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2022年关于深化“非遗进校园”的几点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2022年关于深化“非遗进校园”的几点建议.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市2022年关于深化“非遗进校园”的几点建议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人(已有4名去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6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1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49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27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78人。共建成市级非遗展示馆1个,陕北民歌博物馆1个,非遗展示场馆、专题
2、馆35个,传习所(基地)119个。虽然我市已经开展了一些非遗进校园活动,市县两级已有13个非遗项目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了进校园,但目前主要是将一些非遗保护项目以展示和展演的方式介绍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师生中去,更多属宣传的手段,较少进入课堂,变为文化传承知识普及到技能培训再到学术传播等更为深广的领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有关“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规定,现代化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具有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2021年中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3、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为此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建议宣传、文化部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尤其是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不断加强非遗宣传力度,向学校和社会普及非遗知识,引导群众、师生领略“非遗”独特魅力,激发其学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动力。二是强化基地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传教育培训,鼓励学校走进实践基地,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三是制定实施规划。教育部门要结合各级各类学校实际,有选择性地鼓励非遗项目进入校园,制定非遗进校园的规划,使之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四是加强师资培训。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教育管理及教研人员培训尤其是校长培训中,加大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比重,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能力,同时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及教学科研。五是加强部门协作。建议教育、文旅、宣传等部门开展协作,依靠社会多方面力量,形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合力。以出台政策鼓励、争取财政项目等方式,对各级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