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对“国家工程师奖”评选表彰重要指示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对“国家工程师奖”评选表彰重要指示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学习对“国家工程师奖”评选表彰重要指示心得体会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习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希望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在现代社会中,工程技术已成为了一种支撑,它通过科技的手段,实现并尽可能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持续发展并带来了更多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产业链供应、5G、北斗导航,新能源等方面先后取得重
2、大突破,亮眼的“成绩单”背后,离不开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辛勤耕耘、奋勇拼搏。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人才,要坚持系统思维,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与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师,不断集聚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突出目标导向,探索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更优路径。国家卓越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熊大和在学生时代便萌生了制造机器将劳动人民从艰苦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想法,从大三开始振动高梯度磁选的研究,从此便踏上了“磁选”研究之路。40多年来,他为众多冶金矿山和非金属矿山解决了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
3、,首创的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累计创造出超千亿元的经济效益。质量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完善的培养链条是人才成长的重要保障。站在新的起点上,要深入研究破解工程技术人才全过程培养中的难点,聚焦基础研究领域,在高等学校全面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建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更好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促进中学和大学的贯通式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2020年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运行4年来发现新脉
4、冲星870余颗,是同时期国际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新脉冲星数量的3倍多,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人民科学家”“时代楷模”南仁东于1994年创建“中国天眼”工程团队,30年来,这支队伍常年坚守大山之中,不懈开展原创性技术攻关,确保了“中国天眼”按时保质建成及高效运行。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工程科技人员用智慧、心血与汗水,创造了一项项代表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重大工程,彰显了大国风范和大国气度。站在新的起点上,要坚持把科技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评价制度,组建各类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形成工程技术领军人才成长梯队,鼓励和支持他们潜心开展
5、原创性研发,挑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竭力研发更多“中国奇迹”。健全完善机制,营造工程技术人才成长良好环境。国家卓越工程师”奖章以红、金为主色调,中央的五角星和天安门元素,彰显国家级荣誉的崇高地位和模范引领作用,外圈铺满高铁、大桥等代表性工程技术成果元素,象征我国科技事业发生的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工程技术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亲切关怀。站在新的起点上,要更加重视工程技术人才创新需求,为他们工作、生活、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在重大科技攻关课题立项、科研经费使用、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学术交流、高端人才选聘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