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783865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 .科室有新生儿身份识别与核对工作指引。2 .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查看后按左手食指印确认。3,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出院,如父母或监护人不在场,按“谁办入院谁办出院”来办,但必须保留该家属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监护人的委托书,并注明与新生儿的关系。4 .新生儿实行佩戴双腕带制度,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双人查对后补戴,手腕带应含有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等基本信息,必须每班确认。5 .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等2项核对患儿身份

2、,确保对正确的患儿实施正确的操作。6 .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儿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7 .新生儿出院落实登记制度。(一)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1 .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2 .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保暖设施,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中心体温恒定在36.537.4之间。3 .使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置温度探头(床温:感应面朝上,禁止物品遮盖;肤温:感应面紧贴皮肤),温箱出入风机口禁止物品遮盖,防止过度加热发生烧伤。4 .温箱内放置温湿度计,加强巡视,至少每24小时记

3、录箱温一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测。5 .早产儿使用“鸟巢”,出生体重1500克的早产儿,在出生后予身体覆盖塑料薄膜,减少辐射、对流散热,至体温恒定,建议头部戴帽子或给予覆盖物。6 .与新生儿身体直接接触的物品预先放置在箱温37的温箱中或其他安全的加热设备中预热,以减少传导散热。7 .各项操作集中进行,确保在操作过程中新生儿处于温暖的环境。8 .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次沐浴应在体温稳定24小时后进行,如中心体温低于36.4。C的新生儿暂缓洗澡,沐浴后及时擦干新生儿身体,更换湿的衣物、尿片,减少蒸发散热。9 .严防烫伤:沐浴时室温26oC-28oC,盆浴时先放冷水,后放热水,手肘或手腕内侧测水温,确

4、保不会过热或过冷,水温约38。C41C;奶液温度以不烫手为宜;热水袋温度:50(建议慎用);使用加热保暖的设备时,需要专人看护,距离患儿不少于60cm,或根据仪器使用说明正确使用。(三)提高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1 .严格掌握氧疗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85%者,应给予吸氧。治疗的目标是维持Pa(5080mmHg,或TCSO290%95%。2 .最好采用有空气与氧气混合的气源。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调整氧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3 .连续吸入氧浓度(Fi()

5、60%者,不宜超过24小时,80%者,不宜超过12小时;纯氧不宜超过46小时,以免发生氧中毒。如患儿对氧浓度需求高,长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找病因,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4 .在氧疗过程中,密切监测FiO2、PaOz或TCSo2。使用头氧、温箱给氧时,必须使用氧浓度测定仪进行监测,探头放于新生儿鼻子附近,而非氧气主流出道处。5 .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的特点、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6 .凡是经过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时进行眼科ROP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7 .进行早产儿氧疗必须

6、具备相应的监测条件,如氧浓度测定仪、血气分析仪或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仪等。如不具备氧疗监测条件,应转到具备条件的医院治疗。(四)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L有药物安全使用护理指引。设置NICU常用药物剂量快速参考手册,对于稀释过程复杂的如氨茶碱、肝素等,建立药物配置流程,以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8 .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NICU急救时采用国际常用四种急救药物(肾上腺素/纳洛酮/碳酸氢钠/生理盐水)lkg2kg3kg的使用剂量,减少急救时用药错误。9 .药物标签清晰易读,对于药名相似、包装相似、读音相似的药物,分开存放并做好标示;10%氯化钾、高浓度药物,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示。10 手写医嘱时避免使用u

7、/iu/qd/qod等英文缩写,减少误读的差错。11 双人核查医生所开药物的浓度、剂量和用法是否正确,确保正确给药。12 在配药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等设有计算器;稀释过程实施双盲法核对。13 给药前双人核对新生儿身份。14 超过一条给药通道时,输液泵、输液管有清晰的标示,并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15 准确记录输入量。16 .有条件医院设置静脉配置中心。(五)预防高危药物外渗,最大限度地降低给新生儿带来的危害及痛苦。1 .有高危药品清单,有高危药品使用和管理制度。2 .建立和完善高危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指引。3 .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每次输注应尽量重新建立静脉通道,并有

