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再生资源回收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再生资源回收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高水平建设温州湾新区,高质量打造“一区五城”厚植绿色底色。根据温州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温政办202266号)、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温州市整改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印发温州市区废旧金属回收行业规范提升实施方案(202218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提升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实施方案(温政办函202315号)、龙湾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范提升实施方案(温龙政办发20233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
2、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和无害化处理为目标,以优化利用再生资源为核心,在充分规范整合和利用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环境和资源等实际情况,合理布局,规范建设,着力构建多元化回收、集中分拣和拆解、安全储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理的完整、先进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为高水平建设温州湾新区,高质量打造“一区五城”夯实绿色发展之基。(二)基本原则L全域规划、统筹布局。结合全区行业发展现状,对回收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各街道结合区域人口
3、、面积、产业发展特色及要求,科学、合理规划设置回收网点,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从松散粗放型向集约型、规模型、产业型、效益型方向转化。2 .突出重点、兼顾全局。以再生资源回收、分拣环节为重点,着眼再生资源回收全程和全产业链管理。立足产废源头,建立健全回收渠道,探索再生资源回收和生活垃圾分类有效衔接,逐步实现应收尽收。鼓励提高分拣加工技术水平,实现与利废环节有效对接。3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制定扶持政策等措施,加强政府引导,优化回收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市场主体大胆探索创新模式和提升技术,促进回收行业提质升级。4 .创新驱动、分类指导。推动商业模
4、式、技术和制度创新,探索多领域、多模式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路径,优化回收利用体系产业链,构建适宜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制度体系,提升再生资源精细化加工利用水平。(三)发展目标完善制度和政策供给,加强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逐步建成布局合理、管理精细、经营规范、技术先进、回收率较高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2023年12月底前,全区再生资源经营场所“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到2024年,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新增综合型分拣中心面积25000平方米,新增废旧金属分拣中心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2025年底,培育有实力的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12家,全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进一步健全,构建居民投放前端、回收运输中端和处置利用
5、末端相衔接的“全链条”式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四)主要路径按照“建设关键网点、畅通回收链路、推动回收创新”的思路,着力构建区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L建设关键网点(1)再生资源回收终端网点。再生资源回收终端网点主要是回收站点,是在企业、学校、医院、居民集中区等专门设立的进行再生资源回收、分类、存储、中转的回收场所。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直接面对区域内的生产、生活主体,是建设和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基础。(2)再生资源收运中转网点。再生资源收运中转网点是对再生资源进行回收、转运进行临时储存的场所,是再生资源物流体系的重要构成,是建设和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重要内容。(3)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网点。再
6、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是指对再生资源进行分选、切割、粉碎、打包等加工的场所,分拣加工中心是链接回收站和再生资源市场的枢纽,是建设和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关键。2 .畅通回收链路(1)分级回收的生活性再生资源回收链路。巩固和提升以回收站点、中转站、分拣中心为基础的三级回收网络,结合龙湾城市发展需要调整网络构成,建立规范有序的规划管理和实施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延伸回收网点,实现回收网站全域覆盖。(2)厂商直挂的产业类再生资源回收链路。鼓励回收企业与产废企业和产业园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适合产业特点的回收模式。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分拣和加工的再生资源直接配送给利用回收企业,通过厂(企)商直挂,减少中
7、间环节,满足下游利用企业的需求,提高回收利用率。(3)收用衔接的公共机构类再生资源回收链路。组织有资质、实力强的回收企业与公共机构对接,通过开展义务回收、协议回收、定期回收、流动回收等多种方式,建设规范收集、安全储运、环保处理的示范模式。(4)以逆向物流为特点的消费类再生资源回收链路。充分发挥流通企业面向广大消费者分散销售且便于集中回收的优势,倡导销售者责任,推动绿色商场建设,利用销售配送网络,试点建立逆向物流回收渠道。3 .创新回收方式(1)回收模式创新。针对价值低、易污染品种,探索“再生资源+垃圾分类”回收、“自动回收设施+专业物流”相融合的回收模式。按照布局前瞻化、物流专业化、分拣精细化
8、、产业一体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各种行之有效的回收模式,鼓励发展数字化等新技术应用下的回收模式。(2)分拣技术创新。以全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为引领,推动数字经济在再生资源回收领域的应用,推进“数字经济+分拣技术”创新。鼓励研发基于物联网的再生资源收运系统监测技术和传感识别设备,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智能型回收设施、设备,推广机械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分拣加工处理装备,促进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企业技术升级改造。(3)产业融合创新。推进再生资源回收、金融、物流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支持有实力的回收利用企业扩展经营范围,鼓励各类社会正本企业进入再生资源回收环节,引导各类专业物流企业融入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打造上接
