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引领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引领作用.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课讲稿】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J教育强国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的重要一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先行。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起到方向引领、动力引擎、资源整合、互融互通的龙头作用。我们要以高等教育带动教育强国建设,以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我国高等教
2、育发展成就显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多番改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历经高考制度改革,“双一流”建设等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效明显。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政治性要求,也是思政课的基本政治功能,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主要路径与具体抓手。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结合大数据网络和信息化课堂等新型授课模式,运用评优评先、奖助学金等激励手段,极大地推动了学生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发展。高校紧扣新时代新形势新特点,充分发挥育人育德功能,明
3、确自身培育时代新人的责任使命,培养学生自觉的政治认同和信仰追求,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度续红色血脉,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体系愈加完善。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作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对教育事业进步、高等学校建设、学生知识储备均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引育重点人才,师资队伍得到优化,教师培养体系与激励机制日益成熟。高校全方位学科建设动力十足。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双一流”建设高校
4、还是地方普通高校,其学科建设工作均不断迈上新台阶。各高校立足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提振优势,补弱增强,交叉拓展,学科布局不断优化。世界一流专业建设成就瞩目,发挥了更强的带动引领作用,学科水平显著提升。新时代高校以学生就业、社会满意、国家需要为出发点,加强政策支持、鼓足发展后劲,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高校服务社会能力有效提升。各高校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人力供给、科技服务、文化教育等领域主动对接社会需求,着力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努力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高校社会服务推进机制、激励机制、联动机制正日趋完善,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创新优势,努力提升社会服务有
5、效度,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智献力。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高等教育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在培养优秀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完善教育体系等方面始终发挥方向引领、动力引擎、资源整合、互融互通等龙头作用。方向引领作用。新时代高等教育始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和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同时坚持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策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高校思政教师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开放、发展的观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6、、人生观、价值观,以更好地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动力引擎作用。建设教育强国,基础教育是起始点,高等教育是发力点。高等教育建设水准是衡量国家之间“教育强国指数”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各高校在保证自身优势学科稳步前进的前提下,妥善推动其他领域不同学科的统筹建设、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还善于把握世界科技前沿问题与变化趋势,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并以科研创新为基础,带动思维创新与技术创新,同时引领国家其他领域建设。资源整合作用。一方面,从时间先后角度看,高等教育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靠后一环
7、,也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总结阶段。经历完高等教育之后,绝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就业,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是协调处理学生身份转变的核心环节。对此,高校自觉承担起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的责任,以便在毕业季进行相关主题培训,让学生可以妥善应对。另一方面,在横向比较上看,高等教育处于中国学校设计的较高层级,对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建设与教育资源的总体整合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在进行资源统筹整合时,可以有效避免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脱节的情况发生,保证教育的顺利衔接与接续发展。互融互通作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积极谋求对外传播与交流。高校作为重要媒介,自动承担起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职
8、责,中国孔子学院建设就是个典型的双边项目。立足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国内高校积极推动中西高等学府之间的沟通交流,细致剖析自身学科建设,增进国内外学科建设的优势互补。中方积极推动中西高校之间理论沟通、产教融合、体育互鉴、民俗推广等方面的良性互动,有效增进双方之间的互融互通互学互信。高等教育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法路径教育强国建设是系统工程,实现教育强国要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需要激发高等教育活力,明确实践路径,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
9、制,牢牢把握党在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积极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尤其是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搞好配合,扎实推进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国家社会个人多层次协同发展。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建设教育强国不是某一群人、某一团体、某一组织就可以单独解决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增进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家庭要树立良好的家风,家长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孩子主动寻求教育机会的做法进行鼓励与支持。社会要营造
10、一个重视教育的大环境,让知识分子可以有参与感、获得感、荣誉感,进而同时起到前浪带动后浪、后浪推动前浪的良性循环。坚持系统观念,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坚持以德育人和以智育人相结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耦合联动同向同行。保障公立教育、鼓励私立教育,积极倡导民间资本与教育集团互相搭配,推进教育更加普遍化、大众化。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坚持对外开放,做好展示中国形象的先锋堡垒。以教育强国建设为发展契机,整合西方教育资源,积极优化自身发展规划,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借此在国际舞台上提高国内高等教育的知名度和权威度,增强跨文化领域沟通能力,进而提高其国际影响力,为世界增强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相互了解提供窗口和契机。高等教育作为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先导,要时刻发挥其龙头引领带动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广大青年学子要坚定信念,为实现教育强国建设,进而全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