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高品质住宅建筑设计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高品质住宅建筑设计指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连云港市高品质住宅建筑设计指引1总则为提升连云港市住宅品质,体现以人为本、安全卫生、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住宅设计理念,强化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装修等全专业一体化协同设计,推动住宅性能和住区空间品质协同提升,促进连云港市住宅建设高品质、高质量发展,制订本指引。本指引适用于连云港市区内新建的高品质住宅单体设计。2建筑设计2.1居住空间1 .住宅的套型设计宜与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和家庭生命周期的动态变化相适应,采取标准化、模块化的空间组合方式,预留套内平面的可变性,并与工业化建造技术和模数协调技术相适应。2 .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0m,同时设有地暖、管道式新风及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的住宅,层
2、高不宜小于3.2m。3 .起居室(厅)宜加大面宽,鼓励与餐厅、厨房一体化设计,实现多功能、开放式空间布局。4 .卫生间布局应综合考虑卫生间门的开启方式及方向,卫生间门与洁具在实际使用中应避免使用时相互影响。5 .住宅建筑阳台应结合建筑立面设计,按规范建设封闭或开敞阳台,阳台外不得设置晾晒设施。生活阳台最小净深不应小于1.5米,最大净深不应大于2.4米。每层的阳台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不得超过该层建筑面积的15%。6 .住宅入户门门洞高度不应小于2.20m,宽度不应小于LlOm,门垛宽度不应小于010m相邻户门并列布置时,门扇间最小净距离不应小于0.40m;相邻户门为L型布置时,门扇开启过程中最小净距
3、离不应小于0.60mo7 .住宅设计应明确热水器、太阳能水箱、燃气壁挂炉等位置,且在悬挂重物处部位采用结构加强措施;阳台洗衣机与太阳能储热水箱预留净尺寸不应小于0.7OmXO.70m(宽义深);厨房内开窗不得影响洗涤池水龙头的安装和操作台的使用。8 .2防水设计1 .厨房、卫生间、设有用水点的阳台的所有内墙面应做防水设计;厨房、卫生间、设有用水点的阳台的顶棚应做防潮设计;2 .住宅至少有一个阳台设置给水管和废水排水管。2.3共用空间公共交通1.四层及以上住宅公共电梯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其电梯候梯厅净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厢深度,且不应小于L80m(兼顾楼梯休息平台时不应小于2.1米
4、)。设电梯的住宅每单元至少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电梯井不应与卧室、书房等相邻。2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住宅,每个单元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单元间不得用连廊连接。3 .小区内部应设公共卫生间,且应设无障碍卫生间;应适当进行适老化设计或预留适老化改造空间。4 .住宅电梯均应通达附设的地下汽车库,通往电梯厅的通道净宽不小于1.2m,通道处不应设停车位。5 .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应设置雨棚,车库坡道应采取有效的降噪防滑措施。通往地下的坡道在地面出入口处应设置不小于0.15m高的反坡,坡道两端应设置与坡道同宽的截水沟。6 .住宅配建机动车停车位不应采用机械式停车位,地下车库地面不应直接采用混凝土地坪,
5、应采用金刚砂、混凝土固化剂、水泥基自流平或环氧自流平地坪等新型防滑、耐磨建筑地面材料。7 .地下车库及一层宜设大堂公共空间,大堂建筑面积不宜低于15平方米。8 .3.2设施1 .住宅的空调室外机位应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住宅建筑分体式空调室外机搁板与集中式空调系统设备平台应满足连云港市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办法相关规定。2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位应靠近所对应的使用房间,并距离可开启的窗扇水平距离不宜大于0.40m,窗扇尺寸应满足安装需求,安装应能从本户或公共区域完成,外窗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满足规范要求。3 .室外机安装位置不应对室外人员和相邻窗口形成热污染及噪声干扰等;室外机安装后不应影响采光通风;厨房
