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陋室铭活板孙权卖油翁译文+文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陋室铭活板孙权卖油翁译文+文意.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陋室铭译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显得神异。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甯/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基,阅/金经。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I”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荷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
2、“有什么简陋的呢?”理解默写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3主人生活情趣雅:,。,。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爱莲说译文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落。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3 .自/李唐来,世人/名爱牡丹。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爱牡丹。4 .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
3、闻更加清芬;它洁净挺立,(只)可以远远观赏,却不可以靠近赏玩啊。5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6牡丹,花/之雷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7.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于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1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3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4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25、
4、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一词多义之:1、无丝竹玄乱耳:主谓取独3、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5、予谓菊,花学隐逸者也:的7、菊生爱,陶后鲜有闻;莲冬爱,同予者何人?词类活用2、无案牍之劳形:主谓取独4、水陆草木冬花,可爱者甚蕃:的6、予独爱莲多出淤泥而不染:主谓取独牡丹冬爱,宜乎众矣: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1、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3、苔痕上阶绿:名词做动词,蔓延上。5、草色入帘宣:使动,使青。7、无案牍之菱形:使动用法,使劳累。9、不受不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茎。而:1、子独爱莲之出淤泥画不染:表转折。3、可远观反不可亵玩焉:表转折。焉: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步:
5、语气词古今异义:1可爱者甚蕃2亭亭净植:32、有龙则最:形容词作动词,显得神异4、苔痕上阶缘:使动,使绿。6、无丝竹之鱼耳:使动用法,使乱。8、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10、香捶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闻2、濯清涟变不妖:表转折。无丝竹之乱耳:特殊句式: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判断句2何阳/之有I倒装句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盾略句+倒装(状后)4予/谓菊,花/之隐选者也;6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解词:松印(雕版印刷。板,同版”)书籍,唐人中(还)未(没有)事(大量;大规模)节(做;采用)之。g(从)冯瀛王始印(印刷)五经,。(通以”)后典籍皆(全;都
6、)力(是)板本(版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庆历中,有布本(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故称布衣”。)毕昇,又力(发明)活板。茜(其,代词。做活板的方法。)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铁詹(铜钱的边缘。),每字君(制成;刻成)一印(字印),X(名词作状语,用火)烧令摩(使坚硬人先谈(设置)一铁板,其上外(用)松脂、蜡花(混合)纸灰之类胤(JL)之。欲印,期(就)以一铁芨(模子;枢子)(放JL)铁板上,乃密布(分布;布列)字印,满铁范君(作为;成为)一板,枝(拿着;握着;抓着)船(靠近)火扬(烘烤)芸(它);药(指上文说的松脂、靖等的混合物。)衲(稍微)修(同“熔”,煤化,用高温使固态物质楮变为液态。)
7、,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处狡(活字像磨刀石那样平。砥,磨刀石)。若(如果)(仅仅;只是)印三二本,木乡简易(不能算是简便);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f(通常)作(制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另外;另自)布字,此印者才举(完毕;结束),则第二板已再(准备好了)。生与(交替;轮流)用之,瞬息可移(完成)。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多(用来)备(防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用纸性号(用纸来标记活字。帖,用标签标出。),每逋为一帖,木格贮之。(韵部),有寸(生僻字)字木(平素;一向;平时)无全(准备)者,筱(立即)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睡(完成)o不以木点之者(
8、刻制),本瞿(木头的纹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恭(又,加上)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如;比得上)詹(烧)土,用用(完毕)再发(用火烧)令药熔,以手带(擦拭)之,其印自(自然)落,外(根本)不沾污。昇死,其印矛(*)余(我)替小(堂兄弟及诸子侄。)所得,至今字墓(珍藏)。断句: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篦/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
9、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译文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10、2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做这件事。从冯瀛王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书籍。3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_4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5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印,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印,用火烧让它变得坚固。6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胃之。7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先设置一块铁板,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在上面覆盖。8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9持就火炀之,药稍结,想印的时候,就把一个铁制的模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就密密排上字印,排满
11、铁制模子就成为一版,拿它靠近火烘烤;松脂和蜡等混合物稍稍熔化,10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11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就用一块平的木板按压其版面,于是活字平得像磨刀石了。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是简便;12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13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如果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已经另外排字,14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巳具,15更互用之,除息可就。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就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16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17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印,像“之
12、”“也”等字,每一个字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一版内有重复的。_18不用,则以纸帖之,19每韵为一帖,木格般之。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20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可以很快刻制它们,21以草火烧,瞬息可成。22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用草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不用木头刻字印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疏密不匀,_23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拈,不可取;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不容易拿下来;_24不若燔上,用讫再火令药熔,25以手推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不如用胶泥烧制,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和蜡等混
13、合物熔化,用手擦擦,字印自然落下,根本不会被弄脏。26昇无,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毕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子侄们得到,直到今天依然被珍藏。文恚理解:一、整体把握本文是一篇精要说明文,仅三百余字就将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制作过程,印制效果、主要特点做了清晰的说明,其中还有此前雕版印刷的简要历史和此后“活板”的下落,让读者能够对我国古代印刷术有多的了解。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雕版印刷自唐代以来不断发展,宋仁宗时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毕昇是举世公认的用活字印书的第一人,比德国人谷登堡发明铅合金活字早400年左右。而沈括能记录下这一发明,也使活板具有了史料的价值文章用3个
14、段落将当时的印刷术记述得完整而简约。第1段用两句话交代活字印刷术的前身一一“板印书籍”,即雕版印刷,以显示印刷术的发展、沿革,既引出文章的重点,也是为了在下文突出活字印刷的特点和优点,先说雕版印刷,才更能显示出“活板”在印刷术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和重要意义,注意其中“盛”“始”“皆”这些修饰语的分寸感,朗读时也应重读。第2段是全文的重心。在说明活字印刷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刻字、制版、印刷、拆版的程序,是对活字印刷全过程的介绍。这一段主要是按照活字印刷的先后程序进行说明的,对一一道程序又有详略不同的具体说明刻字和拆版都相对简单,前者只用一句话介绍刻字的材料、活字厚度与形状、活字成型
15、的方法,后者则在与木料的比较中一带而过“再火令药口,以手拂之。制版,印刷的程序都相对复杂,所以说明得较为详细。制版关乎印刷的质量,所以文章详细道来:先以松脂和蜡等混合物覆盖铁板,再将一铁模子置铁板上,然后在铁模子中布字,之后持铁模子烘烤,最后以平板按压,这一道道工序以后取得的效果是“字平如砥”。这部分介绍前后有序,每一道工序都不可颠倒,是程序说明的典范。至于印刷过程,文章先说明印的本数多才显出效率,然后具体讲方法:先说两版交替使用“瞬息可就,这是较早对统筹方法的运用;然后说一个字(特别是常用字)有多印,以备重复使用;再说不用时则以韵做标记,放在木格中;最后说到生僻字如何处置的问题。从这个介绍中,可以看出发明者考虑之周详,思维之缜密。这段最后一句其实并非专门讲拆版问题,而是着重讲毕异为什么要选用泥刻字,而不是木刻字,也是为了说明毕昇的发明比已有的雕版印刷的高超之处,可以算作补充介绍。在补充介绍中涉及拆版的方便,而拆版也是印刷程序的最后一步,所以水到渠成讲拆版之方便。这一段按程序进行平实的说明,同时突出一个核心这就是活板的特点“活”,文段开头的“又为活板”是总括句,既相对于上一段的雕版印刷而说“又”,更突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