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验证并发现以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实验验证并发现以太.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基于实验验证并发现以太摘要:在电磁领域,电流的性质,电场旋度、磁场旋度等概念都跟流体的一些性质类似。科学家们设想存在一种理想流体作为电磁介质-以太,但是由于技术原因一直未能成功,或者未能对其存在提供合理解释。本文基于现代的光学纤陀螺仪技术进行全新实验,发现并验证以太。1.以太存在的理论假设如图1,螺线管与光纤环呈同心圆布置,假设存在以太,且以太为电磁介质,那么螺线管内的电流就会带动以太,根据速度叠加原理,以太沿光路运动一定会影响光纤环内的光速。通过调节电流大小,光电检测器就会输出不同的数值。我们用以下公式表示:S=WLS为检测器输出值变化量,K为系数,I为电流,L为光纤长度(光程),光程近似等
2、于光纤长度。即输出值(移动条纹数)与螺线管内的电流大小及光纤长度成正比。螺线管2.基于实验求证实验采用LKF-FS070光纤陀螺仪改造,实验分为A和B两组A组为两束光异向(图2-1所示)时对光纤环加轴向(图1所示)和径向(图23所示)磁场AL径向磁场实验结果螺线管接通3至3A电流,输出值变化曲线图ALA-2轴向磁场实验结果螺线管接通5至5A电流,输出值变化曲线图A2B组为两束光同向(图2-2所示)时对光纤环加轴向和径向磁场B-I径向磁场实验结果螺线管接通1至5A电流,输出值变化曲线F始标度计算/ -30.914 ILB-2轴向磁场实验结果螺线管接通1至5A电流,输出值变化曲线-3O7.JB I
3、 怀度ITH AFB I/图B-22.1 磁场可能会造成光纤非互易性的两个因素(1)科顿穆顿效应引起的非互易性。光纤内部理论上应该是各向同性,但制作时多少会造成形状不规则和缠绕时扭转变形使内部应力不一致造成偏振面偏转。两束光虽在同一根光纤内,但的路径并不一致,由于上述原因,会造成两束光在光纤内的偏振面方向并不一致,这时给光线加垂直磁场时不同偏振面的折射率会不一样。即BXWBy(2)法拉第旋光效应造成的非互易性。对于法拉第旋光效应导致的非互易性可能的原因:给光线加平行磁场就会产生偏振面的旋转,偏转角度有公式O=vBL此性质只跟光纤的材质,光纤的长度有关,跟因素(1)没有关系。两束光异向时,一束为
4、左旋一束为右旋,而光纤对于左旋右旋相位常数不同仅WBr,所以光在异向时传播时速度不同,由此造成非互易性,这个也是目前的主流解释;法拉第旋光效应会使异向的两束光偏振面不一致,影响光电检测器的输出值。2.2 通过实验可以排除科顿穆顿效应造成非互易的可能B组实验中,两束光同向,法拉第旋光效应造成两束光旋光方向相同,所以对实验结果是零影响。而B组实验均为是零结果,所以科顿穆顿效应也被排除。A组实验中,光的路径在同向异向中均为随机,科顿-穆顿效应只跟偏振面的方向相关,跟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向无关,所以AB两组实验中科顿穆顿效应是等价的,故A组实验也可以排除科顿穆顿效应的影响。2.3 法拉第旋光效应并不能同
5、时造成Al、A-2的实验结果因为科顿穆顿效应被排除,所以在目前已知的因素中,仅法拉第旋光效应不会同时造成实验A-I和A-2产生的现象。实验A-I中,电流对实验值的影响为4.67/A,实验A-2中电流对实验值的影响为3/A,可以看出电流对实验值的影响都是一个数量级。如图23,实验采用的光纤环分n层缠绕,是每层为100匝,假设实验A-I中产生法拉第旋光作用的光纤仅为螺线管处的投影(实际上螺线管之外也会产生,只是较弱),那么实验A-I中产生拉第旋光作用的光纤长度为nx2xl00x2.2=440o而实验A-2中,每层光纤平行磁场的一个分量为1.2cm,所以产生拉第旋光作用的光纤长度为1.2no法拉第旋
6、光效应只跟磁场强度、介质材质和平行磁场方向的光纤长度相关,跟其他因素无关,所以,同一磁场变化幅度内,实验A-I法拉第旋光效应造成的非互易性至少是实验A2的367倍,因此法拉第旋光效应对实验A2的影响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电流变化对A-2实验值影响和A-I实验为同一数量级,这显然不是法拉第旋光效应造成的,必然存在其他因素。2.4 以太存在才能为实验提供合理解释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及实验分析,科顿-穆顿效应和法拉第旋光效应并不是实验A-2的原因,那么唯一能够解释就是存在电磁介质以太。只有存在以太,且以太为光的介质,可以被电流带动才能够解释以上的实验现象。因此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发现并验证了以太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