6、排烟道排烟口不应正对着空调外机。4 .明装消火栓下部不宜留空,应采取措施防止儿童碰头。消火栓不宜在外墙上暗装,不能避免时应采取防结冻措施。5 .在阳台或外窗处的太阳能集热器应横向设置并设有挑板,挑板宽度不小于2.20m,净深度不小于0.40m,不大于0.70m,集热器与垂直面倾斜角度不宜小于15。,且集热器与挑板之间应通过预埋或化学螺栓方式连接牢固,确保安全。6 .防护栏杆应采用防攀爬的构造,不宜做横向构件;如果设置,则横向构件顶面到可踏部位顶面的水平距离必须大于0.7m且垂直距离必须大于0.8r11o7 .永久性标牌安装在住宅三层以下山墙醒目部位,便于查看。楼栋号标牌安装在住宅三或四层山墙醒
7、目部位,数字清晰。8 .小区应在单元门禁以外合理布置智能快递柜,并预留电源。9 .消防控制室和安防监控室应设于地上同一空间或在地上相邻设置,不得设于地下空间。10 .入户门厅及电梯轿厢应设置电视监控系统。住宅应采用高品质入户门。.4室内环境1.户内配电箱、家居配线箱等不宜设置在分户墙上,如果设置在分户墙,分户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且应错位开槽,开槽处应采取措施满足相应墙体隔声量要求。1 .屋顶消防水箱间设置在住户上方时,应采取双层板及有效的隔声减振、防排水措施;卫生间的洁具、立管宜避开卧室的墙面布置,避免噪音对卧室的影响。2 .紧邻城市交通干线两侧的住宅应加强隔声防噪措施,其居住空间的外门
8、窗应采用三玻两腔等隔声性能良好的外窗。3 .卧室、起居室(厅)的分户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应大于65分贝。采用隔声材料将楼地面垫层、面层与墙体分隔。4 .5室内装修1 .住宅应采用全装修,提倡装修与土建、机电一体化设计。严格控制室内装修材料环保等级。2 .装修设计宜采用成品隔断实现空间可变布局。3 .当采用装配式预制构件时,水电气设备和管线不应在预制构件上开槽敷设,不应破坏建筑结构,不应影响建筑设备的效能。4 .鼓励住宅采用装配化装修,优先选用装配化厨房、装配化卫生间等工厂化生产的部品部件。5 .厨房宜预留洗碗机、蒸箱、垃圾处理器等小家电,及防浸水探测器等设备设施的位置及点位。6 .6海
9、绵城市1 .践行海绵城市理念,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按照海绵型建筑与小区要求进行设计。应合理布局绿化、保洁取水点。2 .地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以上,SS(悬浮物)消减率达到50%以上,硬化地面中可渗透面积比例不小于50%。3 .7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1 .鼓励设计超低能耗建筑,满足江苏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技术导则、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及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等等标准要求;2 .积极推进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推动建筑废弃物的高效处理与再利用,探索建立研发、设计、建材和部品部件生产、施工、资源回收再利用等一体化协同的绿色建造产业链;3 .LED等节能型
10、光源应用比例100%;传感控制覆盖率100%;4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100%以上;5 .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达到总建筑面积的30%;6 .室内空调、新风系统设备能效等级不低于2级,鼓励达到1级;7 .建筑装修选用工业化内装部品占同类部品用量比例达到70%以上的部品种类不低于3种;8 .大力推广应用可持续发展的装配式技术,提升住宅建筑品质。构建装配式建筑标准设计和生产体系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和消能减震、预应力技术集成应用。积极推进装配化装修方式在商品住房项目中的应用,推广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推广集成化模块化建筑部品。3结构设计3.1 结构布置应采用大开间布局,并选择有利于空间灵
11、活分隔和可持续改造的结构形式,非承重隔墙宜采用便于二次改造的轻质内墙隔板。3.2 住宅剪力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00mm。3.3 单向板厚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3OnInb双向板厚度不应小于短跨的l35mm,且板厚不应小于IoOnm1。3.4 住宅大于3.60米开间的楼、屋面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其中屋面板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50mmo平面连接较为薄弱部位以及受力复杂的楼板应采用现浇板,并双层双向配筋,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0%。