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邓稼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邓稼先(含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邓稼先(含解析)第一单元1邓稼先(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殷红(yin)谣言(yao )开拓者(tub )马革裹尸(gu6)B.难堪(kan)挚友(zhi)摄氏度(sh。)热泪满眶(kuang)C 奠基(di6n)选聘(pin )戈壁滩(ge )燕然勒功(yan )D昼夜(zhou )元勋(un )罗布泊(b6)驰骋万里(Ch4ng)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悲惨稳健避免引人注目B.爆炸拨尖孕育截然不同C.署名仰慕风悲日嚷D.筹划昆仑呼啸锋芒必露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在成都大运会赛
2、场上表现出色,她一下飞机就被记者簇拥,真可谓鲜为人知。B.在这里,除了白雪皑皑的群山之外,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地,寥寥无几的树木点缀其间,显得很单调。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D.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良好的心态是航天员能否胜利完成任务的重要因素。B.我们应发扬光大邓稼先的事迹和精神,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C.七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就,这同几代科研工作者弹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D.通过学习邓稼先一文,使我了解了邓稼先为
3、我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的重大贡献。5.对下面这个句子的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A.句子中“邓稼先”中国文化都是名词。B.句子中传统文化孕育出来奉献精神都是偏正短语。C.这个句子是陈述句。D.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子。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九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常常工作到天最。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作为理论部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年轻人运算
4、。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谜,在北京近郊,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OA.B.C.D.二、阅读题(2023山东德州齐河安头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回顾两弹实验秘闻罗坪1964年,张其彬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同年分配到酒泉基地,作为技术员参与原子弹、导弹结合实验,那年他29岁。张其彬到基地后,与基地所有的科技工作人员一起,夜以继日地进行认真仔细的实验前准备。两弹的发射日期,定在了1966年10月27日。然而,在实验前一天清晨,戈壁滩天气陡变:大风呼啸,天昏地暗如此恶劣的天气,实验还能否如期进行?下午三四点到实验场时,张其彬和大家都很担心。按规定,风速超过15
5、米/秒,温度超过零下11摄氏度,就不能进行这个实验了。而当时最大风速达25米/秒,气温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但在征求了气象专家的意见后,中央果断决定实验如期进行,所有的设备、人员按计划进场。据张其彬回忆,由于风沙太大,能见度太低,十几米外已视物不清。下午三四点,天空昏暗如夜,车队进场时,不得不集体编队打开大灯,一辆接一辆地紧跟着向目的地进发。车跟太紧怕造成追尾,稍一拉开距离,车就可能走丢。负责运载导弹和原子弹去两个地方进行测试的车队,竟然沿着电线杆走迷路,在走岔了50多公里后才回归正途,3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10月26日下午5时,仪器终于检测完毕,但是大风又带来了另一个难题一一无法将导弹在
6、风中顺利地竖到发射架上,只有组织人用绳子拉。开始时,16个人拉还不行,后来又增加了12个人。28个人拽着、扶着、拉着,配合着吊车,慢慢把导弹吊起来,再慢慢放下去,总算艰难地完成了这道程序。按计划,10月27日发射核导弹。为防止发生意外事件,当时兰新铁路停运,数百万群众紧急转移疏散。26日21时,地面准备工作完成,按要求,基地所有人员全部撤出。而地下室负责发射控制的,只留下了包括张其彬在内的七个人。当时的两弹结合发射塔,距离他们七人所在的地下控制室大约100米,深度4米。地下室面积总共十几平方米,一旦出现意外,谁也不能保证活命。于是,张其彬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勉励自己:活着,为党的事业而战
7、斗;死了,为党的事业而献身!张其彬如今坦然承认,当时心里很清楚核武器实验的危险性。那时两弹结合的实验尚属秘密,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将其隐喻为“战斗。此后,人们把当时留在现场的七人誉为“七勇士,又称“敢死队。10月27日晨8时45分,距发射仅剩下15分钟。在这最后的15分钟里,张其彬跟操作员们一起进行最后的调试。十几平方米的小控制室里,满满当当的设备仪器在工作中散发出的热量,使室内温度迅速升高。室外地面上零下十几摄氏度,地下室里却是零上40多摄氏度。紧张忙碌中,七勇士汗流浜背,一个个热得头昏脑涨。张其彬称,不像现在电视上演的要喊点火,是按按钮。当时他们就是按照程序,拧动钥匙。8时59分,参谋长下达
8、命令:一分钟准备,开始倒计时!上午9点按时发射。地下室里,七勇士各有分工,聚精会神地眼睛紧盯着仪器。一片静寂中,只听表在嘀嗒嘀嗒地响,心在怦怦怦地跳五、四、三、二、一,发射!一阵火焰喷射,导弹携原子弹呼啸着腾空而去,转瞬间消失在浩瀚无垠的天幕。顾不上欢呼,也没有等到原子弹爆炸,七人中的徐虹、颜振清、刘启泉三人冲出了控制室。按照规定的程序,这时他们必须开始工作,基地上还有许多发射后的任务等待着他们。几分钟后,张其彬冲上来喊道:爆炸了!当时大家的眼睛都湿润了。(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7 .本文按照顺序,以为线索行文。8 .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任选一处,谈谈其作用。9 .文中画线部分引用了张其彬日
9、记中的话,有什么好处?10 .你认为地下控制室留守的七个人,能否被称为勇士?请结合文意,阐述理由。答案全解全析:11 答案CA.殷n。B.眶ku旨ngD泊p。12 答案AB.拨T拔。C.暑T署。D.必一毕。13 答案A鲜为人知指很少有人知道。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14 答案CA.一面对两面,应删去能否。B搭配不当,应删去“事迹和。D.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15 答案B孕育出来是补充短语。16 答案B通读这五个句子后就会发现,句是整个事件的起因、背景,要排到最前面;句的语意紧承句。运用排除法,可确定答案为Bo17 答案时间张其彬的见闻和感受解析文中的几个段落开头都有表示时间推移的句子
10、,由此可以判断是时间顺序。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络,能把所有的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文章写的是张其彬在实验基地的见闻和感受,由此可以确定线索。18 答案(示例)环境描写:”在实验前一天清晨,戈壁滩天气陡变:大风呼啸,天昏地暗”作用:描写了戈壁滩恶劣的自然环境,说明了实验的难度之大,烘托了实验人员紧张、忐忑的心理。解析文中的环境描写多为自然环境描写,答题时首先找出典型的描写环境的句子,然后联系上下文,结合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分析所选环境描写的作用即可。19 答案从侧面写出了留守地下室的危险性和重要意义,表现了张其彬不怕牺牲、忠于党的崇高精神。解析日记体现的是人物的心声。要结合”张其彬如今坦然承认,当时心里很清楚核武器实验的危险性分析这句话体现了张其彬怎样的精神。20 .答案能。理由:地下控制室距发射塔才大约100米,深4米,且空间狭小,一旦出现意外,谁也不能保证活命。解析留守地下控制室的七人能被称为勇士。根据地下控制室与发射塔之间的距离、深度、面积等因素阐述理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