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育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美育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一些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在课程教学安排上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审美能力培养目的不明确、连贯性不够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从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通过对美学相关理论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通过造型基础课程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表达能力、通过课外实践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四个方面入手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将对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及质量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审美培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集视觉艺术、科技、传播、服务为一体,旨在培养具备良好视觉传达设计思维、设计表达能力、设计传播
2、能力、设计审美能力的将来能在视觉传达专业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其中,对设计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不论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美学相关课程,还是训练学生掌握造型形式美规律的设计素描、设计构成等课程,以及培养创意思维的图形创意、装饰与图案设计等课程,都能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和能力。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设计美学修养和艺术审美的能力。1提升专业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目前,我国高校中担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分别来自不同的渠道,有的是高校设计专业的毕
3、业生,也有的是国外院校学习设计的“海归”,还有的是从设计企业工作后调入高校从事教学的,不同的学缘结构及工作经历造成了教师本身在审美修养方面的差异。因此,只有全面提升教师的审美修养及综合审美能力,才能保证完成对学生审美观察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任务1。1.1 教师要具有现代审美素养教师要具有现代审美的眼光,要有海纳百川般的宽广艺术视野,对古今中外、传统与现代的审美都要兼而融之。首先,要具有国际艺术视野。教师要经常参加专业及行业高端学术会议,特别是处于后疫情时代,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形式关注设计审美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对本专业及领域的领军人物所研究的最新成果要有所了解。
4、其次,要参加常规化的参观考察活动,从各种艺术形式中吸收营养。以广东地域的高校教师为例,可以充分利用广东的国家级美术馆资源,以及岭南画派博物馆、南粤博物馆、陈家祠博物馆等传统文化艺术场馆、红砖厂等艺术区和各类创意园区进行艺术考查,它们是研究传统文化、学习传统美学的渠道及设计与创作的灵感源泉,从专业创新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有目的性、多元化、宽视觉的学习和吸收,这有益于教师在传承传统经典艺术的同时,拓展多元化的现代思维观念以及提升现代审美素养。1.2 教师要具有系统性的传统审美修养在高校可以通过学院的教师培养中心,系统地制定提高教师审美能力及素养的培养计划,可以通过外出进修、访问学者及专题培训等方式,对
5、传统美学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也可以由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以共同备课的方式进行审美培养经验交流。还可以由教师自己作出规划,制定学习目标和方式,充分运用优越的网络课程学习条件,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肖鹰教授的网络课程“美学与艺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朱青生教授的“与卢浮宫相望一一重建东方美的核心价值”等众多的网络教学资源,都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可以通过对中外美学理论及设计与艺术史的学习、对艺术经典作品的鉴赏、对重要艺术与设计流派以及各时期代表性艺术家与设计师个案的剖析,达到全面提高教师的审美修养的目的。1.3 教师要有“跨界”的审美能力要定期组织或参与“大美”系列艺术审美讲座活动,例如,关注并参加由中央美
6、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开办的“中国美育公开课一一系列讲座”、中国美院主办的“中国艺术大讲堂”等高层次的美育学术论坛,培养教师的“跨界”审美能力。教师不但要熟悉视觉传达设计等相关专业,如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审美领域;也要不断了解相近专业如绘画、雕塑、建筑等传统艺术形式;还要对艺术门类中如音乐、戏曲、舞蹈、影视等进行吸收;甚至还要对不同门类如文学、管理学、信息科技方面涉及的审美加以关注,使自己成为一名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审美修养全面、艺术鉴赏水准高、现代思雉敏锐、理念新颖的美育教育者及传播者。2通过美学相关理论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具有审美能力、创意思维
7、、设计表达能力以及设计服务意识。在大一的基础课程训练中,一是通过对理论课程设计概论、设计美学、中外设计史等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构建掌握审美理论的框架;二是通过对西方当代艺术鉴赏、中国画鉴赏、书法鉴赏、设计鉴赏等选修课程的学习,培养审美素养,并将它们有机结合,以达到提高审美品格的目的。2.1以专业必修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理论的切入点设计概论和设计美学等必修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设计的产生与发展、设计的本质与类型,熟悉中外设计由产生到发展再到成熟的过程,能让学生了解设计审美的特征、标准以及设计审美的创作过程,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审美理论知识。2. 2以选修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审美兴趣的渠道通过开设设计鉴赏、
8、当代西方艺术鉴赏等选修课程,既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艺术设计概念、原理和欣赏的心理规律,还可以通过对艺术及设计发展流派、代表画家作品的艺术特征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2.3强调中华传统艺术的介入在系统学习鉴赏性理论课程时,尤其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切入对本地域传统艺术的学习和吸收,对一些鉴赏类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如以完成艺术考察报告的方式为课程的结课考试(考查)方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挖掘自己所在地域的优秀传统民间艺术,分析其中的艺术价值和工匠精神,尝试运用调查法、归纳法、实证法等不同方法进行研究,从调查初期的选题、构思、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到集中分
