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任务1及4网考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任务1及4网考题库及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任务1及4网考题库及答案形考任务1说明:国民经济核算非实时网上讨论(1)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是什么关系?具体说明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1)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在概念、原则、方法等方面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会计核算是从资金角度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包括利润分配表和业务收支表)及财务善变动表等,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及其成果进行核算,这与国民经济核算注重流髭与存景的价值量核算要求相吻合;会计核算的借贷与国民经济循环账户的复式记账也基本类同。(2)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区别首先在于前者一般是微观会计,落实于具体的对象,同时会计核算只按收入和支出的
2、费用性质加以归集,并不关心收支是转移性的、财产性的,还是消费性的;也不关心接受者是个人、企业、行政事业,还是其他机构(虽有记录,但不一定归纳分类整理)。而后是“社会会计”“宏观会计”,一般没有明确的对象(单位),因此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原则上是有区别的。从会计核算到国民经济核算必须经过数据的转换、内容的调整、科目的重新排列。(2)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你知道中国2000年和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吗?答:(D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一般可以
3、从三个角度理解,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式的收入总量。(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也可用机构部门的生产核算进行汇总,其结果完全一致;国内生产总值各机构部门-各机构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盈余或国内生产总值=各机构部门劳动者报酬+各机构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机构部门生产税净额+各机构部门营业服余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06
4、45亿元。排名第七名。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中多采用收入法,但其三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相互验证。天津市在进行增加值季度考核统计时规定统一使用收入法。主要是考虑到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首先易于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汇总,避免了由于方法不统一而需做调整的工作量,数据处理比较方便。其次,便于基层单位操作。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基层单位的资料取自财务数据,数据比较真实,指标口径易于统一,数据质量比较好控制。目前,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中多采用收入法,但其三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相互验证。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0645亿元,居第七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
5、第118位.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18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8620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73395亿元,增长9.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07位。(3)生产核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教材上第32页到37页中讲到了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根据你对生产核算理论依据及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的理解,说明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中(1)-(3)部门与(4)-(8)部门在总产出核算上的不同之处是什么?答:生产核算的理论依据是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包括两种,一个是以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测度
6、,一般称为总产值或总产出。另一种是以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测度,一般称为增加值。产业部门核算中(1)-(3)是从产品的生产全部过程中所新增加的价值部分进行计算,而(4)-(8)是从服务的生产全过程中所新增加的价值部分进行计算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相比较,它们之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核算的总体范围。国民经济核算是将国民经济当作一个总体的宏观核算,而会计核算是将企业当作一个总体的微观核算。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范围上看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宏观总体的某个指标数值与微观个体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汇总关系,如销售收人这个指标或科目,对企业来讲,不考虑买者是谁,只要出了企业范围,就是销售;而对部门、地区、国
7、家来说,部门、地区内部的相互买卖就不应该计算迸来。总体范围的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宏观统计核算与微观会计核算在许多方面的差异,从而决定会计核算无法直接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各种数据。(2)核算的目的。国民经济核算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为核算对象,通过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科学的核算方法及相应的表现形式,为国家宏规经济分析、决策、调控提供资料。会计核算则是以微观基层单位的资金运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为微观活功单位的经营治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社合公众了解微观单位的财务信息提供服多。目的不同,所选的指标(科目)自然也会不同,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中某个指标(或科目)即使
8、在名称上相同,大多救情况下口径、范围也不一样。(3)核算的内容。从这方面讲,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互相区别的一面。就两种核算中直接相互关联的部分而言,主要区别表现在核算的概念与分类上。在概念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同一核算概念有时会有不同的含义。在分类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共同采用的分类所依据的原则和所划分的类别不一致。(4)核算的方法。二者尽管都采用了复式记账法,并借助账户形式加以表现,但两者使用的账户有以下区别:(D从登记主体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以账户为主体,根据账户来确定收支;会计则以企业为主体,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动,分别反映其增加及减少。(2
9、)从登记项目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中所有账户要登记的项目都是固定的,它不随业务的文化而变动;而会计账户要随经济业务变化,区分不同的账户登记实际发生额。(3)从账户类型来看,国民经济账户是根据国民经济循环过程来没立账户,包括生产账户、收入支出账户、投费账户、对外交易账户、资产负债账户;而会计账户则根据它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账户和权益账户两大类型,收入和支出要根据账户的不同类型进行登录。此外,国民经济核算除复式记账和四式记账外,也采用单式平衡表和矩阵表进行核算。以上差异引发了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的许多差别,如收入概念的差别、配比原则的差别、计价原则的差别等等。形考任务4一、作品题(共1道试
10、题,共100分。)1.作业内容:根据本课程所学知识,结合工作情况或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题目自拟,可参考课程论坛组织的学习讨论。)小论文:浅谈人均GDP、人均GNl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区别与联系及反映居民收入水平用哪个指标答:(1)人均GDP与人均GNI的概念明显不同。人均GDP和人均GNI分别是用GDP和GNI除以年平均人口计算得到的人均指标。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价值。GNl即国民总收入,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等于企业、政府、住户等机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2)G
11、DP和GNl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两者的联系看,GDP是GNl核算的基础。GNl等于GDP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初次分配收入,减去付给国外的初次分配收入,即GDP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初次分配收入净额。从两者的区别看,GDP是个生产概念,主要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变动情况;GNl是个收入概念,主要反映一个国家收入水平和宏观收入分配状况。具体到人均GDP和人均GNI上,人均GDP主要反映一个国家的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Nl主要反映一个国家获得收入的人均水平。(3)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区别较大,侧重点不同。国民总收入(GND通过经常转移,形成可支配总收入。可支配总收入中的住户部门可支配
12、总收入和住户调查中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反映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一是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是一个核算指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企业部门、广义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是宏观收入分配的主体。三个部门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经过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成各自的可支配收入,企业、政府、住户三者可支配收入之和即为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其中,住户部门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和投资者,作为生产者,住户部门包括所有农户和个体经营户,以及住户自给性生产服务的提供者。住户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是经过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阶段获得的,在初次分配环节,住户部门收入包括住户获得的劳动者报酬、财产收入净额,以及住户部门增加值扣除住户部门
13、支付的劳动者报酬和缴纳的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包括个体经营户营业利润、固定资产折旧和自有住房服务折旧;在再分配环节,住户部门缴纳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获得社会保险福利和其他社会补助,经过经常转移调节,形成了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二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调查指标。它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居民家庭开展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该调查是一项抽样调查,国家统计局首先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和随机等距抽样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抽选调查户,然后请调查户把家庭日常收支逐笔进行登记,最后根据分户基础数据加权汇总生成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三是可支配总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居民收入水平的侧重点不同。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主要从宏观角度反映居民、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分配关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方面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购买力,如衡量收入棚番、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否同步等目标的实现程度;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反映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情况,如计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等数据都需要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进行衍生计算。在具体分析时,应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