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为大力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力促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立体系完备、机制健全、运转有序、奖惩有度的社会信用体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49号I省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一、发展基础(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
2、据国家、省、市决策部署,以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以健全覆盖社会成员的信用记录和信用基础设施网络为基础,以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和信用服务体系为支撑,以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为奖惩机制,以树立诚信文化理念、弘扬诚信传统美德为内在要求,始终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强化创新、生态发展的原则,在基础支撑、信用应用、信用监管上彳解落实,谋创新、求突破,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推社会各类主体诚信意识不断加强,社会信用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运行环境持续改善,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县域城市前列。工作推进机制逐步健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推进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十三五”初期37个
3、增加至62个。各镇街(园区各相关部门都明确了负责信用工作的职能科室,工作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结合市情、镇情实际,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制定出台了各年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意见、考核办法、数据归集共享、信用承诺、信用监管、信用示范创建等140多个综合性及行业部门的信用推进或监管文件。各成员单位积极落实各项保障,强化规划设计,刚性推动有力,持续完善组织保障,加快构筑诚信建设长效机制,促进了全市信用建设工作步入全面、协同发展的新阶段。信用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依托一平台两库一网两移动端,强化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法人企业信用数据库建成归集企业22.7万户,涉企信用信息138万余条,
4、其中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20万余条;自然人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加快建设,在库可识别自然人总量约为350万人;诚信网站、最APP和发改委公众号不断优化,提供社会查询服务和信用信息展示,实现了信用信息查询、红黑榜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等功能,网站和移动端访问量累计突破150万人次;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对接市场监管、税务住建、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47个部门,实现了多领域数据联网共享;信用联合奖惩平台建设完成,对市场主体实行信用预警监测、联合惩戒等多项功能;开通市政服务大厅信用信息蛰询窗口。公共信用信息应用广泛。积极发挥政务诚信建设导向作用,在行政审批、项目申报、评先评优等政务活动中使用
5、信用承诺、信用核查;在政府采购、招投标、工程建设领域应用第三方信用服务,累计出具第三方信用报告300余份。信用信息与信用评价结果在各部门行政监管、联合信用监管中广泛应用,形成了系统红黑名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公示信息的信用查询过程和部门应用过程的互动、即时反馈。实现了国家认定的红黑名单数据、双公示数据与市产业扶持发展资金管理系统有效对接,为工信、商务、科技等多项资金申请及审批环节提供查询、公示及预警等信用信息应用。信用监管机制加快完善。我市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先行先试在重点领域推行信用承诺、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监管、联动奖惩,探索长效化提升信用监管水平。在全市推行应用主动型、审批
6、替代型、信用修复型和行业自律型信用承诺,信用承诺机制覆盖全市多数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深化城市管理、交通运输、住房建设、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行业领域分级分类监管,在银行信贷、生态环境、海关、税收等领域全力推动行政监管评级信息公开公示制。力口快推进信用修复机制,组织全市失信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培训,助推失信黑名单企业整改失信行为,帮助企业修复信用。试点示范效应充分释放。大力开展企业贯标和示范创建工作,鼓励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十三五”期间信用贯标企业累计通过264家,获评省信用示范企业6家,市信用示范企业34家。坚持镇街试点先行,促进两级诚信同步化。全面落实基层同步覆盖政务诚信建设要求,构建诚信建设市镇一
7、体化机制。坚持政务财务公开,促进事项监督常态化。全市16个镇(街道)酎寺政务公开,对镇、村人事调整、发展党员、荣誉奖励、经费开支等涉及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公开,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对全市3个开放园区、16个镇(街道)及所辖村(社区户开展诚信示范评选,初步评定诚信示范园区2个,诚信示范镇街11个,诚信示范村(社区)38个,诚信示范户252个。特别是近两年,以落实国家信用监测工作为契机,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信用建设新要求,积极推进,主动作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突破:一是诚信制度化建设深入推进。在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中应用信用核查制度、推行分级分类监管、加快推进信易+应用等三项
8、创新工作,落实市民个人和企事业法人的信用奖惩制度,取得了新进展。二是信用信息应用不断扩大。各镇街(园区各部门工作推进力度加大,积极探索运用信用管理手段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逐步深化信用承诺和信用核查的应用。全市上下初步形成了互学互比,争先恐后的信用工作新格局。三是“信易+应用逐步推广。发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作用,大力实施信易贷信易租信易行信易优学信易气信易有礼等30个信易+信用惠民应用场景,引导信用分对A+级以上5000余市民和6万余家A+级企业实现可扫码激励应用,全市居民(企业)获益信易+守信激励10多万人(企)次,累计减免押金、费用近百万元。3600多家中小企业累计从金融机构获得信
9、用贷款856.11亿元(含政府资金扶持平台数据X引导了居民个人信用意识提升和企业诚信自律。“十三五时期,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指引下,历经多年先行先试,已经进入实质性应用快速扩展的发展新阶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对照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期口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战略目标,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信用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特别是规范信用信息归集、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用评价体系、保障市场主体权益和信息安全等制度建设;二是公共信用信息征集覆盖面和质量有待提高,迫切需要解决关键领域、高应用价值的公共信用信息归集难的问题,破解信息孤岛瓶颈;三是信用信息应用有
