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农村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县农村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是中央和省委、市委根据城镇化进程加快、基层流动党员日益增多的新形势、新变化提出的新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社区、流动人口集中区域党组织联建共建,促进党员共管、资源共享、服务共抓,以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我县着眼于推进城市基层党组织全覆盖,积极探索农村社区组织设置管理模式,着力加强农村集中重建小区党建工作。一、形成背景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量中青年人口外出导致农村人口结构日趋两极化,工业化又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衍生出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发展取向,乡村自治难以实现。面对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动,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农村治
2、理与发展的新路径。农村社区形成是节约资源、集聚发展的必然选择。促进人口聚集,促进土地流转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解决了一些小行政村、自然村重复建设或无力建设的问题,也大大减少了公共支出,压缩了建设成本,不断提高农民国民待遇和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社区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村居民自愿搬迁建设形成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另一方面来自于政府部门因异地扶贫或项目建设等统一规划实施的整村搬迁。二、基本情况经调查摸底,目前我县共新建有农村社区*个,主要有造福工程搬迁(含地质灾害点搬迁、灾后重建、危房改造搬迁等)、水库及重点工程移民搬迁、自愿聚居等基本类
3、型,涉及全县*个乡镇。这些集中安置点占地面积总计达*亩,覆盖*户*人,常住人口占*%。其中,规模较大、达到50户以上的农村社区有*个,达100户以上且入住率达*%以上的农村社区有*个,目前已有*个农村社区先后成立党支部。三、存在问题一是人户分离严重。农村社区均是由多个村委会居民搬迁聚居而成,主村人数占安置点总人数50%以上的农村社区只有*个,人员成分复杂,且绝大部分居民搬入新建小区或其它新建住宅后,担心户口迁移后不再享受国家对土地、粮食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愿将户口从原住地迁入新居住地,在行政隶属关系、户籍关系、生产资料等方面存在双重身份。二是公共服务缺失。大部分农村社区的给排水、供电、道路、文
4、化体育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完善且得不到维护,公共事务管理、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公共服务、公益事业等事项繁多,办公用房、便民服务点及教育、文化、体育场所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缺乏。三是管理存在死角。人户分离现象使得小区社会管理处于松散状态,教育管理弱化,容易造成治安管理死角,引发各种矛盾,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造成小区居民对小区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十分淡漠,给小区服务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大部分农村社区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基本义务无法履行,合理诉求无人受理。四是组织建设弱化。据摸底,集中安置区共有党员*人,仅占总人口的*%,其中的安置区的党员来自周边各行政村的党员。目前,这些农村社区党的组织和工作没能
5、全覆盖,组织建设严重弱化。同时安置区党员流动性大,组织生活、学习很少参加,党员意识薄弱,没能很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五是增收致富难度大。大多数农村社区搬迁户来自偏僻自然村,文化水平低,缺技术、无技能,二次创业难度大,就业机会少,往往是农忙季节往老家跑,农闲季节呆在新家无事可做,造成“返贫”或“回迁”现象。四、经验做法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健全组织体系。针对集中搬迁安置小区特点,按照“方便管理,服务群众”原则,采取单独组建、村社挂建等方式,逐一成立农村社区党组织,将党建工作纳入安置点建设同规划、同研究、同部署。目前,全县农村社区共单独组建了*个支部、*个党小组,联合组建*个党支部,其余*个农村社区采取
6、村社挂建的方式实现基层党的建设全覆盖。根据安置点地缘状况、党员职业状况和党员分布状况,将党员合理划分成离退休党员党小组、流动党员党小组等特色党小组,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设岗定责,划分责任片区。二是选好配强班子,优化队伍结构。坚持党组织干部与社区主干同时配备。采取三个“一批”办法,选好配强安置点班子。从各村搬入安置点的党员干部中,“优选”一批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群众的党员。“留用”一批素质好、群众信任度高、熟悉党员情况的进入社区支委班子;有针对性地从其他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中“调整”一批了解当地情况的充实到社区支委班子,实行轮流坐班制。目前,全县已选好配强安置点班子共计*人,在帮助困难群众脱贫
7、致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举旗引路作用。三是增强阵地建设,发挥支部作用。坚持党建与社区服务同时覆盖。积极向县乡财政争取经费,在社区中专门设置党员活动室作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的阵地,完善配套设施和活动室管理制度,组织党员进行积极分子培训、党章党规党纪培训、学典型树榜样等活动,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坚持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三是健全基础设施,改善民生服务。采取“五个统一”的做法,既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标准确定搬迁对象、统一征用平整土地、统一时间自建、统一挂钩帮促,集中安置偏僻自然村、地质灾害点、灾后重建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对象;建立“社区、片区、网格”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成
8、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加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投入资金用于造福工程重点部位绿化改造提升,完善了下水道、巷道硬化、自来水、路灯、有限电视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为群众创造了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四是增加财政投入,强化经费保障。对试点农村社区,参照我县建制村标准,核定社区支委会、管委会人员职数(共*名,其中支委会、管委会各配备*名,交叉任职*名)。社区党支部书记、管委会主任每月补贴各*元,其他两委成员每月补贴各*元;支部书记、管委会主任享受建制村村主干离职定补、社保等待遇,纳入县财政预算;参照我县社区标准,社区日常工作运转经费按每年*元标准纳入县财政预算。五、经验启示*县*个农村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
9、强化了三个“突出”。突出加强党组织功能化科学化设置,配齐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加强阵地建设,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促进农村社区党建和服务共举,让社区党建融入基层党员政治生活中,努力把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突出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化解邻里纠纷,发挥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的核心引领和把脉定向作用,抓好环境整治,加强与所在村的沟通协调,让群众有了一个主心骨。突出党组织双联动机制良性化,对党组织实行“结对共建、资源共享、联动共促”,对党员实行“双向报到、双重管理、双边活动”,互相帮带、切实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组织群众、引领群众和宣传群众的作用。*县以抓党建促乡村振
