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浦北县:稳扎稳打发展产业实实在在增收脱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钦州市浦北县:稳扎稳打发展产业实实在在增收脱贫.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钦州市浦北县:稳扎稳打发展产业实实在在增收脱贫2016年以来,浦北县着眼长远发展长期稳定的脱贫产业项目,带动发展对贫困村增收带动作用大且效益明显的优势产业。扶持引导企业在全县78个贫困村创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做大做优做强扶贫产业。目前,实现贫困村引进农业企业36个,有力地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和扶贫产业发展。实现创建贫困村特色种植基地1.5万多亩、特色养殖基地12个。全力推进实施贫困户发展以奖代补产业项目,建立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体系,已实现L8万多户(次)家中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产业项目全覆盖。特色产业覆盖率连年实现90%以上目标,其中,到2020年10
2、月20日,全县“5+2”产业覆盖率已达95.32%,78个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超过95%。一、主要做法(一)落实以奖代补政策,稳定资金支持每年都严格执行上级的政策文件精神,出台本级产业扶贫贫困户发展以奖代补产业项目政策措施,激励贫困户发展以奖代补产业项目,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内生动力。2017-2020年,4年累计发放以奖代补产业项目资金8949.5万元,奖补包括优质稻、青贮玉米、花生大豆、蕉类、叶菜类、百香果、柑橘、猪、牛、鸡等近20个产业项目。(二)扶持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每年都制订有“5+2”特色产业发展计划(方案),重点发展优质稻、黑猪、肉鸡、柑橘、淡水鱼、茶叶、百香果、黄皮等特
3、色产业。每年派出农业专家团成员10批(次)100多人(次)深入各镇(街道)和贫困村,指导扶贫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产业覆盖率。例如,在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外联络渠道几乎中断的严峻形势下,县扶贫开发专责小组通过多方联络,在3月中旬就从外地组织鸡苗2万羽回来供应贫困群众养殖,较好地调动了贫困户发展养鸡产业的积极性。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支持发展百香果、黑猪、茶叶、富硒水稻等优势产业发展,先后创建了三合镇新村300亩百香果橄榄产业园等5个产业园。各镇、村也根据自己的产业优势,建设了不同规模的产业示范基地,较好地带动了扶贫产业发展。(三)增强新经营主体的带贫减贫作用
4、到2020年上半年,累计已投入I100多万资金培育新经营主体,全县累计培育新经营主体1215家,其中有83家带动全县354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各个贫困村新经营主体带动覆盖率30%以上。发挥新经营主体的优势,把贫困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例如石祖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建立党支部,发挥“党支部+”引领带动作用,建设4500亩石祖禅茶园,发展生态种养、休闲旅游等产业。2018年以来,带动954户贫困户增收脱贫,辐射带动全县3000户以上农户就业增收。与100户贫困户签订了委托经营协议,贫困户获得分红127万元。每年为北通镇那新、佛新等周边村委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四)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发
5、展着力强龙头补链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全县累计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达8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结合推进浦北县“三大核心产业园”规划建设,布局建设浦北(龙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依托一批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特色粮油加工、果菜加工、柑普茶加工、肉类加工、木材加工、月饼加工等向园区集聚,形成全产业链开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步建成泉水、张黄木业循环加工集聚区,引入林产品加工企业达16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7家,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年创税7000万元以上。目前,浦北县进行初加工的产业有红椎菌、荔枝、富硒大米、富硒马铃薯
6、等,深加工的产业有浦北黑猪、茶叶、富硒红衣花生、橄榄、小青柑等。(五)发展品牌农业,打响长寿之乡品牌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和富硒农产品认证,“地标”家族成员壮大到6个,累计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63个。全县共建立富硒农产品基地36个,总面积约15万亩,范围遍及各镇(街道)及大宗农产品;获得认定的富硒农产品16个,包括富硒大米、富硒紫米、富硒马铃薯、富硒芋头、富硒花生、富硒茶叶、富硒番石榴、富硒荔枝、富硒龙眼、百香果、富硒红椎菌等产品,总产量达14万吨,产值达12亿元,“硒”望产业后劲充足,富硒农业成为推动浦北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六)全力抓好农产品销售服务工作,推动消费扶贫,降低农产品市场