8、两名护士确认回血好后再用药,输注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4 .选择合适的血管。首选PlCC导管或脐静脉导管。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避开关节部位和头部。5 .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严格作好床头交班,做好标不。6 .输注完药液后采取正确的拔针按压方法,在针尖即将拔离皮肤瞬间,迅速用棉签沿血管和走向纵行按压穿刺点及其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时间约为35分钟。7 .如发生外渗时能根据药物性质及时处理。(六)加强新生儿喂养安全,防止呛奶、误吸致窒息。1 .建立和完善新生儿喂养指引。2 .按时按量喂奶,首选母乳,出生后遵医嘱先试喂糖水或温开水,无特殊后逐渐加奶,质由稀到浓,量由少到多,选择合适奶嘴。3 .喂奶时

9、及喂奶后取头高右侧卧位,抬高床头,头偏一侧,禁止面部朝上、平卧位。4 .鼻饲奶前先回抽,确认无误才注奶,如胃中有积乳量大于前一次入量1/3,则不加量或降至前一次量。使用自然重力喂养。5 .喂奶时专人看护,禁止离岗,如离开暂停喂奶,禁止物品遮挡口鼻。6 .喂奶后抱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出咽下的空气,及时清理呕吐物及口咽、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7 .喂奶后加强巡视,至少每1530分钟一次。8 .有新生儿误吸应急预案,如发生能按应急预案进行及时处理。(七)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新生儿坠床事件的发生。1 .建立与实施新生儿坠床的防范制度及处理程序。2 .新生儿小床均设床档,禁止无人看管。3 .用温箱、

10、抢救台,及时关闭箱门、档板。4 .建立约束具使用规程,对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的新生儿使用约束具。5 .操作时将新生儿置于安全环境,专人看护。6 .保持工作场所地面干洁,禁止徒手转运。(八)落实新生儿安全巡视,防止发生新生儿意外死亡。1 .严格落实管床责任制。2 .建立新生儿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3 .建立人力调配与应急处理程序。4 .严格按新生儿护理常规巡视,15-30分钟巡视一次,重点观察患儿反应、肤色、呼吸,箱温/台温,仪器设备的状态、有否正常运行,有特殊随时记录和处理。5 .建立仪器和设备三级维护制度,落实仪器使用规程。正确设定仪器的报警限值及音量,提高对仪器报警的警觉性,即时处理。6 .建立

11、新生儿意外死亡应急预案。(九)建立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引,减少皮肤损伤。1 .在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留置脐静脉及脐动脉、足跟采血、留置胸腔引流管等侵入性操作之前使用有效的消毒液,连续擦拭消毒两次,每次至少15秒,以清除穿刺部位的病原菌,减少菌血症、败血症的发生。2 .如使用含碘消毒剂,最好用无菌生理盐水去除皮肤表面残留碘,以免碘吸收引起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肿。3,预防性使用水胶体敷料、透明敷料等皮肤保护用品,防止压疮、皮肤破损。4 .预防撕揭胶布引起的损伤。尽量减少胶布的使用,除去胶布时先使用温水或石蜡油湿润,然后缓慢而小心地去除胶布。5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尿布应避免覆盖脐部,若

12、尿液或粪便污染时,用无菌水清洁干净。6 .预防尿布皮炎的发生。勤换尿片,尽量减少皮肤与尿液及粪便的接触,根据臀部皮肤情况选用合适的护理用品。(十)落实手卫生的五个时刻,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1 .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2 .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和手卫生正确率达100%O3 .进入新生儿病区前,必须洗手至肘部以上,护理暖箱内患儿时,衣袖必须挽至肘部以上或穿短袖,并做好手卫生。4 .严格落实手卫生的五个时刻:接触病人前;执行无菌/清洁操作前;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和物品后。5 .每季度抽查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前手部培养,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1)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loCfU/cm2;(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5cfuCm-o6 .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落实持续质量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