10、兴为主线,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了村级事务民主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加快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一、存在问题L农村产业发展能力不足。一些村党组织工作主动性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在落实政策、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等方面缺乏有效举措。个别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足,上级下达的扶持资金,在项目运作和发挥效益上办法不多。基层党组织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引领农村产业化能力不够,示范带动能力弱,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还未有效形成。2 .乡村治理作用发挥不够。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党的一些政策及精神难以有效落实。一些农村基
11、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凝聚力不强,对一些农村家族势力、宗教势力不善斗争、不敢斗争。一些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还不高,一些农村出现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农村三留守(指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问题突出,没有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3 .乡风文明建设手段落后。存在部分村干部素质偏低,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对移风易俗、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从观念上没有带头转变,从行动上没有带头践行,缺乏带领群众的能力、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村规民约流于形式,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对“大操大办”“攀比风”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习以为常。4 .发动联系群众不够有力。一些农村党组织对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12、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真正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还不够到位。个别农村党员干部虽然身在农村,但心不在农村,很少甚至不会主动到群众家中走访了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绕道走”,与群众互动不够,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没有很好地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5 .组织功能发挥不够。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宣传动员不够、活动载体不丰富、工作流于形式,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带动群众参与不够,致使党员、村民知晓率低。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党员与群众联系不紧密,未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生存环境、反思存在的
13、问题。二、原因分析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发挥不够。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望不高,核心作用发挥不足,履行党建主体责任说得多、干得少,安排部署多、狠抓落实少,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上存在不坚决或不到位的现象,在落实科学发展,带领群众发展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部分党员满足于“独善其身”,党员意识淡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覆盖力不够全面。有的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还不够广,一些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党组织覆盖企业偏多,作用难以发挥。在一些新兴媒体、农民工群体、民办组织等新的领域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
14、覆盖的任务比较艰巨。个别党组织还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基层组织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够好,有的制度执行落实还不到位。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凝聚力有所弱化。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素质和能力较低,趋于老龄化,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组织协调能力较差、法制观念淡薄、组织观念弱化、“双带”能力不强、对搞好农村工作缺乏信心和勇气,少数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的力度不大,不注意培养青年干部,村干部的保障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不稳定,后继乏人。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推动力不够强。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功能不突出,“无人理事”问题还存在。
15、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党组织推动发展还不够强。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参加志愿活动不积极,在对其设岗定责后不履职、不作为;部分农村党员干部自身能力较弱,既不能带头致富,也不能带领群众致富,模范作用弱化。五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号召力不够明显。农村党员干部报酬待遇较低、政治上发展空间不大,退职后生活保障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考核推动手段,号召力不强,推动力不够,工作难以开展。六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我革新力亟待增强。一些基层党组织等靠
16、要的思想严重,开展工作满足于按照上级党组织部署来、跟着上级要求走,自主创新、探索先行的意识不强。有的落实上级党组织决策指示动作慢、见效迟,有的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担当、不敢上、推脱绕。一些党组织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三、对策建议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把加强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到基层,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各领域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落实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实到支部,使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