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月亮》精品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走月亮精品教案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1 .(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这幅画。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预设:明亮的月光下,周围是那样静谧、美丽。在小路上,几位年轻女子谈笑风生,走在月光下。她们看起来是那样幸福而美好。2 .题解: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板书:走月亮)【设计意图】展示课件,用生动鲜明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描述画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表达看到这幅画面的感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二、交流预习,初步把握文章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认读生字。教师指导学生识字,重点指导辨析易混字和易读错的字。课件出示:淘
2、牵鹅卵坑洼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重点指导:“卵”读“ludn”,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里面的两个点;“填”是左右结构,右边是“真”,里面有三横,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葡”和“萄”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下半部分的笔画比较多,书写时要注意。3 .指导学生读生词,注意纠正字音。课件出示:鹅卵俗跃穗镀块烁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读音。读音:鹅卵石(IUdn)4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 .“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哪些景象?2 .课文是用哪一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的?用横线画出来。3.根据以上两个问题,试着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
3、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内容,解决课件出示的问题。教师巡视并适当引导: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有哪些?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哪一句?(3)指名学生分享结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师生总结:“我”和阿妈走过了“村庄”、“小溪边”、“果园”、“田境上”。师:文章通过“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大家分得是否正确。课件出示:第一部分(13):写“我”和阿妈在村庄的小路上走月亮。第二部分(4-5):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第三部分(67):写“我”和阿妈在田展上走月亮。第四部分(89):写走月亮时“
4、我”的感受。【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一方面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另一方面能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给文章划分段落,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谈话入题:“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走过了村庄,走过了溪边,走过了田填。文章一句“我和阿妈走月亮”贯穿全文,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读读这篇文章,看看作者在走月亮时看到了哪些景物,作者又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体现“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的。【设计意图】总结上节课的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我”与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二、精读感悟,品味人物情感1.品析:走过村庄。请同学们读一下第13自然段,说一说“我”和阿妈
5、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1)学生自由朗读这三个自然段。(2)指名读这三个自然段,并让学生给出评价。(3)学生默读这三个自然段,找出与景物相关的句子。课件出示: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课文中写的月光下的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预设:选取多种自然景物,描绘出一幅山村月夜图,这迷人的月夜透露着诗情画意,使我和阿妈感受到静谧与美好。作者在写这些景物的时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学生读第2自然段,思考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师总结: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这句话,从远到近,描写
6、了月光下的山、树、路,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2.品析:走过溪边。在“走过村庄”的时候,作者看到了月光下的山、树、路,那么在“走过溪边”的时候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第4自然段。首先请同学们认真朗读第4自然段。(1)课件出示问题,指名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课件出示:1 .走过溪边,“我”看到了哪些景物?2 .这一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 .除了现实描写,作者还想到了什么?(2)学生再默读第4自然段,用符号把景物标出来,把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画出来,并注明所使用的修辞手法。(3)老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师总结:
7、在溪水边,“我们”闻到了香味,看到了白色的鹅卵石,看到了小水塘,看到了小水塘里面的月亮。我们来看看这句话(课件同时出示句子: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是一个拟人句,“抱”字既写出了小水塘中月亮的状态,又充满了感情,因而非常生动。除了现实描写,作者还进行了回忆。这里的每个景物都隐藏着阿妈辛勤劳作的身影。通过景物描写和回忆,体现了“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表达出“我”对阿妈深深的爱。4 .品析:走过田境。在溪边,“我们”闻到了花香,看到了小水塘。那么,在田坡上,“我们”又会看到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读第6自然段,思考问题:课件出示:在写走过田城的内容时,作者为什么
8、先介绍修路?这部分描写了什么内容?从作者的回忆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最喜欢哪句话?用横线画出来。(1)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2)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流利、正确、有感情。(3)默读第6自然段,思考并完成问题,教师巡回指导。(4)指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给出评价。师总结:先介绍修路,体现民风的淳朴。这段文字先写了秋虫、夜鸟、鱼儿,接着描写了果园里硕果累累的景象,然后详细描写了稻田,回忆了过去在稻田的有趣活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风景、生活的热爱。一句“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更是体现了作者对家人深深的爱。“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水流的“满意”,更是体现自己
9、的满意,表达出作者对家乡景色的喜爱之情。“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低垂着头”形象地写出了稻穗的饱满,预示着今年又是丰收年;“镀亮的银毯”写出了月光下稻田的颜色、质地以及给人的感觉。想象一下,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呀!5 .品读第四部分:走月亮给“我”的感受。“我”和阿妈不止一次走月亮,也不知走过了多少地方,那么,走月亮的过程中,“我”有怎样的感受呢?请阅读第89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课件出示: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学生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2)指名读,看谁读得富有感情。(3)默读这一部
10、分,完成练习,老师巡视指导并指名回答。师总结:此处写阿妈讲故事、静静地走,虽然平静,但是却充满了温馨和爱。作者更是通过“月亮牵着小星星”来比喻母亲和自己此时的情景,表现出自己和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四个“走过”的连用构成了排比,这个排比句详细描写了走月亮走过的地方,体现出村庄夜晚景色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走月亮的喜爱。(板书:与阿妈浓浓的亲情,“我”的幸福与快乐)【设计意图】仔细品读每一部分的重点词句,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习抓住细节描写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三、总结全文,学习写法1 .学生再读课文,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 .
11、教师在与学生梳理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抓住细节描写来体现景物特点的写法,如第4自然段中,作者抓住月光下的小水塘倒映出月亮这一景象,写出了月色的美丽。【设计意图】以本课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细节描写体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将其应用于习作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板书设计2.走月亮月亮升起明亮柔和照亮万物、浓浓的亲情幸福与快乐走在溪边 走在田展 走着走着溪水流香 果香四溢 秋夜奇妙水塘抱月丰收在望幸福温馨教学反思1.激发兴趣。在教学的开始,我展示图片,通过让学生描述图片,表达感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图片导入本课的学习。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也更浓厚了。2.读中感悟。充分阅读能让学生产生不一样的感悟,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走月亮”的每一个段落,并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想象,同时理解走月亮时人物的情感。不足之处:通过教学,我发现个别学生在体会月夜的美时,想象仍不够丰富,朗读仍没感情,这与他们不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关。因此,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并创设好情境,让大家一起畅谈与家人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