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学习目标】1 .结合实例,掌握地形对人口分布、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影响。2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直接塑造和间接影响。【学习重难点】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人口分布的影响(I)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与交通联系,成为人类理想的居住地。今天,世界人口密集区多分布在空低纬度的脸随。(2)地表崎岖的山区、寒冷干燥的高原人烟稀少。在山区生活的人们,一般将居住地选择在河谷或山间盆地。2.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平原: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较小,以耕作业为主。(2)山区主要因素具体影响海
2、拔海拔低、水热条件好的地方适合发展林业;海拔高、水热条件不足的高原地区,只能因地制宜发展高寒农牧业地表坡度越大,土壤越易受到侵蚀,通常坡度超过7。,就要修筑梯田才能耕作;若超过25。,应该发展林业或进行自然保护坡向会造成太阳辐射和水分条件的差异,从而影响植物生长3.对运输方式的影响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直式及线路布局的影响非常显著。(1)平原一望无际的平原建筑成本低,线路密度较大河网密布的平原需要架设桥梁,避开沼泽地,但内河航运比较发达(2)山区:地面起伏大,修建成本及技术难度大,交通运输受到较大的限制。在坡度较陡的山地常见到“之”字形的公路。图表点拨教材第36页图232,该图展示了全球不同海拔的
3、陆地与人口占比。由图可知,全球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27.8%,但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6.2%;海拔在200500米的地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29.5%,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4%;海拔在5001000米的地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19%,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1.6%;海拔在IoOO米以上的地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23.7%,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8.2%,由此可见,平原地区是人类理想居住地,人口稠密;高原、山区人口稀疏。(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1.直接塑造地表形态(1)修筑梯田:在丘陵地区修建梯田,可减缓流水的侵蚀作用。(2)修筑堤坝:会改变下游河道的逐条件,从而改
4、变下游河道的侵蚀、堆积过程及其形态,并改变和影响过积强的发展方向。(3)填海造陆、建设人工岛、修筑海堤:不仅改变了渥崖线的形态,而且形成了新的人工地貌。(4)挖方、填方:会人为造成陡坡或皿。(5)采石、采矿:会改变地表形态,而堆放砰石、废矿石等会形成Aia国区等。2.间接影响地表形态(1)植被变化:破坏植被会加速地表侵蚀;植树种草能隆低地表侵蚀的速度。(2)引水:大量引用河水,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使河流侵蚀、沉积状况发生改变。(3)防护林:会抑制风沙的侵蚀与沉积,减缓甚至终止风沙地貌的形成与发展。二、初试身手(一)自主诊断(1)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分布了世界上约60%的人口。()(2)山区
5、只适合发展林业。()(3)地表坡度超过10。,就要修建梯田才能耕作。()(4)山区公路呈“之”字形,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5)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丘陵地区修梯田可防止水土流失B.修筑堤坝会影响冲积平原的发展方向C.采石、采矿会形成人造丘冈D.营造防护林可能会终止风沙地貌的形成与发展提示:(I)X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分布了世界上约80%的人口。(2) 坡度较小的山区,通过修建梯田,可以发展种植业。(3) 地表坡度超过7。,就要修建梯田才能耕作。(4) 山区公路呈“之”字形弯曲,是为了达到线路修筑的坡度要求。(5) C采石、采矿会改变地表形态,而堆放肝石、废矿石等
6、会形成人造丘冈等。(二)合作探究1 .下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 TllO7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A.地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D.地下矿产丰富,为接近原料产地(2)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D.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利,风景好答案:(1)A(2)D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可知,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TIl07公