7、风险每年都制定有扶贫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方案,力争扶贫农产品顺产顺销。2020年新增浦北县帮财番石榴专业合作社、浦北南国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广西浦北金浦龙茶业专业合作社、浦北县绿源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等24家扶贫供应商,新增番石榴、百香果、柑普茶、浦福源大米等48款消费扶贫产品。开展了“县长直播带货活动”,分管副县长化身主播,在淘宝直播间推荐浦北好货,主要有“神蜉”牌神蜉酒、“健美乐”牌丹竹液、“江南月”牌腊味、“浦福源”牌大米等。二、工作成效(一)百香果、黑猪“一种一养”产业发展渐成规模2018年以来,出台“一种一养”产业扶持政策。在北通镇旱田村创建百香果产业园38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80
8、0多亩,实行集中种植、分包管理,实施“工资性收入+鼓励性奖金+管理费用+亩产量奖励”四重收入模式,实现贫困户技能提升、工资性收入提升。实现全县种植百香果4.2万多亩,其中有3300户贫困户种植,预计2020年总产值2.22亿元,其中620户贫困户通过种植百香果实现脱贫致富,农户种植百香果年收入可达2.4万元。在泉水镇平阳村创建黑猪养殖加工基地,带动黑猪产业发展。基地黑猪年出栏5万头以上,平阳村100%的农户养殖黑猪,其中108户贫困户参与养殖黑猪。2018年以来,养殖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贸易”的运作模式,进行黑猪产业化规模养殖,年出栏商品黑猪100万头以上。2019年3月,基地屠宰加工物流
9、中心建设完工,实现日宰生猪1500头以上。(二)茶产业发展带富一方百姓发挥浦北县优越的自然条件,全力抓好茶产业发展。其中位于北通镇的石祖禅林中茶示范区,面积4000多亩,已投入8000多万元,建设了石祖茶坊、野奢民宿等一批基础设施,创建培育了“石祖禅茶”有机茶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品尝名茶,带动了150个贫困户参与管理茶园和采摘新茶,贫困户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三)“优质稻+芋头”模式助农增收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种植“优质稻+芋头”,助农增收。即在当年收获晚稻后,11、12月种植芋头,次年7月底收获芋头,种植晚稻,实行水稻与芋头轮作,从
10、而减少水稻、马铃薯的病虫害,提高复种指数、产量和效益。三、经验启示(一)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提高产业覆盖率通过实施产业以奖代补、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等形式,加大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实现县级“5+2”、贫困村“3+1”扶贫产业覆盖率100%目标。(二)建设完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结合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加大力度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带动相关优势产业发展。每个村都要下足功夫培育农业示范基地1个以上。(三)重抓百香果、黑猪两大产业,打造世界长寿之乡产业品牌实现百香果到2020年底发展到5万亩,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到20
11、20年底,新增能繁母猪2万头,肉猪出栏达60万头,初步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规模养殖为主体、家庭散养为补充、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农业农村部门为保障的“生猪养殖,肉食加工”产业链。(四)继续抓好产业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浦北县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较好地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产业增收脱贫问题。但是,全县部分非贫困村的集体经济仍然较为薄弱,因此建议结合“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战略,研究出台行政村集体经济发展措施,引导发展村集体产业,增强村级经济实力。(五)做好规划衔接,为乡村振兴提供指导服务要对接脱贫攻坚3年行动计划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统筹谋划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编制衔接好县、镇(街道)、村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专业规划,统筹考虑乡村人口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因素。(六)做好政策衔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要按照乡村振兴目标要求,梳理现行产业扶贫政策,总结提炼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中成熟的实践经验,用于完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以奖代补发展产业项目被认为是近几年来成熟的发展产业政策措施,有必要通过完善相关的环节措施,继续实施以奖代补发展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