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706390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言条件;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教学重点:能设计种子发芽的实验。教学难点:会提出种子发芽实验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教学准备:设计实验用的表格。教学过程:-引入:1,引导学生阅读Pl上的文字a2.谈话引入。师:“上学期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还记得种凤仙花吗?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好吗?二探究内容: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1)让学生说说绿豆种子怎样

2、才能发芽。2)归纳学生所说的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板书:要浇水,要种到土里,要有合适的温度。)3)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说说可以改变什么条件?(板书:少浇一点水行不行呢?不种在土里行不行呢?让它受到光照行不行呢?温度低一些或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能不能发芽呢?)2.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让学生通过下面五方面进行讨论:1)你想研究什么问题,你打算怎样做?2)你猜想做的结果会是怎样?3)像你那样做是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知道?3.确定研究的问题,并写出实验计划。1)小组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2)对学生选择的课题进

3、行调整和平衡,使每个项目都有学生进行研究。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举例和表格,弄清内容要求,然后着手写实验计划。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查找有关种子发芽的资料。1.资料查找:探究人在哪些方面可以改变环境,使人类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提示:(1)对气候的干预,如人工降雨;(2)室内小环境的改变,如使用空调;(3)房屋建筑更加科学;(4)环境的绿化和美化等。2.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份研究报告。第二课时种子发芽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2.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

4、验方法;3.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时间的能力。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计划。教学难点:修改实验计划。教学准备:种子发芽实验盒(每盒两格),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上节课我们设计了种子发芽实验,现在哪个小组愿意发表一下?”二、探究内容:1.交流实验计划。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简要板书: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实验方法。再请其他学生报告其他两项实验计划,教师板书。大家发言,补充完善。2.配备实验装置。认识教材上的材料,让学生说说怎样做实验。明确用哪一个实验盒做实验组,用哪一个实验盒作对照

5、组。准备实验盒;把纸巾折成同实验盒的格子一样大小的厚块,嵌入格子里;往纸巾上滴水;用手按出一个小洞种进绿豆。3.猜测实验结果。猜一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归纳成种子膨大、种皮开裂、出现根、长出叶等四项。)猜一猜发生每项变化可能要多少小时,几天以后可以看到绿豆长出叶。讨论:种子膨大的时间怎样算,怎样及时发现变化.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阅读观察记录表上有哪些项目。让学生说说怎样记录。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坚持做好观察记录,写观察日记。第三课时我们知道的太阳教学目标:1.会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2.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3.

6、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5.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6.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7.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讲述有关太阳的故事。教学难点:能把搜集到有关太阳的资料与同学交流。教学准备:师备:课前搜集关于太阳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生备:课前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些简单的小报。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清晨窗外鸟儿的第一声歌唱和缕缕阳光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大地

7、万物儿乎同时从梦中醒来,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天又开始了!是什么在精心呵护这世间万物?是什么让这个蓝色星球显出它美丽和青春般的朝气呢?它就是万物之灵太阳!请听我们关于太阳的故事吧!”二、探究内容:1.讲一个关于太阳的故事。2.交流感受。(1)讲故事的同学谈谈自己是怎样搜集到这些资料的,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讲故事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收获。(2)听故事的同学对听到的故事做出评价,谈谈自己在听了关于太阳的故事后的启示与收获。3.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1)拓展视野,利用课外时间收集关于太阳的诗歌、传说、图片等资料。(2)按自己喜爱的方式整理资料(如剪贴、音像解说、图画、故事等)。(3)交流收集的资料。三

8、、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设计一张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并举办一次小报展。收集整理有关太阳的资料活动注意事项:(1)收集的内容可以是有关太阳的诗歌、传说、图片、影像等资料;(2)收集的方法可以通过报纸、杂志、书籍,也可以通过听介绍并简单记录等;(3)整理资料的方法可以通过剪贴、解说、图画、故事等形式,还可以通过小报的形式整理;(4)将收集到的资料以太阳为主题设计出一份小报,并在同学间交流。第四课时阳光下的影子教学目标:1.会持续观测影子长度的变化过程;2.能进行简单的测量与记录: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记录方法;4.能认真细致地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5.通过对阳光下竿子和影子的研究,意识到自

