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办法.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799392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办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办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办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办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办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办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办法(征求意见稿)为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服务,规范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江西省就业促进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国办发202311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江西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一章认定范围第一条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段内有一定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但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第二条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包括我省行政区域内登记失业人员中零就业家庭成员、符合相关条件的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2、人员、因承包土地被征收而失去土地的人员、脱贫劳动力、未消除风险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专业退捕渔民、连续失业6个月以上的4050人员等。(一)零就业家庭成员,即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家庭成员均处于失业状况的城镇居民家庭成员;(二)符合相关条件的残疾人员,即持有残联部门核发的残疾人证的居民;(三)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即民政部门认定的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四)因承包土地被征收而失去土地的人员,即持有有效征地证明,因承包土地被征用失去生产资料的人员;(五)脱贫劳动力,即脱贫攻坚期间识别的建档立卡帮扶对象,且目前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平台系统内的人员;(六)未消除风险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即乡

3、村振兴部门认定的未标识风险消除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七)专业退捕渔民,即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专业退捕渔民;(八)“4050人员,即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以上,且连续失业6个月以上的人员;(九)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人员。第二章认定程序第三条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按照自愿申请、初审公示、审核认定的程序进行,由个人自愿提出申请,街道(乡镇)进行初审公示,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审核认定。第四条自愿申请。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认定范围的人员,持本人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就业创业证,到户口所在地或常住地的街道(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平台(窗口)现场办理;也可通过线上渠道自助办理。申

4、请时,由申请人根据人员类别分别提供如下材料:(一)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户口簿、家庭户口中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人员均处于无业状态的承诺书。(二)符合相关条件的残疾人员,凭残联部门核发的残疾人证认定。(三)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凭民政部门核发的低保证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相关证明认定。(四)因承包土地被征收而失去土地的人员,提供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或乡镇(街道)出具的家庭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证明材料(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于0.3亩(含)进行认定)。(五)脱贫劳动力和未消除风险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凭乡村振兴部门共享的脱贫劳动力和未标识风险消除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名单认定。(六)专业退捕渔民,即农

5、业农村部门出具的专业退捕渔民证明认定。(七)4050人员,以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上登记年龄计算,提供连续失业6个月以上承诺书。申请人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并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申报信息进行跨部门大数据比对核查。第五条初审公示。街道(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平台(窗口)接到申请后,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核验申请人的失业登记状况、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状况、求职经历等情况,对已办理失业登记且提交材料齐全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核实完毕,并在街道(乡镇)或社区(行政村)辖区内公示,有条件的还应当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街道(乡镇)可根据实

6、际委托社区(行政村)受理申请,对材料齐全的,由社区(行政村)通过江西省人社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平台提交街道(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平台(窗口)进行初审。对材料不齐全的,受理的街道(乡镇)或社区(行政村)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材料。第六条审核认定。公示无异议的,报所在县级公共就业务机构审核认定,并反馈认定结果。经审核通过并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的,在就业创业证和江西省人社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上记载认定时间等信息。对审核未通过不予认定的,在信息系统上注明原因,并及时告知申请人。申请人对不予认定有异议的,可在收到告知后15日内向作出核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复核申请。第七

7、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结合实际,采取网上办理、手机APP办理等便民举措,不断优化经办流程和服务;运用相关系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等技术手段,对申请人的个人信息、就业失业状态等进行校验;对能通过信息共享、数据比对、业务协同等方式获得个人信息进行审核的,不再要求提供纸质材料;对由于特殊原因导致申请人无法提供、相关信息系统也无法校验的部分证明材料,可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经办人员核查意见+公示等方式取得补正材料,公示时间可适当增加。第八条申请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一)申请人申请当月或上月有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记录(不包括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所得)的;(二)申请人为经

8、营主体投资人、股东(不包括从二级市场上购买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的)或者担任经营主体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者除外)、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管人员的。第三章退出机制第九条对于就业困难人员出现身份改变、退出就业困难人员范围、无就业意愿、无就业帮扶需求等不再符合认定条件情况,经核实后取消就业困难人员身份。已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及时取消就业困难人员身份并采取适当方式告知本人,同时在就业创业证和江西省人社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上记载取消时间等信息:(一)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三)入学、服兵役、移居境外,

