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精读」汪曾祺 :《鉴赏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精读」汪曾祺 :《鉴赏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说精读汪曾祺:鉴赏家编者寄语汪曾祺在小说的散文化中曾经谈及他的老师沈从文的小说长河:它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合,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只是平平静静,慢慢的向前流着,就像这部小说所写的流水一样。这样的描述也完全适合汪曾祺自己的小说。鉴赏家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所谓的典型化,只有经过反复沉淀的生活。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鉴赏家所显示出来的正是这样一种自然纯朴的特质。纯朴中蕴含着生活中丰富的美。卖果子的叶三的日常经营展现了小城的风物美;画家季陶民厌恶附庸风雅者阿谀吹嘘,叶三真诚赏画毕生爰画表现出的人性美;季陶民与叶三之间淳朴真挚的知音之交蕴含的人情美赏读鉴赏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2、,鉴赏的愉悦。文本研读(注:处为文章精析)鉴赏家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开篇峭拔,展现主要人物。可称为家的人,一定是在某一专业领域学识丰厚,见解老道之人,此两家是否担得?)叶三是个卖果子的。(第一个鉴赏家竟然是一个水果商贩。让人诧异,引人好奇。)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从叶三的日常经营看出他生活之从容,也看出小城人情的温暖亲和。)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
3、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椽。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对叶三所卖果子描写得绘形绘色,极具画面感,句子长短结合,偶尔对仗,富有音乐感。)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
4、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对叶三所卖各色水果,作者不厌其烦,如数家珍,以舒缓的叙事节奏徐徐展开了小城风物的长长画卷,令人流连忘返。从叶三卖果子的情形看出他脱俗的生活情趣,正是其中的生活见闻积累也养成了他高超的审美能力。卖果子是叶三的生意,也是叶三作为“鉴赏家”的一个养成的过程。这些描写也为下文叶三能够品评季陶民的画作做了铺垫。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从叶三的话引出他与季陶民非同一般的情义。)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
5、为四太爷。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爰他的画。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卖果子是叶三的生意,也是他和季陶民之间的纽带,透着两人的情义。)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
6、,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从叶三观画的神情态度,写叶三对画的鉴赏。从季陶民的态度表现出对叶三鉴赏力的肯定。)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土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季陶民率性而为有名土风范,也衬托出叶三的鉴赏功力和真诚态度。)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晤!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
7、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叶三对季陶民的赞美没有任何功利色彩,来自对画家的尊重和欣赏,更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智慧,生活中的美。)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详写叶三评画两件事,叶三的鉴赏力是生活的赐予,更是是真诚的高贵品质,足见鉴窝家名副其实。欣赏者成了作画的参与者、
8、评判者,奇妙的完美组合弥足珍贵。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一一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叶三和季陶民的交往没有心机,不为钱财,一切出自肺腑,出自自然,闪耀着真诚的光彩,是一份真挚情意,也是一种信约精神。)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季陶民死后,鉴赏家的故事更为感人。)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9、。”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客人只好怅然而去。写叶三不为金钱所动,谨守信用,使人物形象散发出传统美德的光辉。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略写季陶民死后的情况,节奏紧凑,不拖泥带水。故事的结局以平淡至极的叙述,展现了真举至极的情义。故事的主人公已经故去,但他至真的情义,至上的风骨令人回味感慨,这是知音对知音的不渝情义,更是中华传统的道义与风骨
10、,也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缅怀与尊崇。汪曾祺说:“我有介朴素的古典的中国式的想法,就是作品要有益于世道人心。”鉴赏家写的是知音,也是忠义、诚信、仁爱、孝道、勤劳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知识建构平淡自然的语言语言风格是一切语言相别于其他语言的特点。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汪曾祺善于用平实质朴、朴素自然的语言记述凡人小事。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汪曾祺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淡不是寡淡而有味的平淡,是第二次的平淡,是作者用心的追求。鉴赏家描写叶三卖水果的情形不事雕琢,却活画出了淳美的小城风物画卷;叶三的儿子遵照
11、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不加渲染的平淡叙述足以引人回味感慨。汪曾祺的作品在平淡中达到了题材、语言形式和情境共融的佳境。试题解析1小说题目是“鉴赏家,但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体现叶三有一种脱俗的生活情趣(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有生活见闻积累和高超的审美能力);叶三赏画的见识和鉴赏力,正是在卖果子生活中逐渐获得和养成的,为下文品评季陶民之画,能一语中的做铺垫(为他是个懂艺术的鉴赏家做出铺垫);新鲜的果子是他和季陶民交往的纽带,借此也可传达出他对季陶民的知己之情。他作为鉴赏家的对美纯粹
12、深沉、不涉功利的爱的品质,正是卖果子生活中乐观的、热情的、智慧的、诚实的人生态度的反映。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把握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小说题目是鉴赏家,但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然后要思考鉴赏家指的是谁,叶三卖果子这一情节主要涉及哪些内容,同标题鉴赏家有什么关联。从文中来看,鉴赏家指的是叶三,而叶三也是文章的主人公,季陶民只是起到衬托叶三的作用,那么文章使用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的情节首先是为了刻画叶三的形象,表现叶三那种脱俗的生活情趣,情节上也就为下文能够品评季陶民的画作做了铺垫。从主旨上来看,第二段对叶三所卖果子的描写让
13、我们看到了叶三的真诚乐观智慧的人生态度,这与下文叶三鉴赏季陶民画作时不涉功利的爱是一致的。2小说是通过哪些情节来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作概括。参考答案:叶三看画时,惊呼吸气的地方正是画家的得意之笔。叶三能看出季陶民紫藤画里有风。叶三能指出荷花画中的错误。叶三与画共存亡。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筛选出文章中有关叶三欣赏季陶民的画的情节。结合文本中叶三看画时的神态、语言所表现出的对画的鉴赏力,以及他无论别人出多高价都不卖画,又嘱咐儿子把画装进棺材里等描写进行分析。3小说以叶三把画带到棺材里作为结尾,有人认为他的做法值得称赞,有人认为他的做法欠妥请联
14、系文本与现实,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示例一:他的做法值得称赞。这是他重友谊、重知己的表现,是全文的升华。是他们懂得对方,珍惜对方的表现。正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里的精神是和先人一脉相承的,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示例二:他的做法欠妥。这是叶三自私的做法,会让季陶民作品永远不见天日,不再有被欣赏、认可的机会。这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痼疾之一,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将兰亭序带进坟墓,却让作品永远不见天日。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答案并不唯一的探究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看法提出观点,组织语言。但观点一定要鲜明,要联系文本分析。若认为叶三把画带进
15、棺材的做法值得称赞,可从对全文主旨的升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分析。若认为叶三的做法欠妥,可从这有损叶三形象、不利于突出人物的角度分析。也可联系相似的历史文化现象阐述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反馈检测1 汪曾祺曾谈到启己所追求的语言风格是淡而有味,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淡而有味的理解。2 .有人说季陶民和叶三是俞伯牙钟子期一样的知音之交,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相关链接钓鱼的医生汪曾祺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他搬了一把小竹椅,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他的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三四寸长的鲫鱼。刮刮鳞洗净了,就手放到锅里。不大一会儿,鱼就熟。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会儿,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To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他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