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每课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每课教学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每课教学反思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学生混乱的、片面的、错误的潜概念是教学的起点,在此也是教学的资源;让学生自发创设问题情境显然比教师创设的情境要好。操作要点:教师把学生知道的那些能量形式有针对、有秩序地写在黑板上待用(具体看板书设计秩序,这是后面作为学习资源的关键所在),若学生不知道,让学生说说有哪些形式的能量,若还不知道,可以老师列举一个,自然引发学生。注意不要期望学生讲全,片面是可以的,学生能讲几个就写几个;注意当学生说出动能或机械能时,让其举个例子,再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定下学生对动能与机械能有分歧。学生已经理顺了一些存在运动或变化形式与一些能
2、量形式基本能看出它们的关联关系,并通过连线使这种关联清晰起来。这就是教学要符合人认知中的从混乱到有序。在此探究的过程与“门捷列夫依据他所处年代已知的63种元素,找到元素周期律,制定了有残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完全相同的。接下来的发现也与完善补充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史完全相同一一补充、修正、解决分歧,完善运动或形式与能量形式。操作要点:要让学生自己连接,能连则连,对暂时无法连接的,还不清楚的暂时不要连接,以尊重学生的认知,尊重科学的严谨性;要善于发动学生评价质疑连线错误处、混乱处;不要追求完美的最终答案,要留有天窗,以备后面在这个“残缺的元素周期表”指引下去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素材支持下发现而
3、修补。第2节机械能在问题质疑这个环节,学生能较好地回答教师所提的几个,并且有一名学生能提出疑问:为什么在探究动能实验中,改变的是高度,却说动能与速度大小有关?”这点充分说明了学生在探究实验时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后来我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也很好地帮学生解答了疑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两个问题,今后需要注意和加强,第一,关于能的概念,是这堂课的难点,初中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无法深入讲解能的本质,所以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我刻意淡化,直接给了结论,后来教研员提醒,虽然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够,但是如果这个概念能够再深入讲解一下,他们也会理解,并在今后处理能的练习题时,会大大地降低错误率,并且为他们今后接受内
4、能的概念也会是良好的铺垫,过于简单地处理能的概念,会为今后的教学留下一定的隐患,这个问题,下次我一定会注意到,不会再回避。第二,在探究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实验中,虽然实验过程很成功,但是为了节省时间,对实验的深入理解和挖掘做得不够,更多的是我在说,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他们也很难真正理解这个实验,这样,他们今后在解决这类实验题的时候,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下次在处理这个实验时,我会放慢速度,真正让学生去体会和理解这个实验。总之,整堂课下来,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理解整节课知识点。并能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目标能顺利完成!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通过比较物体做功的多少来反映的功快慢的一次小结,又教会了
5、学生怎样通过比较物体的多少来反映的功快慢的方法。我深刻地感受到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所隐含的教育价值,这将会是教学的一大宝贵财富。教师要善待学生在探究中的错误,引导学生去分析错误,并以此欺导他们掌握验证的方法与对错误的组诚态度,面对“错误”,如果把它看成一种资源,准确缺别,及时满洗,并选用相关策略,努力地挖掘其潜在的资源,那么它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堂中教师如果自己不明白学生的回答,请你不要急于否定,给出正确答案。请你把机会给学生,让他来解释课的最后,我请学生小结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设计的目的目的是让学生回顾这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并让学生多角度思考,使他
6、们能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因此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可心里预想着的答案肯定是(功率的定义、意义、计算公际单位)。我心里虽然想的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小结,但在实际过程中思维方式仍然是封闭式的,我期盼着学生与自己的想法一致。其中一位学生说道了,功率的大小是由功的大小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的,其实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回答呀!“功率的大小是由功的大小和时间决定的正确吗?当然是正确的,为什么一定要静止看待物体呢,我们可以根据多种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它。可我当时前海里想功率是作为机器的一个主要指标,造好后应该是不变的,而忽略了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所以我反问了一句,是否下去?你们看着梦,再想想!从该我应好好反思,教师不能限
7、于自己的预设,让他们来解释,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都可能有新的资源不断牛成,作为我们教师要能及时利用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如果教师一味地按照预期的教学设计按步就班,而忽略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资源,那么教学将失去活力。让我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真正的让学生主动感悟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吧!第4节简单机械上完这堂课,我有一个深刻的体悟: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
8、学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帮助。我在对于杠杆五要素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了过去直接讲授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和对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认识中,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引出杠杆的五要素,特别是力臂概念的引出,我考虑了很长时间,如果直接引出,可以节省时间,但不利于学生对力臂的理解和记忆,最后我通过在对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简化合并的方法研究中,引出力臂的概念,这样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杠杆平衡条件”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漫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产生疑问,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然后,通过等式观念的讲解,使学生在明白“如何处理几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中,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了猜想,既提高了学生