9、或被判刑收监执行的;(四)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前人员身份被主管部门撤销或取消,证书、证明超过有效期或失效的;(五)认定后成为经营主体投资人、股东(不包括从二级市场上购买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的)或者担任经营主体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者除外)、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管人员的;(六)主动申请终止就业帮扶要求或转为无就业意愿的;(七)因弄虚作假获取就业困难人员身份的;(八)被查实确认存在骗取、套取就业补助资金行为的;(九)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十)死亡或宣告死亡的;(十一)失联超过6个月以上的;(十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符合退出条件就业困难人员应主动申请退出,以脱贫劳动力和未消

10、除风险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身份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渡期满后,其退出按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执行。第十条街道(乡镇)或社区(行政村)应定期通过电话网络、上门走访、信息比对等方式对已经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身份审验。经审验,对满足退出条件且不在就业扶持政策期内的人员,及时退出并取消其就业困难人员身份;对满足退出条件且仍在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人员,在享受至一轮政策期满后及时退出并取消其就业困难人员身份。第十一条就业困难人员身份被取消后实际情况发生变化,重新符合认定条件的,可再次按程序申请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再次认定所需提供材料和初次认定提供材料相同。再次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援助政策

11、累计补贴期限不得超过援助政策规定的补贴期限。就业困难人员身份退出和再次认定的情况,要在江西人社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中记录。第十二条对在申请认定和取消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人员,初审或审核认定部门当期作出不予认定且两年内不予受理其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申请。对取消就业困难人员身份有异议的,可在15日内向作出核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重核申请。第四章帮扶服务第十三条对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服务实施分级工作机制,分为I级、11级、W级帮扶。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技能培训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一)对有就业意愿和服务需求、就业能力弱、生活困难、难

12、以实现市场化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施I级就业帮扶服务:每月主动提供就业服务不少于1次;零就业家庭1个月内至少1人实现就业尤先实施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二)对有就业意愿和服务需求、就业能力较弱、通过帮扶可实现市场化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施11级就业帮扶服务: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精准推送至少3次岗位信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三)对有就业意愿和服务需求、有一定自主就业能力、主要为摩擦性及结构性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施In级就业帮扶服务: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对有创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创业培训,鼓励创办企

13、业或个体经营,按规定给予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扶持等。第五章工作职责第十四条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负责受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申请;开展就业困难人员的调查摸底、信息核实,做好就业困难人员跟踪回访,及时更新援助对象就业状态,建立帮扶台账和及时更新信息库;为就业困难人员多渠道筹集有效岗位信息,发挥爱心企业作用提供爱心岗位,开发便民商业、物业管理、家政服务、保洁保绿、基层协管、协助巡护等城乡社区岗位或公益性岗位;协助落实就业政策,对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制定个性化就业援助方案,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上门入户援助服务。第十五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负责建立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制度、健全帮扶

14、机制,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纳入促进就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和帮扶服务;开展督促检查等,指导落实就业援助政策,完善考核激励制度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就业困难人员审核认定、帮扶政策落实等工作。第十六条发展改革部门牵头负责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优先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尽可能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民政部门牵头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工作,对因无法就业导致基本生活困难且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财政部门负责统筹安排资金,及时拨付相关资金。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负责对农村的就业困难人员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配

15、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失地农民等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加强退捕渔民的就业帮扶,开发适合退捕渔民的公益性岗位。乡村振兴部门牵头负责脱贫人口和未消除风险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就业监测和调度,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脱贫人口和未消除风险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就业帮扶工作。工会组织发挥工会群众性组织的优势,负责维护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劳动保障权益,因地制宜开展职业介绍、线上线下招聘、技能培训、创业扶持、政策宣讲等形式多样的就业创业服务活动,提升困难人员就业质量。残联组织牵头负责残疾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收集、发布残疾人就业需求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等信息,为残疾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专场公共就业服务

16、活动,提供职业心理咨询、职业能力评估、职业康复训练、求职定向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为有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帮助、指导。第十七条发展改革、公安、民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乡村振兴、税务、残联等各相关部门应通过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等方式加强数据共享,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相关信息核实工作,建立数据共享比对机制。第十八条各级就业工作协调机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帮扶、服务等工作。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办法由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已有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附件2起草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