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潭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道路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庙潭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道路设计说明.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道路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37-2012);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5、城市道路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_T218-2014);6、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l52-2010):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B02-2013);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JTGF40-2004):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3、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14、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9年版)(GB50688-2011)1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7):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18、其它有关国家、地方法律、法规。2设计概要2.1 项目概况本项目工程位于,为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本图册仅为道路工程,人行道铺装、绿化景观工程及排水工程,详见其他专业图册。本次设计道路全长815.976m,共有7条道
3、路,其中道路一匕84.447m,呈东西走向,红线宽为3.5m:道路二长30.599m,大致呈东西走向,红线宽为4.0m:道路三K39.064m,大致呈东西走向,红线宽为4.0m;道路四K71.963m,大致呈东西走向,红线宽为4.0m:道路五长53.659m,大致呈东西走向,红线宽为LOm:道路六长51.614m,大致呈南北走向,红线宽为3.5m;繁荣街K184.63m,大致呈南北走向,红线宽为7.0mM3u本项目道路为乡村干路/支路,设计速度均为15k三h.本次涉及道路共有7条,其中道路一、道路二及道路三为对现状土路进行硬化,道路四、道路五、道路六及繁荣街K0+233aK0+484,63段为
4、对现状混凝土路面进行沥青徐罩面,繁荣街KO+OOOW233段为对现状道路进行拓宽并新建波形护栏.本项目为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改造工程、照明工程、排水工程及园林景观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图2.2 工程沿线现状分析2.2.1 车行道现状本项目道路涉及7条道路,其中道路四、道路五、道路六及繁荣街现状车行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而损坏轻微,主要病害为板块破损及版角断裂及严重裂缝。由于缺少路面检测报告,根据现场踏勘资料,现状路面状况良好,不需对现状路面病害处理,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道路存在严重破损或沉陷等病害时,需及时通知监理及设计进行方案调整;道路一、道路二及道路三为现状土路,周边
5、均长有杂草,且坑洼不平,在雨季常有积水,影响行车及行人安全。2. 3平面线形设计1、平面设计因本项目为村内巷道沥青加铺工程,故本次设计平面线形基本与现状线形致。本次设计道路全长1014.54m,共有6条道路,其中道路一艮76.817m,呈东西走向,红线宽为6.0m:道路二长181.945,大致呈东西走向,红线宽为2.95.1m;道路三长172.583m,大致呈东西走向,红线宽为3.64.4m;道路四长67.425m,大致呈东西走向,红线宽为3.24.3m;道路五长354.698m,大致呈东西走向,红线宽为2.74.4m;道路六K161.072m,大致呈东西走向,红线宽为3.64.Omo2、超高
6、加宽设计本项目道路四、道路五、道路六及繁荣街为旧路加铺沥青设计,根据现状道路情况进行加铺不另做超高加宽处理:道路一、道路二及道路三为按现状土路线位进行设计,且受限于土路两例用地及建筑,故本次设计不做加宽设计.(3)繁荣街的标准横断面如下:2. 0m2. 5m人行道+6. Om机动车道路+2. Om彩色沥青险人行道+2. 5m3. 8m压印混凝土人行道道路趟标械承蒯2.6路基设计2.6.1 路基填料与压实As路基填料1)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并符合表5.1的规定。2)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3)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最
7、大粒径应小于15OnUn。2.4 纵断面设计本项目是对其现状路面进行加铺沥青,故道路纵断面设计拟合现状纵断面,纵断面设计基本符合规划标高,为满足地块标高及排水方向,进行了局部的优化调整。本项目道路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起终点现状标高、道路规划控制标高、各地块使用功能情况及道路设计参考等级情况,采用合理的技术指标控制。道路四、道路五、道路六及繁荣街以现状地面标高进行控制,设计坡度拟合现状道路纵坡度。标准加铺结构采用铳刨2cm混凝土面层后再加铺9cm沥青混凝上面层,即纵断面设计以设计纵断面标高作为控制。道路一、道路二及道路三以现状土路标高及周边地块标高进行控制,设计坡度拟合现状土路纵坡度进行拉坡设计,
8、其中道路一最大纵坡为8.0%,竖曲线半径为1200m:道路二最大纵坡为2.57机道路三最大纵坡为2.89%,竖曲线半径为850m;2.5 横断面设计(1)道路一、道路二、道路三的标准横断面如下:机动车道路宽为3.5m4.Om标一横正面用(2)道路四、道路五、道路六的标准横断面如下:机动车道路宽为4.Om部位(Cm)填料压实度()检查井和雨水口周围路槽底面以下。80砂砾295路槽底面80以下砂砾293注:路基应分层填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当路堤底部为松散填上时,路堤填筑前也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不低于85%。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应小于路床标准。路床填料
