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必须掌握的双重预防机制经典36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员必须掌握的双重预防机制经典36问.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安全员必须掌握的双重预防机制经典36问1 .何为双重预防机制和三位一体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合称为“双重预防机制。安全质量达标(80%)、全风险分级管控(10%)和隐患排查治理(10%)合称为三位一体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2 .双重预防机制是如何提出来的?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127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2016年1月,国务院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要在高危行业领域推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12
2、月9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安委办2016年4月28日印发的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国务院安委办2016年10月9日印发的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晋政发(2017)1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晋安办(2016)113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进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的通知(晋安办发(2017)42号)等文件中均对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3 .为什么要提出构
3、建双重预防机制?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突出。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账,采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把新情况和想不到的问题都想到。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4 .事故是如何发生的?每一次事故造成的具体原因是不同的,但如果你认真研
4、读每次的事故调查报告,你会发现,造成事故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指造成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场所的不安全因素。注:如果我们把事故作为“果”,直接原因就是造成这个果”的因,直接原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第一因。间接原因指管理上的缺陷和外部监管上的缺陷。注:如果我们把直接原因作为“果”,间接原因就是造成这个“果”的因,间接原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第二因。可见事故是由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造成的。5 .何为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
5、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6 隐患一般分几级?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其中:一般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或者虽然不能立即整改但不影响矿井生产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7 ,何为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
6、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8 ,何为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免查验收的全过程。9完善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工作机制要重点做好哪几件事?一要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立自查、自改、自报事故隐患的信息管理系统。二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闭环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销号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三要从排查发现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验证整改效果等环节实现有效闭合管理。四要建
7、立完善事故隐患登记报告制、事故隐患整改公示制、重大事故隐患督办制等工作制度,使隐患从发现到整改完毕都处在监督管理下,使排查治理工作成为一个“闭合线路。对查出的隐患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重大事故隐患严格落实“分级负责、领导督办、跟踪问效、治理销号制度。10.隐患是如何发生的?所有的隐患都是由于风险管控失效或者弱化造成的。风险管控失效或者弱化表现为如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未进行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不全;风险分级错误;未针对不同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IL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程序是什么?排查风险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定级;策划风险控制措施;效果验证与
8、更新等。12 .何为风险点?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场所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13 .何为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14 .何为风险?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注: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
9、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X严重性。15 .风险与危险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首先,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即讨论风险必然是涉及哪类或哪个危险源的风险,没有危险源,风险则无从谈起。其次,任何危险源都会伴随着风险。只是危险源不同,其伴随的风险大小往往不同。16 .风险和隐患是一回事吗?风险来源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或各种危险有害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而隐患是风险管控失效后形成的缺陷或漏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
10、和可认知性,要强调固有风险,采取管控措施降低风险;隐患主要来源于风险管控的薄弱环节,要强调过程管理,通过全面排查发现隐患,通过及时治理消除隐患。但两者也有关联,隐患来源于风险的管控失效或弱化,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不出现或少出现隐患。17 ,风险与隐患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风险和隐患的递进关系:风险在前、隐患在后。安全生产领域形成共识:把风险挺在隐患前、把隐患挺在事故前。18 ,何为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注:危险源辨识基本方法为:工作任务辨识法和事故机理分析法等19 .何为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
11、以确认的过程。20 ,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有哪些?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很多,各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任务)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的危险源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
12、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A.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B.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C.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D.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
13、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入检查表。风险矩阵分析法(LS)风险矩阵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将风险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相对的定性分为若干级,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对定性分为若干级,然后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所有的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而每一个指数代表了一个风险等级。R=LxS;R:风险程度;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重点考虑事故发生的频次、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S: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重点考虑伤害程度、持续时间。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半定
14、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xExCo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程度分析法(MES)风险程度分析法是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是对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e)的改进。风险程度R,R=MxExSo其中M为控制措施的状态;暴露的频繁程度E增加了职业病发病情况、环境影响状况两项影响因素;事故的可能后果S,包括伤害、
15、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M、E、S分别制定了其取值标准。2L什么是风险分级?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22.风险一般分为几级?风险一般分为四级,分别是重大风险(红色风险)、较大风险(橙色风险)、一般风险(黄色风险)和低风险(蓝色风险)。注:对采用5级分级的风险评价方法,可建立级别对应关系,例如,将风险最高的两级定为重大风险(红色风险),以适应评价和管理的要求。23.何为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24.何为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合理性等。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安全到岗工程、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