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感在生活中孕育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数感在生活中孕育 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让数感在生活中孕育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十大核心概念,而数感位于这些概念的首位,充分说明了新课标对数感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我们的家长要结合我们的生活,发现机会,培养学生的数感,逐步的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的这样去做,学生在以后漫长的数学学习生活中,就会持续不断的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既然如此,就让数感在我们的世界中孕育吧!关键词:数感课标核心孕育唱歌时要有乐感;打球时要有球感;读语文、英语时要有语感;画画时要有美感;在学习数学时,我们更强调要有数感。对于我来说,上学第一天的录取考试让我终身难忘。记得那一天,
2、新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师让我先数100个数给他,再出几道十以内的加法算式口算。虽然我成功过关,但在以后的很长时间我都不明白,为什么让我数100个数给他?甚至有一段时间我会认为以前的数学教学模式有些古板、单调。直至后来我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后,我才发现了能数100个数和能数10个数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差距很大。对于能数100个数的学生,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够理解知识,甚至可以独立解决题目了;而对于能数10个数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几倍的精力才能使其听懂、学会,但不一定能独立解决问题。再后来,我发现数数就是学生一种最基本的数感,正是由于数感的差距,造成了他们学习数学能力的差距。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
3、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联系生活,在现实背景中获取数感在我们生活中,数数是家长培养孩子数感的第一课。我们家长大多数是和我们的孩子共同口头数数1、2、3、4、5,实际上这样数数,尤其是能大声的把数字念出来,对培养孩子的数感非常重要,它可以培养孩子对数的序列的感觉,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每天都进行练习的。在会数数的基础上,年轻的家长就开始让孩子学写数字了。其实孩子会数数时年龄还比较小,手还没有发育好,写数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难熬的过程。这时为了更好的培养数感,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让孩子认识数字,比如把数字编成儿歌:1像铅笔能写字,2像鸭子水中游.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数
4、学教具,比如一些写有简单数字的卡片,孩子每读出一个数字,家长就可以拿出一张卡片,日积月累,孩子就可以把生活中的数和卡片上的字结合起来,会熟悉我们的数学符号和它的语音。孩子掌握之后,家长可以慢慢的和孩子玩玩数字游戏。家长念数字,让孩子拿出对应的卡片或家长拿出卡片让孩子念出数字,在认识数字的过程中,我们要把逻辑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学生对数的认识就更加具体了。1184133,小,(!5M9WKB7a711口7刀上*aonwwwrlBn图1在孩子初步获得一些数感之后,年轻的家长就可以进一步的用数字来匹配数量。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让孩子说出一些自己熟悉的日用品的价格。比如一个田字本多少钱,一支
5、铅笔多少钱等等。给你5元钱,你可以买哪些文具。我们还可以用苹果、碗、筷、硬币等让孩子理解数字和数量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孩子通过连线来连接相同数量的物品,以培养孩子的数感,把具体的数和物体的量结合起来,甚至我们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辨认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数量,但不同类别的物品,如5个苹果、5枚硬币、5只筷子等。当孩子理解了数字和数量的关系,才能说孩子对数具有初步的认识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样学生的数感也来源于他的生活经验,比如通过对物的数量、形状、面积、体积的认识,来感知数学的存在。有些数感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有些数感是需要在教师或家长的引导下学会的。图2二、注重操作,在实践活动中建立数感
6、在进行计数单位的教学时,学生的作业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教室长10厘米,宽5厘米;小明早上起来洗脸用了3小时;小刚口渴买了一瓶矿泉水500升,当学生这样的错误出现的次数多了,就引起了教师的注意。经过深入思考,我们发现错误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的概念含糊不清,其根源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数感意识淡薄,与生活中的实践严重脱节。数感是素质教育,我们可以把它归成是思维的素质,在生活里我们能感受到有些人天生数感好,他对数字特别敏感,他对数学及数字相关的一些事物特别感兴趣,但是相反,也有一部分人特别不感兴趣,这个就是先天遗传的倾向性。对于那些天生数感好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他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数学,引领他去解决生活中