3.5 建筑物角部设置转角窗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转角窗两侧墙肢应采用现浇,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12、轴压比限值应满足提高后的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并沿全高设置约束边缘构件。2 .高层建筑转角窗两侧墙肢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50mm。3 .转角窗房间的楼板应采用现浇板,其厚度不应小于1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35%;转角窗两侧墙肢间的楼板应设暗梁,暗梁宽度不应小于500mm。4 .转角窗水平折梁应加强,并按抗扭构造配置箍筋及腰筋。5 .6地下室顶板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顶板在覆土区域范围内不应采用空心楼盖。6 .7地下室在地上结构相关范围以外的顶板不宜采用无梁楼盖,必须采用时应加强设计环节与施工环节的相应措施:1 .应采用托板或柱帽
13、的板柱节点,并在柱上板带中设构造暗梁,楼板双层双向配筋,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30%,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2mm。2 .板柱节点应根据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优先配置抗剪栓钉。3 .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及设计交底要求,在地下室顶板土方回填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荷载和行车路线等要求,重点考虑施工堆载、施工机械及车辆对无梁楼盖的安全影响,经设计单位进行荷载确认、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后实施。4 .8地下室外墙厚度不宜小于300mm,其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应双层双向布置,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150mm,单侧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0.20%和0.
14、25%。当地下室层高小于3.50米时,地下室外墙最小厚度可以采用250mm。5 .9地下室底板为有抗浮要求的防水板时,厚度不应小于柱跨度的1/20,且不应小于350mm,柱跨超过7米时,底板厚度不应小于400mm,且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0%o6 .10地面首层阳台、出入口平台及踏步等构件应支承于主体结构上,不应利用软土或压实填土作为持力层。4给水排水设计4.1 给水系统1 .户内宜设置直饮水系统,宜采用分户式系统。分户式直饮水系统应设置前置过滤器和直饮水机,前置过滤器应设置在分户水表后,直饮水龙头宜布置在厨房和客厅。2 .给水排水系统的主要设备和管道应结合建筑
15、、装修专业要求合理布置,系统的室内、外立管应布置在隐蔽位置,顶面横管应穿梁安装,以提升住宅平面与空间的品质。3 .室内给水排水系统应选用耐久、耐腐蚀、抗老化、密封及降噪性能好的阀门、管材、管件等。4 .分水器前给水管道和直饮水管道宜采用薄壁不锈钢管或铜管,分水器后热水管道可采用塑料给水管、金属塑料复合管。4.2 热水系统1 .生活热水系统的热源宜采用太阳能、空气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采用太阳能和空气能系统时应设置辅助热源,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时可不设置辅助热源。2 .分户式的热水系统,宜设置管道循环系统或采用自调控电伴热等措施保证出水温度。3 .卫生间各器具给水热水管道应通过分水器供给。4 .集中生活热水系统应设置分户热水表,并应在水表前设置干管循环管道。不循环的热水支管超过8m时应采用自调控电伴热措施保证出水温度。5 .卫生间淋浴器应采用恒温龙头。6 .分水器前热水管道宜采用薄壁不锈钢管或铜管,分水器后热水管道可采用塑料热水管、复合热水管。7 .3排水系统1 .同层排水宜采用不降板排水形式。2 .卫生间可不设置仅用于地面排水的地漏。当设置地漏时,应选用多通道地漏或排水支管共用存水弯等防干涸措施。3 .厨房洗菜池的排水口处宜设置厨余垃圾处理系统。5供暖、空调和通风设计5.1 供暖空调系统冷热源选择时,应在满足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先选择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