9、及压实标准应严格按要求执行,以确保土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2.6.2路基防护为防止雨水对路堤边坡或路堑边坡的冲刷,需对边坡进行防护。填方边坡坡度1:1.5,挖方边坡坡度1:1。填方路基:填方高度HW6米,采用植草防护;挖方路段:挖高小于6米的采用喷播草进行边坡防护,边坡坡度1:1。2.7道路路面结构设计2.7.1 行车道路面结构1、旧路改造道路面结构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增城区小楼镇,结合以往增城地区路面设计经验,并结合本项目改造路的原则。采用9cm的沥青进行水泥板草面。本项目一般路段路面结构推荐方案采用沥青罩面路面结构,其结构层设计如下: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碎(AC-13C)下
10、面层:5cm中粒式沥青磴(AC-20C)2cm应力吸收层SAMI碎路面铳刨2cm(原路面抗折强度4.OMpa混凝上板)既有路基若现场发现板块破损严重的路面需进行换板后加铺沥青罩面,对于路面严重破损已损坏到基层的路段,需破除原路基后新建20ClnC20混凝土基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后再进行加铺沥青罩面.罩面前应进行清缝,沥青灌缝。2、土路硬化路面结构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增城区小楼镇,结合以往增城地区路面设计经验,本项目上路硬化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具体如下:4)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5)当采用细粒土填筑时,路堤填料班小强度应满足表5.1
11、中路基填料最小强度的要求。当路基填料的CBR值达不到表中要求时,可采用掺石灰或其他稳定材料进行处理。6)液限大于50限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7)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8)本项目路堤填料以一般粘土和砂性土为主,并部分利用挖方。城市支路路基填料最小强度(CBR)、最大粒径和压实度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填料最大粒径压实度R)(CBR)(%)(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510292下路床3080310292上路堤80150315291下路堤150以下215290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10292B、路基压实路堤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应
12、符合表5.2中的规定。当采用细粒土作为填料时,土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土的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晾晒或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行处置。路堤与桥台、横向构造物(涵洞、通道)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并注意填料强度、地基处理、台背防排水系统等综合设计,过渡段长度宜按23倍路基填上高度确定。其他管顶及沟槽对填料的强度和压实度要求应符合以下的规定。沟槽、检查井、雨水口回填料和压实度要求表部位(Cm)填料压实度(%)胸腔距路槽底面W80砂砾N95距路槽底面80素士N93管顶以上至路槽底面管顶距路槽底面80管顶以上O30砂砾288管顶30以上砂砾295管顶距路槽底面80路槽底
13、面以下O80素士N95路槽底面80以下素士N93面层:20CmC30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为4.0MPa,弯拉弹性模量值29GPa)基层:15Cm5%水泥稳定碎石(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ONPa)2.7.2 行车道路面材料及要求2.7.2.1 沥青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应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能和抗车辙、抗裂及防水性能等。本工程沥青路面层采用两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上面层采用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下面层采用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沥青混凝土结构层间需设理粘层,粘层采用械喷洒改性乳化沥青(PC-3)粘层油,用量0.5LmL沥青路面与碎路面之间设置2cm应力
14、吸收层SAMI。2.7.2.2 改性沥青1、制造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应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供应商在提供改性沥青的质量报告时应提供基质沥青的质量检验报告或沥青样品。2、改性沥青宜在固定式工厂或在现场设厂集中制作,也可在拌和厂现场边制造边使用,改性沥青的加工温度不宜超过180。胶乳类改性剂和制成颗粒的改性剂可直接投入拌和缸中生产改性沥青混合料。3、用溶剂法生产改性沥青母体时,挥发性溶剂回收后的残留量不得超过5%。4、现场制造的改性沥青宜随配随用,需作短时间保存,或运送到附近的工地时,使用前必须搅拌均匀,在不发生离析的状态下使用。改性沥青制作设备必须设有随机采集样品的取样口,采集的试样宜立即在现场灌模。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指标单位SBSI-D改性沥青试验方法针入度(25C,5s,100g)0.Inun4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选择性指标)不小于0T0604延度5C,5cmmin不小于cm20T0605软化点(R&B)不小于r60T0606运动粘度135C不大于Pas3T0625闪点不小于r23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弹性恢复25C不小于%75T0662黏韧性不小于Nm-T0624韧性不小于Nm-T0624贮存稳定生指标单位SBSI-D改性沥青试验方法离析软化点差不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