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747933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培养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为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为引领,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以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提升教师思想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强基础、提质量、优结构,促进教师数量、素质、结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加快构建教师思想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

2、务能力建设相互促进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形成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培养一批优秀中小学教师,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开展基础教育校园长队伍骨干体系建设,教师培训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精准化,建成一批师范教育基地和教师培训示范基地,教师成长发展支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到2035年,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发展一体化的教师人才

3、造就模式,教师管理体制机制规范高效,基本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省要求,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三、重点任务(一)强化教师思想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1.提升教师思想素质。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将新时代特色思想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大力弘扬资源开展教师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和师范生践行核心价值观,加强铸牢共同体意识教育。面向师范生、教师群体持续开展思想引领、理论阐释、政策宣讲和常态化学习教育。利用高校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平台,挖掘特色教育教学资源,面向思政课教师开展专题思政大课教育培训。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始终坚

4、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设立一批省级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将师德规范纳入师范生培养、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组织领导体系,强化教育部门和学校履行主体责任,建立长效机制。组织师德师风全员教育,开展师德师风课题研究。完善教师荣誉激励制度,结合教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持续推出一批立足本职、作风扎实、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教师队伍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加大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力度。(二)深化师范教育和教师

5、培养1 .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和一流师范专业建设。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建设教师教育学院,支持高校加大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培养工作,着力培育一批艺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科学教育等紧缺师范专业人才。切实推动师范院校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主责主业,改进和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师范类专业比例逐步达到60%以上。开展高等学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引领促进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提升。2 .完善师范类院校和专业评价体系。实施优师行动,推动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鼓励与高等师范院校联合培养定向师范生,为乡村学校补充优质教育人才。指导做好本科师范院校教学

6、审核评估工作,指导专科师范院校持续推进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将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纳入师范院校综合考核。进一步发挥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培养的示范引领作用。落实师范类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机制,探索科学规范的师范院校和教育学科分类评价体系。依托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师范类专业办学监测机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师范教育教学改进,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三)加强教师培训和骨干体系建设1 .推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坚持培训服务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健全教师发展中心和专业培训者队伍,突出市域整合和骨干培育、团队研修,强化项目

7、的日常监管和指导督导;县级要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实现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抓好县域教师全员培训及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强化5年360学时培训任务的落实;校级突出课堂教学,落实校本培训I抓好培训落地,推动向实践转化。要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盯转型、提质、增效目标,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师德涵养为重点、以师能提升为关键,分学段、分类别、分层次、分岗位、分学科精准研训。开展优质培训项目精品培训课程评选,打造高水平课程资源,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突出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评价改革和五项管理落实、双减落地等关键课题,优化培训I内容,升级培训方式,建立完善教师自主选学机制

8、和精准帮扶机制,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模式,提升培训效度。2 .完善骨干教师建设体系。根据中小学教师培养补充需要,定向培养本科层次教师,提升学校教师能力水平,进一步加大普通高中教师补充力度。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施三级两类骨干校园长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示范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骨干教师校园长队伍。推进基础教育名师名家培育行动计划,打造一支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型教师队伍。选拔优秀教师和校园长参加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名家。(四)深化教师综合管理改革1 .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落实教师

9、资格认定和定期制度。开展师范生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教师教育院校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考核。在开展教师教育院校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审核和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审核的基础上,推行优师行动师范生和教育硕士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2 .落实城乡统一教职工编制标准。根据教育发展实际,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统筹配置,优先保障教学一线教师编制,逐步压缩非教学人员编制。加强对普通高中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满足高考综合改革需要。3 .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建设。推进基础教育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利用信息化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10、发展。进一步完善教师业务综合管理平台,服务评审、中小学教师培训、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等工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提供信息化决策和便捷化服务支撑。依托教育扶智平台,加强名师名校长线上工作室建设,推进教师线上研修常态化开展,建立名校+名师+名教研员+的网络帮扶体系,精准推送名师名校长实践案例资源,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城乡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助力乡木舟辰兴工作。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项目,全面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支持中小学构建智能教育教学环境,利用智能化学习工具支持教师精准分析学情,开展个性化教学,支持师范院校推进师范生及教师数字素养及

11、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研究。(五)落实待遇和经费保障1.加强教师待遇保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要求。完善义务教育教师随当地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健全和完善绩效激励机制,优化绩效结构,突出岗位在基础性绩效结构中的权重,有效体现教师所聘岗位、岗位职责、工作量和工作绩效。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待遇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提高补助标准,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形成学校越边远、条件越艰苦、从教时间越长、教师待遇越高的新格局。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按规定将符合

12、条件的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解决教师队伍住房困难问题。2.创新教师工作激励机制。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和标准,制订出台教师激励支持政策,健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和特级教师评选向贡献突出的教师倾斜,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教师依法执教的职业权利,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支持服务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成长,确保各项教师激励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六)创新实施人工智能工程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各地广泛探索的基础上,从工作基础好的市县开始试点,制定方案规划,全面开展人工智

13、能研修平台建设,到2025年全面建成教师人工智能研修平台。深度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持续推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提升。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形成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师教育的融合路径、模式和机制,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精准评估和有效提升。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充分发挥智能研修平台的精准教学分析作用。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促进教与学的模式变革与减负增效。培育创

14、新团队和卓越教师,切实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教师队伍建设与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合,逐步达到教师人人想用,人人会用,人人用好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局面。四、实施保障(一)加强组织保障。建立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工作协调制度,推动发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作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有关工作。学校和职业院校要制定实施办法,全面落实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任务。(二)强化政策支撑。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和标准,制订出台教师激励支持政策,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要将落实强师行动与依法治教相结合,把依法依规落实教师待遇保障作为底线要求,坚决维护好教师权益,切实保障教师待遇。要加强教师管理专门机构建设,支持服务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成长,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三)加强考核督导。要将强师行动实施情况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和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加强督导检查,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履职行为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学校、教师发展机构实施强师计划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成效。(四)加强经费保障。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适时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按照不低于中小学教师总额的1.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督促指导中小学幼儿园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严格落实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管理信息系统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