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760544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党带领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内容。剖析美好生活的时代内涵,探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理想维度,树立积极正面的美好生活价值取向,不断深化拓展人民美好生活新模式,引导人民投身于美好生活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先后14次提到“人民美好生活”,特别是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专章中,围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主题,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

2、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的要求。同时,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专章中,明确提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概括,到“十四五”规划对文化产业提出实现美好生活的更高要求、把共同富裕作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着力点,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共创美好生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明确标准、突出抓手到实现路

3、径,政策路径不断明晰,时代主题愈加鲜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激活美好生活新需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比2010年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人口发展出现转折性变化,人口质量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快的提升速度,并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我国进入从享受人口数量红利走向创造人口质量红利的新阶段。2023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4、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夜间经济、助农等为代表的传统领域正在借助互联网,以更灵活、更便捷的方式打好行业根基、应对市场变化、谋求深度发展。同时,在新的消费需求之下,以电商直播等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开始出现,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可以说,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美好生活的新供给、新需求、新动能不断涌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处于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过程中。网络文明态势提出价值引领新要求。网络文明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涵,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

5、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获得更多幸福、尊严和体面,成为网络文明对美好生活的新的价值主张。消费升级催生人民美好生活新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一重大判断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启示我们,创建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载体,必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

6、人民群众的消费正在从传统的吃穿住用的单一性需求走向多样化,培育旅游、养生、健康、娱乐等新的消费点,亟须从供需两端发力,持续扩大有效供给,不断创造和培育新的消费需求,不断创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载体。共创美好生活的丰富时代内涵共创美好生活,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多元化高品质生活为目标,实现供给和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推动美好生活产业升级和企业价值链重构。共创美好生活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当前我国迈入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应始终作为美好生活建设的首要特征。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需求主体,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美好生活构建的方

7、向;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创造主体,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利益主体,美好生活的创造最终要落脚到人民群众各自的生活中去,让全体人民共创共享是美好生活实现的必然路径。人民美好生活不仅是狭义上个人的美好生活,而且是广义上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全体人民共谋、共创、共享的美好生活。共创美好生活要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共创美好生活就是要用高质量发展锚定目标,用新发展理念引领航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8、创建美好生活的过程,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过程,体现为人们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发展过程,是相互协调的高层次、全方位、多维度的新生活样态。共创美好生活要以多元化高品质生活为目标。高品质生活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目标延伸,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的美好生活包含品类多元、品质至上、文

9、化自信、绿色环保、可持续消费等日益丰富多样的生活需求。共创美好生活要以实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生态文明生活由好向美升级为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以“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对美好生活进行了定义,其具体内涵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是一个涵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生态的有机整体,在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要让人民更多更好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成果

10、,实现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共创美好生活要以供给和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落后的社会生产转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共创美好生活要着力解决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关键点,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制约美好生活创建的堵点,补齐短板,基于区域发展的实际,贯通实现美好生活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一方面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引导生产力的持续解放,另一方面要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推动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推动下

11、得到逐步满足。共创美好生活要以美好生活产业升级和企业价值链重构为路径。共创美好生活表现为,在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的过程中,体验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幸福生活。但低端产能的无序扩张、新消费业态的盲目跟风,极大降低了美好生活的品质性要求,制约了品牌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良性发展。应加快推动以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的美好生活产业升级,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与分配关系,促进美好生活产业生态整体提升,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

12、性,推动新时代企业价值链的重构升级。构建共创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要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立中央层面宏观指导、地方政府有效主导、个人家庭主观能动的总体推进路径,形成上下一致、各有特色的共谋、共创、共享发展路径。以中央政府宏观层面美好生活创建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战略眼光,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共创美好生活要发挥中央层面对美好生活创建的宏观指导作用,在政治生活层面,要在坚守人民情怀、坚定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制度刚性和治理柔性

13、的辩证统一中,体现中国之治的魅力;在经济生活层面,要在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中找到发展的突破点和着力点,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生活层面,要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有中国味道;在社会生活层面,要坚持共享理念,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的同时,建设、引领和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选择;在生态文明生活层面,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实现养绿引金、点绿成金、以金助绿的有机循环。突出地方政府的有效主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共创美好生活不是千城一面,而是各具特色,这离不

14、开地方政府因时因地制宜的有效主导。要抓住乡村振兴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在政治生活层面,通过机制创新聚民心、汇民智、集民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在经济生活层面,推动区域经济朝着适度均衡方向发展,实现区域、产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文化生活层面,要特别重视对地方优秀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鼓励地方传统文化国际化、时代化;在社会生活层面,要特别重视对公共服务主体个性化需求的满足,鼓励由均等便利化迈向多样化、个性化的创新;在生态文明生活层面,要兼顾主客体的不同需求,实现让景于客与宾主同乐相得益彰。调动个人家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个人家庭在美好生活建设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个人家庭确立与所在区域和自身能力相适应的美好生活目标。在政治生活层面,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在经济生活层面,崇尚经济需求与资源配置相适当的经济目标;在社会生活层面,积极培育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文化生活层面,发展高尚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践行简约适度、绿色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倡导个体家庭的幸福与社会幸福协调统一的美好生活共同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