9、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关于“杠杆应用”的教学,采用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认识。这一环节既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又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了彼此间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了共同发展和提高的目的。第5节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内能是指物体内部的能量,是和物体内部的分子有关的能量。教科书上没有提出分子的动迁和势能,只说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其实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时候就同时具备了动能与势能。在目入物体内能的时候,我是采用与机械能和在英
10、比的方式。提出:“微称的活动具有能量吗?”从而引出物体的分子的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之为内能。但是,内能与机械能是不同的,内能是分子在物体内部自身不停的开规则标运动而具有的错能,应不是随物体整体一起运动所具有的能。机械能则是物体作为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在讲内能时要注意内能的错遍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要注意纠正低温物体没有内能的误解.内能大个的星响因素-温度,不是类比的方法,用宏观表现推商物体内部的现表现。微称的印名品质的关系;因为温度求高微粒的热运动就找激烈,学生的感觉就是做材的运动就越快,那么自然就是动能在增加;但是微粒的势能怎么跟温度有关,那是因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越高,物
11、体的体积在增大,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就是微粒间的距离在增大,也就是微粒间的吸引力在增大,那么简粒的势能自然也在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微粒的动能和势能都相应增大,自然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要充分利用内能,就必须设法改变内能,将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功和热量是内自己次要的量度。在这条内容上用控制变量进行相应的探讨。对于一定质量的物体,物体吸热同时对外界做功或物体放热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则不能确定物体内能的增减的。做功和热传递将其他开/式的能与内能进行相互转化。第6节电能本课的教学中,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电流做功怎么引入,我琢
12、磨了很长时间。我多次看课标,看教参,现在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举出大量电能的应用后,我问学生,你们怎么知道消耗电能了,学生回答“发热了”“发光了”“转动了”等,我接着说,由于有电流,使用电器表现出不同的现象,我们就说电流做功了。即用电器消耗电能了,就说明电流做功了;反之,电流做功了,则用电器一定是消耗电能了。所以后面的教学中,我一直把消耗电能和电流做功捆在一起说,强化学生对电流做功的理解,使学生知道,只要用电器在消耗电能,就说明电流一定做功了,在课后的点评中,老师们对我的这种捆绑式说法还是认同的。任何一节课的教学或多或少都会有遗憾,本课教学也是如此,由于我平日面对的是自己的学生,对学生情况比较
13、了解,因此课堂容量比较大,学生已经适应了我的快节奏、大容量。但现在我面对的是一群陌生的孩子,虽然在备课中也想到了容量不能太多,节奏上不能太快,但是一到课堂上,看到孩子那渴望学习的目光,我就恨;尽自己所能,把所有东西都告诉孩子们。课堂节奏控制住了,但容量较大,所以时间就不允许我再进行拓展了,我要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不足中汲取教训,取长补短,不断进取。1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更加活跃。传统教学大多是老师讲学和挂图相结合,但是一些我在课上现是在课堂上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比如说核能的释放就无法在课堂上演示完成。讲裂变和聚变时,我集了大量关于原子弹、氢弹爆炸的录像,例如原子弹在试验场的爆炸学生们被深深地
14、吸引。氢弹空投,让学生们如同身临其境般感受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威力,学生一是费解,二是提不起兴趣。而动画课件和录如果像传统教学法那样纯粹地讲述反映,像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在课堂的实践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尽管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也有控制不好,出现事故的时候。例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课堂上,我除了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资料以外,还大量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们在灾难的记载面前目瞪口搜集了关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文字记载,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3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
15、育。告诉学生,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捍卫者。关于能量守恒的教学属于发展性目标。在学生认识各种形式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同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发生转移后,分析一种能量增加一定有另一种形式能量在减少,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一种能量减少,一定有另一种能量增加而能的总量不变,认识能量守恒定律,回到一个一个的具体情境中体会,学习和提高,前后处理过渡自然,知识形成过程循序渐进,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关于能量转化的方向问题,属于本节的较高的要求,学生在具体问题中不易理解,教师在对这一部分的处理上花的时间略显不足,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余查询相关资料与信息,开展课外讨论来实现这一融通性目标从而让学生理解发生能量转化时总有一些能量转化为热成为无用的能量,所以让学生理解“永动机”是不可能的。总之,本节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足在于用灵活应用能量转化好守恒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建议本节课后安排一堂社会实践课,以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