7、路在甲段多处连续弯曲,是为了减缓公路坡度。第(2)题,乙城市地处沿海,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自然风景优美,为城市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2.特威德河是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河流,它为捕鱼业和商贸业提供了一个避风的港口。20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在特威德河河口修建了两座堤坝(下图),结果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此完成(1)(2)题。(1)特威德河河口修筑堤坝是为了()A.增加停船泊位,扩大港口的吞吐量B.拓宽通航航道,提高船只通行速度C.减少泥沙堆积,保证河口通航能力D.减小风浪影响,保障船只通航安全(2)特威德河河口堤坝的修建,产生的负面影响是()A.海水倒灌频繁发生B.黄金海岸海滩退缩C.河口
8、鱼类资源减少D.堤坝北侧泥沙堆积答案:(1)C(2)B解析:第(1)题,读图,特威德河河口修筑堤坝是为了减少洋流对河水的顶托,减少泥沙堆积,保证河口通航能力,C项正确。河口修建堤坝,不表示港口规模扩大,不能扩大港口的吞吐量,A项错误。堤坝没有拓宽通航航道,不能提高船只通行速度,B项错误。堤坝延伸方向与海岸垂直,不能减小风浪影响,D项错误。第(2)题,特威德河河口堤坝的修建,河口北侧海岸泥沙沉积减少,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黄金海岸海滩退缩,B项正确。河流径流量未变,不会导致海水倒灌发生,A项错误。对河口鱼类资源没有明显影响,C项错误。堤坝北侧泥沙堆积减少,D项错误。【学习小结】【达标检测】题组1地表形
9、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聚落分布景观。据此完成12题。1 .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B.地形C.水源D.气候2 .该地交通线()A.密集B.呈网状分布C.呈“之”字形D.平直中国传统文化对村寨聚落的空间格局影响深远,山区村寨聚落的理想空间格局为“盆地一豁口一一走廊”的壶天结构,符合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的“山一一林一一屋一一水一一林”景观模式。下图为甘肃省迭部县扎来那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 .该聚落居住地的最佳选址应该在()A.区B.区C.区D.区4 .影响该区域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B.光照A.热量C.降水D.地形题组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
10、造下图为露天采矿留下的矿坑图。据此完成56题。5 .对这种采矿方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破坏原有植被和地貌结构B.造成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会造成大气和水污染D.有利于地下水循环6 .治理矿坑最好的措施是()A.坑坡上植树种草8 .废渣、废土填埋后复垦还绿C.坑内放水进行水产养殖D.禁止人畜进入,让植被自然恢复答案:(二)合作探究1. (1)A(2) D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可知,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TU07公路在甲段多处连续弯曲,是为了减缓公路坡度。第(2)题,乙城市地处沿海,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自然风景优美,为城市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2. (1)C(2)B解析:第(
11、1)题,读图,特威德河河口修筑堤坝是为了减少洋流对河水的顶托,减少泥沙堆积,保证河口通航能力,C项正确。河口修建堤坝,不表示港口规模扩大,不能扩大港口的吞吐量,A项错误。堤坝没有拓宽通航航道,不能提高船只通行速度,B项错误。堤坝延伸方向与海岸垂直,不能减小风浪影响,D项错误。第(2)题,特威德河河口堤坝的修建,河口北侧海岸泥沙沉积减少,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黄金海岸海滩退缩,B项正确。河流径流量未变,不会导致海水倒灌发生,A项错误。对河口鱼类资源没有明显影响,C项错误。堤坝北侧泥沙堆积减少,D项错误。【达标检测】1. B2. C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黄土高原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边的较为平坦缓
12、坡阶地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聚落分布在河流两侧的较为平坦的底部为宜,可以远离陡坡,还可以避崩塌、滑坡。因此,影响该地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地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第2题,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加上聚落分布分散,为了连接各聚落,加上地形影响,该地交通线最有可能呈“之”字形分布,故C项正确;黄土高原地区经济较为落后,聚落分散,因此不宜密集建设,也不应呈网状分布。故A项、B项均错误;受此地崎岖地形的影响,本地的交通线难以建设,也不宜平直分布,故D项错误。3. B4. D解析:第3题,聚落居住地应选在离河流较近,地势较高处,既取水方便,又可免受洪涝灾害,最佳的位置选在区,故B项正确。第4题,聚落居住最佳的位置选在区,该地区地势较高,地形较平坦,坡度较缓,所以主导因素是地形,故D项正确。5. D6. B解析:第5题,根据露天采矿留下的矿坑,可知露天采矿破坏原有植被和地貌结构;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地下水遭受破坏,矿物溶解于水中,导致水污染;不利于地下水循环;矿石开采过程尘土飞扬,会造成大气污染。第6题,读图可以看到露天采矿留下的矿坑非常大,特别深,最好的措施是将矿石开采产生的废渣、废土填埋后复垦还绿,恢复原来的植被。