7、的一些数学问题,使他们能感受到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快乐。对于那些天生数感不好的孩子,我们应该让他从小去弥补和加强他的数感,那么在他们真正进入学校学习时,我们就可以缩短这样的差距,而且可以让他们对数字更加感兴趣。在进行长度单位的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估一估。看一看是让学生看直尺上O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一厘米的长度;找一找就是找出生活中大约是一厘米长度的物体;量一量是让学生用硬币,回形针等来量取课本、铅笔盒等所熟悉物体的长度;估一估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手指的宽度、一臂的长度。著名美国数学家丹齐格说过:“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学生在生
8、活中学习数学时,能眼、耳、口、手多感官的参与,必定有利于数感的培养。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搭积木、涂鸦、捏泥人、切水果、折纸、钻洞、读典故。搭积木可以感受图形形状和容积的变化;涂鸦可以在画图形成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物体的形状;捏泥人,捏形状可以培养孩的空间想象力;切水果可以感受数量和形状的变化;折纸游戏可以感受点线面的变化;钻洞可以锻炼孩子的空间思维;读典故可以在故事中领悟数学。三、综合运用,在解决问题中升华数感前几天一位二年级孩子的妈妈给我看了她女儿的试卷,其中填空题是O+O=O,孩子写的数字是(5)+(5)=0,答题扣了三分。整张试卷类似的错误还有好几处,一般的家长可能会认为这是孩子粗心,其实这
9、也暴露了孩子粗心以外的问题,就是数感不好。数感是人对数字的应用能力,是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数感是一个人基本的数学素养,家长应该在孩子3、4岁的时候开始培养孩子的数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等。因此,教师和家长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容忽视,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升华学生的数感。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有意识的将现实问题与数学建立起联系,并在练一练中强化数感。比如妈妈今天给你10元钱,你帮妈妈买一些蔬菜回来,并且给孩子一张蔬菜价格清单,让孩子进行参考。孩子这时要考虑
10、手中钱的问题,还要考虑家里人的口味问题,这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而且还把孩子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升了孩子学好数学的决心,还能培养孩子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多几次这样的练一练,孩子的数感自然就得到了提高,时间久了,孩子便会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从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图4如果把孩子带出去购物,孩子看到一瓶酸奶3.2元,立即就接触了小数,然后再让他负责交钱、找钱、核对等生活中的具体过程,就能够完全掌握小数的运算。等到课堂上学习小数时,孩子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些熟悉的画面,这样学起来就会易如反掌。长期以往,孩子就能建立一种灵活的思维,如果一个孩子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他将会对各种现象背后的数学
11、规律有所感知,会经常在生活中思考这事有规律吗?长期以往他的数学思维会逐渐形成和强化。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还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笔者会把它们作为素材拿到课堂上:六一儿童节演出现场有21排,每排16个座位,能不能容纳300人同时观看演出?我们有什么解决办法?2116=336,可以容纳300人,有较强计算能力的王强在一翻操作后抢着回答;沉稳的李刚慢慢地说,也可以把21排看成20排,16个座位看成15个座位,那么就可以得到21162015=300,实际得到的人数应该是超过300人的,所以可以容纳300人同时观看演出。听到李刚有条不紊的分析,同学们不由的投去敬佩的目光。在如我校学生组成39人的夏令营,
12、进游乐园时每人门票60元,辅导员现有2500元够吗?同学们这一次不在着急马上回答问题了,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过了一会儿,有两三个同学说我会了,不需要计算。其他同学受到启发,肯定会有更好的办法,一会儿又有更多的同学说我们也会了。我找了一个平时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回答。39604060=2400,2500元应该够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都会有生活感悟,我们要选择学生所熟知的生活背景,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有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往往会引起学生激烈的讨论,进而产生思想碰撞。这时教师可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充分挖掘与数学模型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亲近、形象的生活空间中感受数学的存在。总而言之,我们的数学教师,我们的家长要结合我们的生活,发现机会,培养学生的数感,逐步的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的这样去做,学生在以后漫长的数学学习生活中,就会持续不断的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既然如此,就让数感在我们的世界中孕育吧!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L石迎春.怎么培养学生的数感J.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缪建.浅谈小学生的数感的培养UL小学教学参考,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