10、待深入推进,联动信用监管尚待强化;四是信用服务机构需加快发展、信用服务能力需尽快加强。(二)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既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也适逢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要全面、长远、辩证地总结过去、剖析问题、谋划未来,进一步强化信用监管效能,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坚决扛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从国内外宏观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变动期,经济延缓态势明显,以信用环境、营商环境、消费环境等为中心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力中的地位逐渐凸显。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
11、发展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有助于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保持高质量发展始终走在最前列。从国家战略布局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为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打开了广阔空间。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有利于突破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壁垒,在严重失信信息共享、信用报告互认、信用服务产业合作以及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共为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各类要素高效集聚,推动我市在更大格局中谋划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信用体系。从区域创新突破看,抢抓国家
12、战略叠加机遇,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诚信氛围,充分发挥信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率先描绘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画卷,保持高质量发展始终走在最前列,在全省推进强富美高建设上打响诚信”示范品牌。从科技创新趋势看,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T弋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对经济社会各领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为信用信息采集、信用信息共享、信用产品开发应用、信用服务提质增效、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用主体权益保护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新趋势的推动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朝着规范化、智能化、便捷化、多元化、
13、专业化和精准化方向稳步发展。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信用法治为牵引完善管理制度,以平台建设为契机夯实基础支撑,以信用监管为载体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以诚信宣教为先导营造信用环境,充分发挥信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力打造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县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样板。(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按照国家及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要求,充分吸收国内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立足实际,坚持问题
14、导向,聚焦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有计划、分阶段,稳步推进、有序实施,最终建成体系完备、分工明确、高效运行、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依法依规,有序推进。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规范体系,坚持依法依规、保护权益、审慎适度、清单管理,科学规范信用信息归集、信用产品应用、信用服务创新以及主体权益保护等,规范和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有序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总体规划、制度设计、组织协调、示范引领作用,树立共建、共享、共用、共治理念,全面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和激活信用服务市场,创新信用应用场景,加快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能级。重点突破,强化应用。突出重点地
15、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人群,探索创新模式,形成示范效应。在政府采购、融资贷款、政策扶持、评优评先等方面,大胆创新、以点带面,激发信用服务需求,推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的广泛应用。(三)总体目标到“十四五末,建成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化社会信用体系,诚信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健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体系不断优化,公共信用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提升,信用监管机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信用经济发展和信用治理质效稳步提升,诚实、守信、践诺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加快形成具有特色的
16、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持续推动诚信”走在全国前列,全面打响诚信示范品牌,让诚信”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优势和突出支撑。实现大平台融合。围绕基础设施统建共用、大平台融合通用、大数据开放应用和互联网+创新应用,深入推进市社会信用监管及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有效支撑“放管服改革和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到十四五末,信用信息归集实现全覆盖、多维度、高质量、高效率,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数据报送率、合规率和及时率均高于国家相关要求。实现大信用共管。以市社会信用监管及服务一体化平台为重要支撑,强化事前承诺、事中监管、事后奖惩,对信用主体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实现分类监管、重点监管、联动监管和靶向监管。到十四五末,实现各类主体公共信用评价,行业信用评价公开共享全覆盖,实现重点领域新型信用监管机制健全完善,在市场准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