9、回收网络、中接仓储物流、下接利用产业的再生资源供应链网络。二、主要任务(一)分类建立回收利用体系,内再用业 市外利企L生活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和提升以回收站点、中转站和分拣(交易)中心为代表的三级回收网络,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全域推广“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模式,继续开展可复制模式探索,全面推进生活类再产生源(居民家庭、商业店铺,公共机构等)回收点(固定或流动)生资源回收工作。引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参与“箱房”“垃圾楼”等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运营,变“坐收模式”为“探矿模式”,主动探寻回收资源。图1温州湾新区、龙湾区生活性再生资源回收路径2.产业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鼓励产业
10、园区、重要产废企业与回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适合产业特点的回收模式,通过厂商直挂,减少中间环节,及时、快速、安全转运处理。合理利用现有工业集中地域闲置厂房等建筑物,设置回收网点,同时积极对接下游产业,加快产废、利废相衔接的网点建设,建立合适龙湾产业特色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将分拣和加工的再生资源,通过厂(企)商直挂,直接配送给利用企业,对接供需,满足下游利用企业需求,提高回收利用率。回收企业产生源(生产性企业)内再用业市外利企中转站分拣中心图2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产业类再生资源逆向物流回收路径3,服务消费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发挥商贸流通企业面向广大消费者且便于集中
11、回收资源的优势,继续推动绿色商场建设,合理配置再生资源回收收集容器和智能回收设备,打造绿色消费模式。鼓励流通企业充分发挥销售、配送、维修等自身优势,利用销售配送网络,试点建立逆向物流回收渠道,畅通销售和回收环节的衔接渠道,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链。消费者制造商回收网络图3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服务消费类再生资源逆向物流回收路径4.公共机构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率先组织区行政中心、市委党校等公共机构,积极对接有资质、实力强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通过开展义务回收、协议回收、定期回收、流动回收等多种方式,建设规范收集、安全储运、环保处理的示范模式,引领全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在公共机构中率先普及推行“互
12、联网+回收”模式。积极开展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星级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产生源(公共机构)分拣中心内再用业市外利企一I流动回收图4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公共机构类再生资源回收路径(二)提升回收利用效率1 .优化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设置。按照“合理布局、便民快捷、保护环境”的要求设置,原则上,按每IoOO户居民设置一个回收站点,每个街道设置1个以上城市中转站(部分区域中转站和回收站点可酌情合并)。设置的站(点)必须与市场(基地)、分拣加工中心紧密衔接。已建成的居民小区采用新建、整合、改建或租用等方式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设置相应回收网点,鼓励大型超市设置易拉罐、玻璃瓶、
13、饮料瓶等回收设备。2 .提高再生资源分拣加工水平。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综合型分拣中心和废旧金属分拣中心。提高分拣中心专业分拣水平,有效衔接“静脉产业”,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一体化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回收机制,对可回收物实施统一收运处置,分拣中心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技术先进、生态环保。督促引导现有回收站点加盟分拣中心,规范市场化、网络化运作。探索分拣中心PPP等多样化建设模式,支持在垃圾分类处置场所建立二次分拣中心,提升再生资源回收率。专栏: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运营模式L政府主导模式。在政府主导的模式下,政府负责规划、投资、建设和管理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分
14、拣中心的建设和运营。这种模式的优势是能够确保分拣中心的公益性和普遍性,促进再生资源的有效回收和利用。但是,政府主导模式可能面临资金压力、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3 .市场化模式。由企业或个人投资建设并运营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这些企业或个人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盈利,并承担分拣中心的运营成本。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减少政府投资压力,同时运营者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经营灵活性。缺点是项目面临投资回报周期长,市场主体积极性不高。4 .政企合作模式。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成立建设运营公司,负责建设并运营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这种模式结合了政府主导模式和市场化运营模式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市场活力。政企合作模式可
15、促进公共服务的提供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3 .完善再生资源储运系统。合理规划和建设各类中转和存放设施,防止出现扬散、流失、渗漏。回收站点配套的专用电动三轮车要求基本密封式,容积约1立方米,用于上门回收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配套的厢式封闭式货车规格载重3吨左右,用于回收站点与分拣加工中心之间的再生资源收运。重点培育专业的再生资源物流企业,发展统一的物流运送业务,建立安全、高效、环保的物流系统,保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渠道畅通,进一步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危险废弃物的运输。4 .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推动龙头企业发挥作用,促进区域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建设,结合线上线
16、下转型升级,搭建再生资源交易信息平台,打造集商品交易、物流配送、信息管理为一体的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市场,为区域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提供支撑。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提升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等服务模式,积极参与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平台。探索“互联网+供应链资源共生平台”等模式,发展大宗再生资源电子交易。5 .建设低值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建立分类收集和回收机制,制定低值可回收物目录和鼓励政策,开展低值可回收物收运试点工作,引导低值再生资源在源头进入回收渠道,促进废旧纺织物、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应收尽收;鼓励回收企业在人口密集区加大智能回收设备投放力度,提高低值可回收物积分兑换标准和货币支付额度,提升社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