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U院感控制与预防主要内容l 医院感染定义及分类l 医院感染发生的不良后果l 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l 我国院感现状l 医院感染的促发因素l 医院感染的传播特点l 医院感染的预防定义l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分类l按感染部位分类按感染部位分类 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泌尿系统医院感染、血液系统医院感染、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等等 l按病原体分类按病原体分类 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及原虫感染
2、分类l 按病原体来源分类按病原体来源分类 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病原体通常为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通常是不致病的,但当个体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况 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则会成为条件致病菌发生感染。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的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身体以外的个体、环境等。医院感染发生的不良后果l 增加病人痛苦,严重甚至产生难以治愈的后遗症或死亡,影响医疗质量;l 延长住院时间,加重了医疗护理的工作负担,降低医疗工作效率;l 增加国家及个人的经济负担,造成卫生资源
3、的浪费;l 妨碍许多先进技术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重要性l 与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密切相关l 与医院效率和效益密切相关 延长病人住院时间:据报道外科切口感染病人住院日延长8.2天,产科手术延长3天,整形外科手术延长19.8天 增加了医疗费用 与医院诊疗技术的发展相关 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现状l 据2003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现患率调查结果: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平均为4.95%,最高现患率为11.55%l 据感染部位不同,排在前五位的医院感染分别是:呼吸道感染(包括上、下呼吸道)泌尿道手术部位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l 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肺炎杆
4、菌促发因素l 主观因素 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能严格地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医院规章制度不全,致使感染源传播。缺乏对消毒灭菌效果的有效监测,不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促发因素l 客观因素 侵入性诊疗增多:如动静脉插管、泌尿系导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入装置、监控仪器探头等,在诊治疾病的同时,还把外界的微生物导入体内,同时损伤了机体的防御屏障,使病原体容易侵入机体;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大量抗生素的开发和普及:使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加,致使病程延长,感染机会增多 易感病人增加 环境污染严重 对探视者未进行必要的限制传播特点l 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
5、包括3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l 感染源:是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宿主。已感染的病人;带菌者或自身感染者;环境贮菌源;动物感染源。传播特点l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感染源排出并侵入易感人群的途径。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传播;医源性传播;生物媒介传播。传播特点l 易感人群: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者;婴幼儿及老年人;营养不良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住院时间长者;手术时间长者;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预防l 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l 加强感染源的管理;l 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l 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管理;l 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的监督管理;l 加强医务人员手的清洁与消毒;l 加强医院卫生学监测;预防l 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与管理;l 严格探视与陪护制度;l 加强临床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l 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l 对易感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l 及时总结与反馈临床上分离的病原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l 开展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