9、析、提炼、归纳,最后到完成艺术考察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江浙地区的高校为例,不论是江苏的苏州园林、苏绣,还是浙江温州的欧塑、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等,都是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灵感源泉,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鉴赏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关注地域传统艺术入手,寻找自己的兴趣点,通过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完成课程规定的作业,这能有效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热情,并使学生综合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3通过造型基础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表达能力不是培养设计基础能力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基础课程,还是有助于提升形式美感的装饰与图案设计、图形创意课程,都是通过对造型中的
10、点线面、黑白灰、装饰图形、色彩、肌理、空间的训练,使学生在熟悉造型及组合规律的同时,掌握不同课程对审美培养的侧重点,从而提高表达形式美的能力。3.1 通过造型相关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造型审美能力从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程入手,培养学生运用线条、明暗、色彩、肌理等绘画语言和技巧表现对象的形体及空间。同时,也要注意结合视觉传达设计所具有的平面形、黑白归纳、装饰美感、色调美等专业特点,着重培养学生对形体的黑白灰归纳能力和对色彩的审美表达能力。例如,在设计色彩课程的“色调训练”单元教学时,选择维亚尔、马蒂斯等大师的作品,分析不同流派及代表性画家在色调表达中的审美的不同特点、方法以及他们对现代审美产生的
11、影响;又如通过对克里姆特、马蒂斯等西方装饰色彩名家进行研究,研究大师们如何通过对色彩的平面化处理,追求概括、简要地表达新的色彩审美理念;再比如在“色彩的情感表达”单元教学时,通过学习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介绍他们分别运用“冷抽象”与“热抽象”巧妙地使理性绘画表达与情感的传递有了新的突破,从而增强了现代的色彩审美体验与认知,培养学生的现代审美思维及能力。3.2 通过构成系列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形式感审美能力在构成设计课程的训练中,让学生了解自然美、抽象美、艺术美之间的关系,掌握如何通过对自然美进行点线面抽象元素的概括、提炼,使之具有抽象美的组合规律及构造方法。因此,不论是学习其中的“变化与统一”
12、“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材质与空间”,目的都是要依托点线面、色彩、肌理、材料、空间等体现对象的形式美,以及培养学生对多维形态、空间意识、功能与审美相结合的表达能力。3.3 通过传统文化诸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传统文化审美能力将图案设计课程与培养学生对传统装饰艺术美的鉴赏能力和对现代装饰图案的表达能力相结合。通过对图案设计课程中的“图案起源”以及“中外传统图案发展”等章节知识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图案中的艺术特征及表达技巧,从而掌握图案设计的形式美法则、构成的基本规律、色彩配置和表现方法,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图案设计课程“中国历代传统图案”单元的教学
13、中,通过对“新石器时期装饰图案”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祖先们就创造出了博大精深、绚烂多彩的彩陶文化,它自然、天真、和谐的特点和简洁、概括、充满活力的艺术特征令人惊叹,给人以极高的美的享受,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对传统装饰图案的学习及研究,给设计师们带来创造及设计的灵感3。4通过课外实践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跨入高校大门的大一新生,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在教学中注意审美教育课程的顶层安排,并充分考虑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系列艺术审美训练活动,能起到补充及延伸课堂教学的作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及创造能力。4.1 开辟“第二课堂”进行教学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教学时,与国内当
14、年同期的一些专业比赛融合,如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高校数字艺术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美育成果展示等赛事,让一些富有设计创意、表现欲望及能力的学生将完成课程作业与实时专业比赛结合,按照行业、专业比赛的要求对接,最后挑选学生的优秀设计作品推荐参赛。从近几年各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获奖情况来看,它的确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和审美素质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2 将课程教学与利用地域艺术资源有机融合让学生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充分利用当地艺术资源,如美术馆、博物馆、民间艺术馆、创意产业园区等,再实地通过艺术考察,吸收及补充课程教学的不足,拓展课程教学中的知识点。还可采用院校之间相互交流、观摩课程教学
15、展、毕业展的形式,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例如,每年6月份举办的广州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就是在南方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艺术教育及审美鉴赏活动,形成了其特有的教学成果品牌标志,可通过专业老师带学生前往参观展览,分析及讲解其中所具有的新的观念、独特的创造力、各具特色的个性及较高的表达技巧,同时也通过研究、体验、交流后,影响并辐射华南地区的高校同类专业,学生们也能从中受到审美熏陶。4.3 邀请名家进校园的方式提升学术水准通过学术讲座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审美素养的提升靠积累,因此,学生在校的四年当中,可在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邀请一些美术名家、设计大师来学院举行专业学术讲座,同时也可邀请一些企业老板或
16、行业设计总监举行座谈、交流会,使学生们了解在公司及企业中设计审美与受众需求的关系,加强课堂教学与行业的对接。此外,要大力鼓励学生关注、参加跨学科的学术活动,不论是人文社科还是科学技术领域,都有益于学生在审美思维和能力的提升4。5结语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工智能、服务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符号、图像、语音、动态等信息的集成,加上教育界对于培养社会价值观与美的感悟能力的日益重视,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多元化的要求。因此,视觉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融入国际视野,融入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结合课程思政的融入,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及教学方法创新,将科学与艺术、传统与现代、人文与审美、立德与树人有机结合,才能为社会及行业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1周星.新时代高校美育观的思辨认识J.设计艺术研究,2019(03):1-2.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