为本,农民的切身利益才能得到保障。4.3.2合理引导失地农民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依靠社会组织在就业咨询、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为失地农民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问题,增强失地农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