9、然界中的一些变化是相互关联的;6.认识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变化的;7.知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了阳光就会形成影子;8.理解阳光与物体、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教学重点:研究阳光下影子的特点。教学难点:能测量好物体影子的长度。教学准备:师备:课前考察好教学地点,事先布置好场地。生备:竿子、尺子、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的光线以大约30万千米/秒的速度传播到地球上,太阳给我们送来了阳光,同时也带来了影子。今天,就让我们对这个平常的自然现象作一番科学的探究吧!二、探究内容:1.观察影子。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子的哪些秘密?关于影子,我们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2)

10、观察影子。讨论观测记录的方法。准备观测记录活动的材料和工具。到户外进行观测记录活动。将观测结果填在书上P25的表格上。将竿子和开始测量时影子的长度表示在方格内,用直线把竿子和影子的顶端连接起来,能有什么发现?2.阳光下影子的特点。(1)讨论。比较、分析各组观测影子的记录情况。把几个小组的方格图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什么发现?(2)交流新的发现。你们发现了哪些现象和问题?你们发现了阳光下的影子有什么共同特点?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1、你能通过影子的特点联想到阳光的传播问题吗?2、你还有什么想法?第五课时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教学目标:1.能与同学合作设计一种让阳光照亮阴影里的小球的方法;2.能进

11、行简单的模拟实验;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具: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进行科学探究;5.意识到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6.认识到借助一定的物体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7.了解光的发射与折射;8.知道一些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教学重点:照亮阴影里的小球。教学难点:能解释观景箱中看到的现象。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小木板1块、纸板1块,塑料板1块,玻璃板1块,平面镜1面,乒乓球1个,自制观景箱1份。教学过程:一、引入:师:“白天,当阳光照耀大地的时候,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世间万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各显风姿。“阳光照射到物体后会自然产生

12、影子。你们有办法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照亮阴影里的小球吗?二、探究内容:1.照亮阴影里的小球。(1)讨论。如何照亮阴影里的小球?选用什么工具?(2)探究活动。用平面镜的反光作用?交流探究活动的体会和想法。(3)拓展活动。什么是平面镜的反光作用?利用平面镜的反光作用,设计一件物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2.自制观景箱。(1)看图了解制作方法。(2)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观景箱。(3)解释从观景箱中看到的现象。(4)在学生记录本上画出光线在观景箱中走过的路线。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课后其他玩具。教学后记:第六课时美丽的彩虹教学目标:1.能进行简单的分解阳光实验和光的混合实验;2.能

13、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3.能够对阳光的分解和单色光的混合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4.能够大胆想像阳光的色彩;5.愿意和同学合作进行关于颜色的探究活动;6.认识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这些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也能形成白光;7.知道利用三棱镜可以分解阳光;8.了解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教学重点:能利用原理制造彩虹。教学难点:制作牛顿盘,研究牛顿盘将分解成的各色混合成白光。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三棱镜、水槽、水、小镜子、白色卡片纸、制作牛顿盘的套材。教学过程:-、引入:师:“同学们见过彩虹吗?天空中神奇美丽的彩虹充满诗意,令人神往!我们能不能也制造出这样的彩虹呢

14、?二、探究内容:1.做一个水棱镜。(1)教师演示三棱镜分解阳光的实验,在室内可用投影仪射出的光代替阳光。认识分解阳光的方法、工具。认识太阳光谱中各种颜色的光(赤、橙、黄、绿、蓝、靛、紫)。寻找太阳光谱的规律。(2)用水棱镜分解阳光。用小镜子、水槽和水制作水棱镜。想办法用水棱镜制造彩虹。看看水棱镜分解出的太阳光谱的特点。(3)拓展活动。交流在生活中看到的彩虹。思考并讨论彩虹的形成原因。试试在课余时间用其他方法制造彩虹。2.制作牛顿盘。师:“太阳光被三棱镜分解成了多种颜色的光,那么这些光混合后还会形成白光吗?(1)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混合太阳光谱中各种颜色的光?(2)制作牛顿盘。用7张彩色纸板、圆珠笔、剪刀等完成牛顿盘的制作。逐一选择两张至多彩色盘,探究各种组合产生的效果。交流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疑问和有趣的发现。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1、讨论并设计一至两个小实验,研究如何由单色光混合得到白色光。2,创造条件实验自己的想法。第七课时阳光下的物体教学目标:1.会使用温度计正确测量阳光下和背阴处地表的温度,并进行比较;2.能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根据的解释;3.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4.能够对纸筒温度的细微变化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能作好观测记录;5.能坚持观测、记录;6.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连续的探究活动;7.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在阳光下吸收热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